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0,(1):9-9
今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邮资封片6大类13套,其中纪念邮资封2套2种,礼仪邮资封1套1种、纪念邮资明信片3套4种、特种邮资明信片2套16种、风光邮资明信片4套80种、2001年贺年(有奖)明信片1套,全套种数和邮资图面值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四:不注重收集贴纪特邮票的实寄片:用邮制或非邮制无邮资明信片寄递时,需在明信片上贴足邮资。因此,邮政部门在发行纪、特、普票时,常有符合明信片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贴有邮票的实寄片,尤其是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寄发的实寄片,其数量少,使用价值也大,应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3.
今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邮资封片6大类14套,其中纪念邮资封3套3种、纪念邮资明信片5套6种、特种邮资明信片1套10种(本册式)、风光邮资明信片3套60种、邮资信卡2种,信卡邮资图面值尚未  相似文献   

4.
赵岳 《上海集邮》2011,(12):34-34
为配合1955年3月1日开始的人民币币制改革,邮电部陆续发行各种新币面值的邮资票品。5月5日,第一枚新币面值邮资明信片发行,邮资图为面值4分的陆军战士图。同年7月16日开始发行普8的4分面值票图案同样为陆军战士图。  相似文献   

5.
束风 《中国集邮》2001,(1):38-39
为纪念浦东开发10周年,2000年9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编号为TPl5的特种邮资明信片“上海浦东”。该片分为A、B两组。据国家邮政局新邮公告公布,A组发行量为85万套,售价9元;B组发行量为25万套,售价18元。B组上市后倍受集藏和投资青睐,价位一路上扬,由面值冲高至45元上下。因随着2000年上半年邮票发行量的公布,邮市大盘迅速下滑,该片也同所有热门品种一样应声而落。但在下滑过程中,A、B两组表现有所不同。A组面值虽低但一路跌至5折以下;B组面值虽高,但基本保住了18元的面值。由于场内外投资和集藏对其后市一致看好,总有资金悄悄吸纳,使得市场货源十分紧缺,似乎已充分积累了冲高动力。笔喜欢收集研究特种片,感到“上海浦东”B组(高值组)极有可能成为弱市中的一匹“黑马”,一旦邮市大盘启动,该片必会出现惊人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1950年3月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邮资明信片,与普东1邮票同图,邮资图注有“东北贴用”,面值东北币2500元,为当时国内明信片邮资,邮资图旁印有“另加纸费五百元”即明信片的售价为3000元。普东1型片仅限在东北币流通的东北地区使用,使用时间也仅15个月左右,因此在新中国邮政用品中东北币邮资片的实寄品相对比较珍贵。  相似文献   

7.
1981年11月中旬,我国邮电部印制发行了“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以便让集邮者在即将来临的1982年元旦期间使用。自此之后,这一系列贺年邮资明信片连续发行了10年,共10套,总计31枚。自1991年改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后,一直发行到现在。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共两枚,邮资图面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8.
高华 《上海集邮》2003,(9):46-47
何谓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是由某一具体客户单独使用的邮资片或邮资封,这种邮资片或邮资封上的邮资图只允许这一客户专用。这种邮资片(或封)就叫"专用邮资图明信片(或信封)",印在其上的邮资图就叫"专用邮资图"。这种邮资片封都是普通邮资片封,所印面值都是平常函件资费,即明信片0.60元,信封0.80元。  相似文献   

9.
金培 《上海集邮》2003,(12):38-38
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资封片简卷》(新世纪版)(编者注:2002年版),在邮资明信片方面的错漏有: HF5 1999年贺年邮资信封 注有"贺卡型明信片为竖折式",过于笼统,HK1999中,只有B组是竖折式,A组和C组都是竖式横折。 HF7 2001年贺年邮资信封 漏列发行量合计应为380万枚。  相似文献   

