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甲子,不过六十年。而从1950年8月1日在福州发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的第一声到如今,已过了六十五年。这六十五年间,东南广播在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台湾架起了心灵之桥,见证了两岸关系的风雨,联结了两岸民众的情感,沟通了两岸社会的点滴,如今正以  相似文献   

2.
福建台对台广播始于1950年8月1日。50年来,福建台对台广播言论节目旨在全面、完整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政府的方针政策,让台湾同胞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广播言论节目有没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正>为纪念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2015年7月26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策划主办的首届"亲亲闽台缘"听友见面会在台湾嘉义举行。100多位台湾听友从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赶到嘉义,与东南广播的主播见面、互动交流。台南听友李文仁说,"以前听大陆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次见到老家福建来的电台主播,真的感觉蛮亲切的!"报名参加活动的台湾听友逾1000人,但由于场地限制,最终只能以"有奖问答"形式,筛选  相似文献   

4.
对台广播,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宣传部署,紧贴台海形势的发展,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微观上加强选题策划和节目设置,改进军事宣传文风,增强对台广播实效。对台广播的现状及其文风特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于1958年8月24日,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第二天。可以说,我们电台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在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之际,东南广播牵手两岸38家电台组建"两岸广播联盟",签署两岸广播媒体合作《五点共同倡议》,推动两岸广播在节目采编、广告经营和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实现全局性、全方位和全时空的大合作,为维护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汇聚正能量。栉风沐雨六十五载。时光倒流到1950年8月,东南广播的前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正式成立,电波穿越了台湾海峡,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空中桥粱。这是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6.
××老师:您好!今年二月,我被调到江苏省台对台湾广播部工作.提到对台广播,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过去,我在新闻系学习,也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神秘,对台广播就是运用广播这种最普遍的大众传播手段来向台湾同胞进行广播宣传,当然宣传的内容、方法与对内广播有很大不同."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是我国八十年代三大任务之一.为了完成这个战略任务,要从各方面进行工作.在目前台湾与大陆没有通邮、通航、通商的情况下,最有力量、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就是对台广播.因为报刊、书籍、传单都不易进入台湾,很难到达台湾同胞手中,只有广播很少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中国纪录片联盟、广西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合作论坛"2014年2月2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围绕"合作共赢、促进发展"这一主题,分主题演讲、话题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研讨,为我国纪录片今后的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部主任石世仑主持。一、主题演讲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中国纪录片联盟秘书长刘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广西电视台台长周文力,青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周贤安,宁夏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田宝贵,福建广播  相似文献   

8.
做为电台综合性文艺节目的编辑,每年都为参与全国评奖节目绞尽脑汁。2001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广播交流会。印象最深刻的发言是原山西文艺台台长赵随意先生的《广播综艺节目怎么办?》。这篇发言稿不仅务实,而且袒露了广播综艺节目编辑为参评节目进行探索所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9.
协作的结晶     
这些日子以来,为解放台湾、保卫祖国日日夜夜战斗在福建前线的将士们,得到了祖国各地人民亲切的关怀和支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为了更好地转达祖国各地人民对前线将士的慰问和支持,从九月十二日到十月十二日,在各兄弟台的协作下,举办了为时一月的"向英勇的幅建前线将士致敬"节目.福建台要求各地兄弟台协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对于对台湾广播的中华之声、神州之声意义非同一般。今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而1954年8月15日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已走过了近55年的光辉历程。今年春节除夕夜,中华之声、神州之声推出了广播剧《彩虹》,讲述几代对台广播人为海峡两岸同胞架设空中彩虹的动人故事。该剧以2008年发生的大事件为背景,以一个在四川地震中幸存的女孩找寻一位台湾志愿者的故事为线索,  相似文献   

11.
<正>对台广播一直都是传播大陆信息、客观解读以及宣传中央对台政策的重要途径。对台广播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一直都备受台湾民众的关注和重视。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是专门从事对台广播宣传的综合性电台,创建于1958年8月24日,建台50多年来,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关心。1980年代以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适应广播发展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海峡人与时俱进,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改革的力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2.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1):51-52
1979年,时任中央电台台长的左漠野同志重提“广播要自己走路”的方针。为什么叫“重提”?因为早在1950年,中央主管新闻工作的胡乔木同志就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左漠野台长首先抓了广播记者自己采写新闻的工作,当年,中央电台的广播中就出现了“本台消息”,接着他就开始抓广播人自己写评论的事。1980年8月18日,中央电台成立了评论组。我被指定为组长,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电视市场格局与态势的分析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 《新闻大学》2005,(2):49-54
新世纪的头5年对于珠三角地区的电视行业来说是变化诸多的。2001年7月1日,原广东有线电视台和经济电视台整合成立南方电视台,广东第二家省级电视台浮出水面;从2001年9月到2003年4月短短19个月之内,先后有4家境外频道获准在珠三角通过有线电视系统实现“无加密”落地;2002 年8月19日,香港亚视(ATV)宣布其本港台和国际台获广电总局批准正式落地珠三角;2004年1月, 国内首家全省性广电集团——南方广播影视集团挂牌;2005年3月,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对记者  相似文献   

14.
《河北广播》2004,(5):24-24
8月3日在河北电台驻站记业务研讨会上,杨兴盛台长正式宣布,我台驻全省11个市的记站率先实现新闻采访、制作、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家热情赞扬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广播战线的前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十佳”旋风劲吹上海本刊讯:“94全国广播十佳节目主持人申城大聚会”10月13日到17日在上海举行。在17日的闭幕式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台长陈圣来说:“东广”经常接待各地电台的台长们,包括省级台的台长们,但是极少有全体台领导出面接待的,而这次“十佳”...  相似文献   

16.
工矿城市广播电台第二次协作会议已于11月24日到30日在唐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鞍山、抚顺、本溪、阜新、唐山和石家庄台,沈阳台和正在筹建的开封台列席了会议.另外,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余信同志和广播事业局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这次协作会议主要是交流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来各台宣传大跃进的情况和经验.在这期间,各广播电台在宣传内容,广播形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从全国以钢为纲,大搞钢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11,(3):80
本刊讯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七十周年系列丛书——《亲历与记忆人民广播70年》一书,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研究台湾自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海峡两岸政治关系与民间交流现状着手,通过数据采样、统计、比对,分析台湾代表性媒体的传播行为与台湾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趋势。结合台湾广播听众需求调查,从舆论导向、议程设置、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渠道等向度,提出大陆对台广播在海峡两岸关系新形势和台湾社会新舆情下,加强对台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四种策略、方法:1.加强舆论引导,"反独促统";2.重点锁定"三中一青"目标受众;3.节目突出"新闻资讯+中华文化"双核心;4.深化两岸广播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4,(9):I0004-I0005
纪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60周年座谈会8月14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六十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各项对台方针政策,为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进两岸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春风化雨功泽两岸的使者”!在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代又一代对台广播人承前启后,倾尽心力,始终坚持做台湾听众的知心朋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传递着坚定而温暖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要办好对台广播,就必须了解台湾情况,可是在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时期,我们编辑部了解台湾情况的渠道仅限于台湾报刊。为了能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台湾情况,及时掌握台湾同胞的心态,受周总理与留美台湾学生座谈的启示,我和对台广播部的同志开始尝试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接触台湾各阶层人士。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对台广播每一次改革都更有针对性,同时使我对台湾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0多年来,我接触的台湾同胞不下千人,从早期的台湾留美、留欧青年学生,起义归来的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