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一、国际、港澳邮件的种类按内件性质分为函件和包裹,其中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印刷品专袋和小包。按运输方式分为航空邮件、水陆路邮件和空运水陆路邮件。按处理手续分为平常邮件和给据邮件。按邮局承担的责任分为保价邮件和非保价邮件。挂号函件、保价函件和包裹可以附寄回执(寄往某些国家的普通包裹除外)。  相似文献   

2.
三、哪些邮件可以挂号? 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小包都可以按挂号邮寄。挂号函件需在邮局窗口办理,由邮局出具收据,此类邮件投递时由收件人签收。寄件人应妥善保存邮局出据的挂号收据,以备查询。  相似文献   

3.
王攀 《集邮博览》2008,(3):33-33
2007年元月编号为"邮1101"的国内挂号邮件收据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启用,条码由挂号收据和挂号条码两部分组成,其中挂号信函(明信片)收据规格为75mm×46mm,条码规格为46mm×21mm;挂号印刷品收据规格为75mm×63mm,条码规格为63mm×26mm,收据和条码连在一起,条码为不干胶制作,使用时撕开粘贴在邮件上面即可,收据右侧和条码上都有相同的邮件号码,使用相当方便。国内给据邮件条码下方共有13个可读结构,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戴简 《集邮博览》2003,(1):31-31
近日笔者收到一件退回函件,发现香港对进口的挂号给据邮件不再加盖到达邮戳而改为粘贴入口挂号邮件签条。入口挂号邮件签条单式为POS 654(8/  相似文献   

5.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对信箱开出的已付足挂号资费的信函,应按挂号信函处理,1987年-1990年7月30日期间,我国25个省区市先后征收邮政附加费.附加费已成为给据邮件资费的组成部分,邮票付费与附加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经省政府批准,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邮电管理局联合下发了(1988)邮字270号文件,规定从1988年9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征收邮政附加费。一、征收范围和标准1.给据邮件:国内、国际(包括港、澳、台)挂号函件每件收取0.10元;国内民包、纸包每件收取0.10元;国内商包、国际(包括港、澳)包裹每件收取0.30元。  相似文献   

7.
我国邮政部门在挂号邮件、汇款单等给据邮件的封皮上,通常贴有相关业务的条形码签条.  相似文献   

8.
刘振邦 《集邮博览》2018,(12):60-62
约投挂号业务于2013年6月10日开始试运行,其资费按“普通信函资费+挂号费3元+约投服务费2元”计算。约投挂号邮件使用专门的给据邮件号码,号码结构为:前2位“NE”+8位流水号+1位校验码+2位省(区、市)代码,其生成规则与给据邮件条码相同。  相似文献   

9.
刘经岚 《上海集邮》2005,(10):43-46
挂号邮件属于给据邮件业务,中国正式开办此项业务始于1897年清代邮政,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0.
邮电局使用挂号登单机登记给据邮件,贴用条形码挂号签,既能保证邮件处理规范,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条形码签我国最早的条形码签是北京邮政科学研究所条码技术开发部研制的。最先印制的条形码挂号签有2种:"大宗条码挂号签""营业条码挂号收据"[1],俗称"条码挂号签"。  相似文献   

11.
杨赤兵 《集邮博览》2012,(12):45-46
一般情况下,欠资邮件只发生在信箱开出的平常邮件之中,而给据邮件交时需付清所使用业务的资费后取得执据.不应产生欠资。但什么事情都是会有例外的,近日我整理邮品时发现了几枚欠资的国内包裹详情单,甚有趣味。  相似文献   

12.
香港除了投寄挂号邮件、包裹及特快专递可获收据外,另外有“投寄非挂号邮件证明书”(以下简称“寄信证”)。此“寄信证”是发给投寄一件本地或外地邮件(平邮或空邮)的证明。“寄信证”背面印注意事项三条:(1)证明书所指并非挂号邮件,因此只按照一般投入邮箱的普通邮件处理而不会加以核对;(2)如有遗  相似文献   

13.
在邮政业务中,除普通信函外,挂号信函、汇款、特快专递、包裹等给据业务办理后都留有大量单据或存根。这些单据除供结算外,根据相关规定要保存一定的时间,以供查询。所以在邮局内有一个专管这些单据的档案室(科)或查询档案室(科),同时负责业务查询,使用专门的业务日戳,但各地用戳的名称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公告为缓解邮政通信紧张状况,加速地方邮政通信建设,适应社会会对邮政通信的需求,经省政府批准,自1993年3月1日起在我省对部份邮件征收邮件附加费,用于我省邮政通信建设。征收项目及标准如下: 1、给据邮件附加费(含给据函件、快件、汇票、印刷品):每件征收0.30元: 2、包裹(含民用包裹、商品包裹,纸制品包裹)附加费:每件征收0.50元: 3、机要邮件附加费:每件征收0.50元; 4、特快专递邮件附加费:每件征收2.00元。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收据的功能,便于邮件丢失后理赔时有依有据,避免相关服务纠纷,国家邮政局已下达启用新式“国内挂号函件收据”的通知。 据笔者所知,自2001年4月1日起,新式的“国内挂号函件收据”在各地邮政局所陆续启用。新式收  相似文献   

16.
查询邮件查询只适用于给据邮件,可以接受查询的最短时限应根据寄达地和所回复的时间确定。受理查询的有效期,自邮件交寄之日一年内,过期不办理。寄件人在规定的查询有效期内,凭相关邮件收据到原交寄邮件的局所提出查询申请并交验收据。  相似文献   

17.
晋原 《上海集邮》2008,(4):41-41
2007年4月23日起,全国各省、市县在国内给据邮件标签上全面推行不带寄达局信息的唯一标识码,实现给据邮件信息一次录入,全程全网共享。 国内给据邮件条码结构由邮件种类代码、邮件编号及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三部分组成,共13位:1、2位英文字母代表邮件种类(表1);3-11位为邮件编号,其中3-10位为顺序号,11位为数据校验码;12、13位是省级行政区划代码(表2)。  相似文献   

18.
郑挥 《上海集邮》2008,(11):38-40
民信局在收寄挂号信函、汇银和包裹(POSTAL CHARGE承担责任的邮件)时收取号金、号钱,同现今的挂号邮件。在封面书“号金(号钱)已付/酒资照例”意为挂号费已由发信人支付,普通邮资由收件人例给,双向收费。但从笔者所收集的实物来看并非所有挂号邮件都是用“号金”两字加以区别的,有不少重要银信,发件人在封背以及信函内以手书“原班回条”或加盖红色“原班回复”、“务付回条”等专用戳记提示,犹如双挂号的回执邮件。下面选择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私邮实寄封、信笺和单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斌 《上海集邮》2000,(9):29-29
有人认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由于用户在交寄挂号、邮政快件等给据邮件时,除贴足邮资外还要缴纳邮件附加费,如果用户把贴足邮资的给据邮件直接投入信箱,邮政部门会因其未缴纳邮件附加费而不予加盖“信箱开出”戳记和补办给据邮件手续,只按平件收寄。于是便得出结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信箱开出”戳记已经消失(见1990年第1期《天津集邮》中《“信箱开出”戳记在一些地方消失》一文)。但在  相似文献   

20.
快件的产生中国清代邮政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于1905年11月4日开办了国内快递信函业务,属于给据邮件,称之为挂号快信,简称快信。它先后经历了中华邮政、新中国邮政,至1953年1月1日才取消了这项业务。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