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言冰蓄冷中央空调是将电网夜间谷荷多余电力以冰的冷量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服务。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电价比白天低得多,所以采用冰储冷中央空调能大大减少用户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杨华 《大众科技》2014,(7):82-84
文章提出一种用电低谷时段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中央空调水蓄冷系统的结构形式,分析了中央空调蓄冷系统和采用的蓄冷智能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央空调蓄冷系统设计及按需供冷控制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是一种由地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系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系统。此系统与建筑制冷和建筑供暖相结合,一方面对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给人们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氛围。地源热泵—太阳能系统在维护费用、运行成本上也都是比普通的中央空调低很多的。不仅如此,此系统还与集水器相连,让人们24小时都有热水可以用。所以,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的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对于整个社会的城乡建设发展都比较关键。目前国内电力供应状况是高峰不足与低谷过剩的矛盾,若通过空调冰蓄冷等调整用电时间至非高峰时间段,可以有效平衡此矛盾,即所谓“削峰填谷”。空调冰蓄冷技术,是通过利用在电力负荷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由此使蓄冷介质结成冰,利用蓄冷介质的潜热显热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蓄冷介质会融冰,释放出储存的冷量,由此可以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某大型城市需求侧调控案例,分析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环节。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1)
本文建立了一新型蓄冰板释冷过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释冷过程中板内中心点温度、含冰量、蓄冰板释冷量及其内部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蓄冰板释冷过程中,中心点温度和含冰量变化均分为三个阶段,且第二阶段的融冰过程随着载冷剂流速的增加而缩短。蓄冰板单位时间内释冷量随载冷剂流速增加而增加,但低载冷剂流速下冰板释冷量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的中央空调系统或中央供热水系统,大多只采用空气源热泵或水源热泵,然而单一热泵的工作效率受气候条件约束较为严重,一年下来,总能耗大,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本课题采用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组建以水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为核心的中央空调-中央热水系统。该系统根据空气温度来选择投入运行的热泵机组、切换工作管路,使得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该系统还实现了网络集中监控、超限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绿色空洞技术——地源热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地区 ,煤在全区能源消费中占 80 %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冬季 ,农村和城市几乎全部靠煤取暖。煤是各种能源中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能源 ,不减少城市地区煤的消费量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现在各地都在采取措施 ,控制燃煤数量 ,选用电采暖、天然气采暖、燃油采暖等措施 ,但都存在运行费用过高、资源有限和仍然排放温室气体 CO2 三大问题。从降低运行费用、节省能源、减排 CO2 三大问题来看 ,地源热泵技术是最好的选择。地源热泵技术又称地热泵技术 ,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或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 ,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它完全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热源 ,彻底取代了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热 ,向建筑物供暖 ;夏季它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 ,它还能供应生活用水 ,被称为 2 1世纪的“绿色空调技术”。浅层常温土壤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能 ,它永无枯竭 ,是一种再生能源 ,所以地源热泵技术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替代传统采暖与制冷方式的热泵型专用机组。受能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术经济的不断进步,冬天取瑗和夏天制冷由最早的单台空调器发展为中央空调系统.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在我国多个省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40%,为节约能源以及合理的利用能源,本文对利辛县人民医院新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用进行分析。将空调系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作为空调系统设备装机容量的选型依据,降低了系统的装机容量,系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水潜水泵采用大温差变频控制,末端循环水采用二级泵系统,降低了水泵输送能耗。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人均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我国城市住宅户型设计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土地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这也就要求设计师在对住宅进行设计规划时,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住宅设计的要求,还要充分预想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发展,这无疑造成了住宅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目前城市住宅户型设计正在逐步转变为中小户型的设计。下面,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住宅户型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结合目前我国城市住宅户型设计做出具体叙述,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源热泵由于耗能低、低污染、低噪音等优势而迅速发展,以其绿色环保、和谐美观、一机多用等优点而备受各工程师的青睐。然而,现今人们对浅层地热能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事实上地下浅层岩土体能通过地埋管等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是因为浅层岩土层是性能良好的蓄热体,夏蓄热冬用、冬蓄冷夏用以达到再生循环动态平衡,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造成一个稳定的、良好的、高效的工作运行环境,这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高效节能运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站房、铁路信号楼、侯工楼的中央空调工程,均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地下埋管来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空调形式。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中央空调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夏季制冷能力偏差;冬季制热室内温度10℃以下,工作人员室内不能正常工作。在排除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前提下,通过现场勘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优点,得到行业的关注。该技术与传统空调相比有极大的优点,将会在我国得到大的推广普及。但技术、相关机构还不够完善,但随着地源热泵技术、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也会在新疆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又称地源中央空调,是利用地球所储存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化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它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或地下水,具有稳定相当问题的特性.使用地源热泵可以减少矿物燃烧的消耗,有利于国家改善能源结构,减低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设计德宏州盈江县边桥酒店空调热水方案为例,简述地源热泵的U型埋管传热模型理论分析,并对土壤的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得到地埋管附近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并且与实际试验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5.
张元明  姜坪 《科技通报》2021,37(7):80-84,90
在盘管式冰蓄冷系统的外融冰过程中,空调冷冻水在蓄冰槽内流场的均匀性,对融冰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流场的均匀性,蓄冰槽内通常都设置了布水器.布置在蓄冰槽侧壁的布水器通常为正向出流(面向盘管),而布水器反向出流(背向盘管)的布置形式较为少见.为了研究布水器的2种水流出流形式对其布水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2种出流形式蓄冰槽横截面的流速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利用速度偏差系数对布水器的布水均匀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布水器正向出流时截面平均流速为0.2071 m/s,速度偏差系数高达62.85%;而布水器反向出流时截面平均流速为0.1403m/s,速度偏差系数仅为30.47%,布水器反向出流时布水均匀性更好,更有利于提高融冰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指在用电低谷时用电制冰并暂时蓄存在蓄冰装置中,在需要时把冷量取出来进行利用.由此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相似文献   

17.
对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能源消费现状和地源热泵技术节能的意义,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原理和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地源热泵设计中存在的需要注意问题,提出了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冰球式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在中大型医院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及组成、流程说明、自动化控制结构组成及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冰球式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在中大型医院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及组成、流程说明、自动化控制结构组成及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对地源热泵的研究现状,地源热泵在我国具有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