10.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2):102-103
10.HP&;#183;9“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错色片的鉴定 1990年为马年。邮电部于1989年11月15日发行“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全套2枚。志号HP&;#183;9(2-1)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片图为黄绿底色上印有一匹昂首嘶鸣的红马;(2-2)片图为蓝绿底色上印有一匹回头嘶鸣的白马。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8日,国家邮政局为纪念“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会展中心开幕,发行编号为JP109的邮资明信片1枚,邮资图为“CIFIT”徽志及厦门会展中心,面值60分,左侧彩图为“中国·厦门”会展中心外景。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2,(6):9-9
今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邮资封片6大类17套,其中纪念邮资封3套3种、纪念邮资明信片9套种数未确定、特种邮资明信片2套20种(本册  相似文献   

13.
崔刚 《上海集邮》2003,(1):17-17
1998年5月16日,信息产业部发行《玫瑰》普通邮资明信片,面值40分,供各地邮政部门为用户加印广告。 笔者收到一张以玫瑰图邮资片为载体的广告明信片,比较特殊,与其它《玫瑰》邮资片不同:原来印刷"信息产业部发行"的明信片正面左下端,印有"拉萨邮政局发行"字样,面值为60分。据悉这套广告邮资片全套2种,印量5000套。  相似文献   

14.
FP3《江苏风光》邮资明信片B组封套图案为石像路。有趣的是:A组封套却有两种图案:一为著名的“南京中山陵”,一为徐州风光的“水上世界”(见图)。这种  相似文献   

15.
《贵州风光》邮资明信片的发行,颇带几分喜剧色彩。该套邮资明信片因编号及说明文字同时出错,由深圳当纳利旭日印刷有限公司先后印了两次,因此,《贵州风光》有志号不同、说明文字不同的两个版本,这在FP系列中未曾有过。  相似文献   

16.
王辉 《集邮博览》2013,(11):46-47
近日,笔者在整理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时,发现一款邮资图为“漠河·北极圣诞”的加印片,其“邮政编码”前的代号不是黑龙江的“08”,而是山东的“15”。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18.
我国邮政部门规定邮资明信片上的邮资图剪下无效,如果贴用从邮资片或邮资封上剪下的邮资图,邮局不承认其纳付邮资,予以退回寄件人。如果邮局疏忽,让其送达收件人手中,应在封上加盖欠资戳记,向收件人补收邮资;如没有任何印记,则属于违规邮品。笔者曾经收到1枚超重实寄封,寄件人将1枚4.2元面值的《吉林风光》邮资明信片贴在C5号信封上,然后用白纸将明信片文字部分遮盖,仅留出邮资图部分(箭头所示),再将其它6枚80分邮票环绕着古塔贴在封上,加在一起是面值9元的邮资,1件超重挂号实寄封,销“上海华东师大2”日戳。  相似文献   

19.
李根 《集邮博览》2013,(6):68-69
双明信片也称回邮已付明信片(简称双片)。它是可供往返通信使用的两张相连且对折的明信片,即正片和回片,两片都贴有相同的邮资,寄信盖销正片,回信使用回片。如果将双片寄往国外,可先在正片上贴足本国邮局规定的国际明信片邮资,写上对方地址姓名,背面写信的内容,并在回片正面贴上相等值的邮资,写好自己的地址姓名,背面留给对方写信。明信片寄出后,当地邮局只盖销正片的邮票;国外收信人在回片上写回信,不需要再贴邮票,  相似文献   

20.
尕丁 《收藏》2008,(3):138-140
大陆的明信片式门券 20世纪90年代企业金卡(广告邮资明信片)的必起,刺激并拓展了邮资明信片服务于广告宣传的巨大市场。国家邮政局90年代后期发行了“玫瑰”“牡丹”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60分)。根据邮电部1998年123号文件精神,可以利用其代企业发布广告。下是大陆许多地方邮电部门纷纷以这些邮资片为母体,在片上加印图案,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广告邮资“加印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