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  相似文献   

2.
一群孩子在老人的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  相似文献   

3.
<正>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疗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相互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6.
刘燕 《家长》2012,(Z2):94-95
"是啊,爷爷最怕的就是我的孙子。"老人揽着孩子,开心地笑了。在公园的一把长椅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他们是祖孙俩。孩子睁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奇地问老人:"爷爷,您怕老虎吗?"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眼神中充满了爱意,亲切地说:"孩子,老虎虽然凶猛,但它缺少智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环境中,人们一直惯用"外部动机"这一术语.实际上这一称谓并不科学.本文对之进行了发生学和命名学的检视,指出这一貌似科学的称谓却存在不能圆说的逻辑谬误.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本二战回忆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纳粹准备活埋一些犹太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他们被粗暴的纳粹分子推下了很深的土坑,孩子吓哭了。老人说:"孩子,不要哭,这是在做游戏。"孩子停住了哭声,他相信了老人的话,以为这真的是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10.
"精养",是一种过度保护 家长刘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由于老人对孩子更为呵护,养得更为精细,"精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很多老人会不辞辛劳地跟在孩子后面穷追不舍,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虽然父母会适当改变一下方式,但是孩子一回到老人身边,又变回原样了.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是孩子的最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的门前踢易拉罐玩,声音很大,吵得老人休息不好。老人走了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耍,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继续在这里踢易拉罐。老人再次走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我的养老金很少,只能少给一些啦!"孩子们依然很高兴,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  相似文献   

12.
题目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费力挤上公交车。乘务员见状就说:"哪位乘客给抱孩子的乘客让个座,谢谢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站了起来说:"到我这儿坐吧。"抱孩子的妇女见是位老人给自己让座,连连推辞。正在两人推来让去时,坐在老人后  相似文献   

13.
为谁而玩     
《教育》2012,(33):60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找准切入点     
正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相似文献   

15.
别样乞讨     
一个老人在一个摊子上买衣服,他选好了衣服,跟老板谈妥(tuǒ)了价钱,然后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来。刚要拿给老板,谁知从一边钻出来一个孩子,一把从老人手中夺过钱,赶紧跑了。老人大叫:"抓住那个孩子,他抢了我的钱!"抢了钱的孩子已经跑远了,等人们反应过来,已经迟了。  相似文献   

16.
故事与哲理     
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一篇名为"读书乞丐"的微博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在这篇微博公布的照片里,一名老年乞丐在寒风中教身边的小乞丐读书。在大家的关注下,老人和孩子被送到了洛阳市救助站。老人叫何海昌,今年68岁。那个小孩叫何仙童。老人说,他和孩子并不是祖孙俩。他曾帮一个收养弃婴的人做工,离开时由于没人照顾那个弃婴,老人便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取名何仙童,孩子今年已经11岁了。  相似文献   

19.
岁月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河边有一段木头,这是一棵干枯了的树桩,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像棵树桩。但老人绝不是一棵树桩,有孩子走到河边来,老人就活了,老人会开口跟孩子说:“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孩子看看老人,走了。经常有孩子到河边来,这些孩子都听过老人的声音:“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在老人的声音里,孩子会离开河边,走得远远的。一天一个孩子没走开。孩子走近了老人,孩子说:“爷爷,你怎么天天坐在这儿呀?”老人说:“爷爷老了。”孩子说:“老了就该到河边来吗?”老人点点头。孩子不屈不挠,孩子说:…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代的三世同堂家庭里,常常会发生"厚小薄老"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会错失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影响家庭和谐。综观"厚小薄老"错位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是现在多数年轻父母工作繁忙,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要为养家糊口努力打拼,往往会把老人接来帮忙看孩子,这种隔代看护很容易造成"厚小薄老"现象。二是新手爸妈刚刚体会到初为人父母的感觉,难免会在感情和物质上投入太多,老人稍不遂孩子的心意,孩子又哭又闹,夫妻俩就可能会埋怨老人。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满足,但对老人的需求却疏于过问。三是由于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年轻人可能会忽略老人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