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MOOC平台、直播平台和智慧教学终端、即时通信终端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平台+终端"教学模式,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平台和终端的数据反馈为导向,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反映了疫情中高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现状,通过对本科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线上教学的认识和上课体会,发现并寻找一些线上教学问题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创业教育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霞  邱康 《美育学刊》2021,(5):8-15
随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和“互联网+教学”理念的推广,高校线下与线上的美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线下与线上课程间复杂的竞争与辅助关系。从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的美育视角出发,以某ICT高校的学生调研为基础,分析高校线下与线上美育课程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线上与线下课程在挤压与碰撞中分别暴露出的问题,并根据互促与互补的原则阐述ICT工科高校线上与线下美育课程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阐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缺点。提出疫情影下在线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给出特殊时期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办法,对课程思政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对疫后的课程思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瘫痪.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借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各高校开启了大规模线上教学.本文以学科基础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例,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结合雨课堂、虚拟实验平台等智慧教学工具,阐述了OAL-OT教学模式.经历完整的教学实践后,表明该OAL-OT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并以此为借鉴,为后疫情时代下的教学形态及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应急在线教学的迅猛发展虽然给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发展危机,但也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应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持续向好发展。通过对S公司在线教学期间运营管理的解构,总结其在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在线教学平台运营和培训内容,以及线上营销战略规划等方面暴露的问题。由此提出应通过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和学校美育建设号召,改进薪酬和绩效评价制度,搭建多样化线上教育平台,完善线上营销策略等途径,实现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模式新样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艺术类课程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理论与意义、教学内容与形式是高校艺术类课程在信息时代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在线教育的需要.艺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有良好的补充作用,能使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从多个维度得到拓展.多渠道的线上教学模式能够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扩招生教学的开展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一种常态化方式。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在传授英语技能知识的同时,还需发挥育人功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深刻认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思政概念,寻求实现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实施工具的选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网络为载体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职院校网络育人中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目的,促进高职院校完善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职扩招生教学的开展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一种常态化方式。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在传授英语技能知识的同时,还需发挥育人功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深刻认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思政概念,寻求实现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实施工具的选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网络为载体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职院校网络育人中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目的,促进高职院校完善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其弥补了传统课堂及单纯网络平台教学的不足。本研究尝试在"英语演讲与思辨"课程中采用线上理论自学与线下演讲实践分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适用于演讲思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教学互动、反馈方式及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线上理论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学生们的高度认可,是传统英语演讲课堂教学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改革方向及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