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烟台职业学院烟台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工作室依托烟台中小企业网商会,以跨境电商为载体,致力于通过与烟台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型校企合作,促进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对外经济贸易系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新专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系抓住跨境电商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发挥外语教学的语言优势,与烟台助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建设以跨境电商实践社为依托的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实际操作项目——"海桥跨境电商工作坊"。由企业业务骨干在各专业开展传统对外贸易与跨境电商外贸业务讲座和实际操作培训,让学生在真实业务操作中体验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受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升高、外汇汇率调整等因素制约,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正在减少。企业的低端商品难以应对国外市场,过长的传统贸易出口链条造成企业利润被不断摊薄。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当前国家自贸区战略中的一个助力。文章从烟台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存在的主要挑战出发,提出促进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对策,旨在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规模,促进经济效益实现跃升式增长。  相似文献   

4.
跨境电商近年来已经成为对外商贸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因电商产业的便利性以及国内电子支付技术的稳定性增强,我国的跨境电商事业已经明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既然已经确认好前行市场,且内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地位也可以被保障,那么塑造自主品牌以坚定中国跨境电商国际地位的这一目标便也应该被推上日程。文章首先以国内环境为主,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后对当前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通彻的研究分析。又根据现有信息分析了未来可选的自主品牌塑造路径。为求研究结果全面,文章也对跨境电商自主品牌建设中的优势因素、弱势因素进行了分析,还根据弱势因素简单总结了处理方法。望文中内容可为跨境电商以及品牌塑造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用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而跨境电商人才的缺口却在与日俱增。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介绍"网店+创客"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境电商"网店+创客"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种订单班灵活开展教学、基于"网店+创客"的课程内容项目化改造、基于"网店+创客"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聚焦跨境电商推动制造业转型问题,通过问卷调研及实地调研,厘清制造业及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剖析制造业与跨境电商融合意愿,挖掘二者融合发展障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面临包括营收与成本双重压力等诸多困难,加之对跨境电商认知度不高,导致向跨境电商转型时遇到人才匮乏、产业缺失等问题叠加,进而缺少转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此,应提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的重要选择,但其在选品时存在一定的误区。文章主要聚焦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选品环节,分析卖家选品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炼出卖家针对东南亚市场的选品策略,力求为跨境电商卖家选品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网络层次法(ANP)从机会、生产要素、相关产业、政府、需求、同业竞争六个方面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国际核心竞争力指标确定了权重。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亚马逊、eBay、速卖通、wish、shopee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与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巨头尚有一定的差距,提出应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配套保障、优化政策四个方面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国际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下,跨境电商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这种具有竞争潜力的新型交易正在我国流行起来。为了促使跨境电商更好地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跨境电商成长新机制。所以本文先分析了跨境电商的概念,然后根据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四个角度总结了需要加强跨境电商改进的层面,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新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带动我国跨境电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使跨境电商市场人才需求出现了变化,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一带一路"背景,对广东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力求能为广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