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8日,重庆市邮政局主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大足县体育馆举行。县邮政局在现场设临时邮局。 县邮政局启用“邮票首发式”、“体育馆”、“北山”临时日戳,“《大足石刻》特种邮票发行纪念”邮戳(参  相似文献   

2.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3.
田润德 《集邮博览》2013,(12):68-71
在我长期收集研究妇女专题和伉俪邮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以老照片为图案的“全家福”邮票,觉得很漂亮,很有意思。一家几口人、十多口人或者几代人,一起亮相于同枚邮票上,其数量和品种并不是太多,相对而言其中王室家庭邮票比例略高。现将手头20多枚有代表性的“全家福”邮票,介绍给大家欣赏(邮票以发行年代为序)。  相似文献   

4.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5.
电子邮票亦称自动化邮票或邮资机印邮票。它是通过自动售邮机打印出来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00多枚的电子邮票,但对其称谓还是“各行其道”。德国称之为ATM邮票,意思是自动售票机出售的邮票;新加坡称它为“花码”,是取其英文名称“FRAMA”的谐音;  相似文献   

6.
张寅虎 《上海集邮》2001,(10):22-22
为了提高我国邮票的质量,减轻集邮者的负担,应该减少每年纪特邮票的发行套数。 “减套”有助于提高我国邮票的质量从1995年起我国纪特邮票采取“增套减量”措施后,邮票质量的总体水平出现了下滑,一些原本被看好的题材成了平庸之作;程式化设计、标本或图解式的票图屡见不鲜;有些邮票一味追求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却忽视了民族性和大众化,背离了老百姓的欣赏习惯与审美  相似文献   

7.
郑启五 《中国集邮》2000,(12):12-13
“小红书”是“革”中《毛主席语录》的别称,随着时间的推移,熟知它的人将越来越少。不过它多次彩印在当时邮票的画面上,而且这些身价不凡的邮票频频在拍卖会中亮相,也年年编入国家邮票目录,红红点点的惹人注目,多少有点备忘录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22日,我国邮政正式开办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个性化邮票”这一名词随之频频亮相干各种媒体,“我上了邮票”这一说法更是被屡屡宣传,这实在有误导公众之嫌。  相似文献   

9.
张卫东 《收藏》2001,(8):64-65
1840年邮票问世以来,无论艺术家把她打扮得如何婀娜百态,但总体是以方方正正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故有“方寸”之说。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标新立异,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大量发行邮票,除题材新颖、印刷精美外,还在形状、材料、齿孔上不断创新,各种异形邮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廉声 《上海集邮》2001,(6):44-44
辽宁省朝阳市邮局在出售的邮票背面加盖“朝阳市邮政局”字样推辊式专用章两种,以防红色。有边框一种36×9mm,无边框一种33×8mm。止假邮票的使用。为浅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第一个“邮票五年计划”即将诞生,在我国邮票发行史上也属“第一个”。这是国家邮政局改进和加强邮票宏观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五年计划”势必引起中外集邮爱好者的关注。现从集邮与邮政的角度提点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3,(11):15-15
《集邮博览》2013年第5期发表的署名文章“初探‘念’圆邮票”,对民国时期孙中山像等一些邮票上8"920圆面值,不用大写“贰拾”,而写“念”,作了分析研究,称“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或者说这套邮票设计的决策者是上海、江、浙吴语地区的人,至少是熟悉吴语方言的人。在只能各嵌一个字,而不能打破均衡局面的情况下,想到了吴语方言中的‘念’  相似文献   

13.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14.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邮票发明之前,信件是由收信人付费的。传说一对贫穷的年轻恋人因付不起邮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外工作的小伙子在信封上做个记号,姑娘不用打开信封就知道他的情况了,于是“拒收”信件,也就省了邮费。今年2月4日英国发行的《问候系列2003》(新的问候系列邮票第3套)真的把这个故事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互动式”邮票的功能:收到信时,只要一看邮票,便知底里。不过邮费是省不下的,因为寄信人是要付费的。所谓“互动”是指用户可以在邮票上留下自己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连印邮票     
黄山 《上海集邮》2010,(11):28-29
连印邮票“连票”的概念,既可指相连的同图连印邮票,又可指异图相连的邮票,简称“横双连”、“直三连”或“四方连”等;异图连印邮票设计、印制本身就相连,邮票之间可能有边框分开,  相似文献   

17.
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在邮市上看到铭记为“夏威夷邮政”的邮票,面值较高,线式打孔,印制质量不如现行美国邮票,请问是否假邮票?  相似文献   

18.
单留 《上海集邮》2002,(9):32-33
本刊去年第11期郑启五的《“大运会”成了“残运会”》批评2001-15-2“锻炼身体 勇攀高峰”邮票的设计,“运动员的腿脚居然被描绘得犹如拄着的拐  相似文献   

19.
在多贴邮票的邮件上,经常见到“过贴承认”、“寄件人多贴”或“邮票自贴”等戳记,以明责任,奇怪的是笔者收集到一张明信片,贴邮票l元,销“广东徐闻/下桥2/2008.6.18”日戳,寄件人自行多贴0.20元,却由收寄局补盖“欠资/应收20(手填)分”戳(见图),不知这笔账是怎么算的?  相似文献   

20.
咎鸿祥 《收藏》2007,(5):157-157
“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八个样板戏盛行,并且全部被搬上邮票,数量有5套23枚之多,并创下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几个“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