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在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加强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土地利用以及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对提高土地利用及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对土地规划部门提供一定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莹 《科协论坛》2008,(1):58-59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利用土地市场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客观上具有在部门间、区域间合理分配问题,这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实质和核心。介绍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最后探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水-土-作物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博  解建仓  汪妮 《资源科学》2012,34(6):1101-1107
为了进一步对陕西省蒲东灌区农业的规划发展,本文将线性规划模型和模糊优化模型应用到灌区土地-水-作物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之中。该模型用于优化经济效益、作物产量和劳动力的利用,并寻求相关作物种植模式和对土地,水,肥和劳动力利用下农业系统的优化配置。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决定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目标函数输出数据作为模糊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在模糊目标和模糊约束的模糊环境下,取得模糊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方案。这些非结构化的模型能够很好的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有效地联合利用。此外,对灌区农业系统优化配置后的净效益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目标模糊线性规划管理模型应用到农业系统土地-水-作物的优化配置中是可行的,合理地分配土地和水资源,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净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城市在不断地进行开发区土地的利用。这种大规模土地利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决。土地是一个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滞后。开发区在一个城市发展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开发区土地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是美国为了控制城市的蔓延而兴起的理论,能很好地保护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土地资源当前面临着各方的压力,如何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重要课题。城市精明增长理论中的一些措施和理念对我国当前土地资源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一种特殊载体,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以推进蓝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主旨,将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等与城镇土地利用和城镇化的现状紧密结合,洞悉土地资源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将理论与具体研究相结合,提出蓝区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和优化配置方案,将用地方案与转变城镇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丰富和完善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土地是城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利用水平的高低会给城镇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了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原则,探讨了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柯新利  孟芬  马才学 《资源科学》2014,36(8):1572-1578
从武汉城市圈全局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案例区内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的人口总量结合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测算得到武汉城市圈耕地需求总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区域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进而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为基于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区际优化配置结果能满足武汉城市圈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同时也兼顾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土地资源区域间优化配置须同时考虑全区域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的优化利用程度是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在对城市土地进行优化利用之前都要对土地进行评估,这对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土地的评估与优化利用对整个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土地评估的方法,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评估对土地优化利用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进程受到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与引导,良性的城市化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有序过程,恶性的城市化将导致资源浪费,甚至是土地资源的退化。只有正确地引导城市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科学的规划土地资源,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的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加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管好用好城乡土地,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对于复杂多变的农村环境来讲,将会给农村土地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一定要以保证农民利益为前提,搞好土地权属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水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进程.因而有必要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探讨.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是:①利用GIS技术获取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的基础资料;②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最佳的目标下,利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对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获得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簇;③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方案的筛选决策;④利用GIS软件将优选方案落实到空间地块上,实现水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以首都圈防沙治沙典型区之一的张北县为例对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针对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土地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站在城市经营的角度对城市土地经营管理战略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城市土地资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稀缺性以及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问题。介绍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最后探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