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虽然人民币收藏介入门槛较低,但是其中也有着大学问,暂且咱们先不谈要有多了解市场行情,但最起码要懂些人民币收藏知识,熟悉人民币收藏术语是做好人民币收藏的前提。一刀:为100张连号纸币;一捆:为1000张连号纸币;一条:为5000张连号纸币;一包:为10000张连号纸币;一箱:为1元的40000张连号纸币,或1角、2角、5角的50000张连号纸币,5元和10元的25000张连号纸币,50元和100元的20000张连号纸币;  相似文献   

2.
袁水清  王宣瑞 《收藏》2014,(1):144-146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纸币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纸币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集钞爱好者为之经年收集、潜心研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民间由管江民等人创办了中国纸币集藏会,并于1949年10月底前后在南京举办了为期10天的"中国历代纸币展览会"。2009年11月,由纸币收藏家张安生、刘继辉、马长海、冯乃川、王宣瑞等7人发起,北京收藏家协会主办的"2009北京·中国历代纸币展"在首都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裴雨 《集邮博览》2012,(12):79-81
上海泓盛拍卖公司于2012年9月18—20日举办江南桂月纸币大型拍卖会,共分为《玉胜金石·中国之老股票与债券》、《吉光片羽·香港集趣堂收藏中国洋商客钞》、《江南藏韵·中国纸币(一)》、《钞史钩沉·中国纸币(二)》四个专场,拍卖内容涵括纸币、老股票、债券、银锭、钱币与相关资料文献  相似文献   

4.
李蕾蕾 《收藏》2007,(8):162-163
李安深(1911~1982年),上海著名纸币收藏家。早年立志专门集藏纸币,倾其家资收购各种纸币藏品,对于所爱品种,更不惜重金,20世纪40年代初在上海便小有名气。其所集甚丰,客钞、商业银行等藏集均建树不菲,四大银行纸币之藏品更是洋洋大观。其藏品中孤品和珍品林立,所藏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当时被誉为孤品,纸币藏家均望一睹为快。 李安深曾任职于中央印制厂,对于版别、钞票的印制过程知之甚详。他在纸币的制版印刷上有较深的研究,并不遗余力收藏各种变体纸币。他的变体钞集和趣味号钞集,沪上首屈一指,获“怪票大王”之绰号。 他在上海创立“古今钱币社”,与纸币收藏家刘行方、王松麟共同编辑出版《中国集币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中国纸币目录——中央银行》分册。解放前上海收藏组织“中国纸币集藏会”刊行的《中币会刊》曾于每期专题介绍一位当世纸币收藏名家,第五期所刊载的即为李安深。 “文革”十年浩劫,令他饱受迫害,其藏品虽在劫难逃,损失甚多,但他与家人仍凭着对纸币收藏的一往深情,尽力维护,故现在观其部分劫后余品,仍能显现出其纸币收藏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5.
裴雨 《集邮博览》2013,(9):62-66
人民币作为收藏品已被藏家关注,收藏魅力愈发凸显。现将钱币收藏界有关人民币纸币的另类高端收藏方法整理出来,与各位藏友共享:纸币的字冠号收藏1.人民币字冠号大全的收藏字冠号就是国家为了方便统计所发行纸币数量的一个标记,为了易于区分和使其不重复印刷,一种面值的纸币一般采用两种英文字符的多种组合来印刷。如80版1元的字冠号CP、CQ等,两位英文字符后接8位阿拉伯数字。但从第五套2005版人民币开始,最先在1元、100元两种面值的纸币中增加了"夹心冠"(三冠)(图1),即在两位英文字  相似文献   

6.
《收藏》2020,(6)
正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行了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纸币有第一至第三套人民币所有面额的纸币,第四套人民币中除了1980年版的1角、5角两种面额纸币继续使用外,其余各个年号版的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七种面额纸币,退出流通停止使用。对于已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来说,每一套纸币中都有自己的"币王"。所谓"币王",通常是把升值最快、涨幅最大、市场价值最高的券别叫作"币王",它在定位上无论是从发行数量、存世数量、印制技术,还是从其本身包含的内容与含义上看,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些备受关  相似文献   

7.
蓝银坤 《收藏》2001,(5):78-78
《收藏》2000年第5期,安徽藏友李家洪先生发表了《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一文,文中称:“该纸币‘壹分’、‘贰分’币在流通中已损耗殆尽,即使有存世者,品相完好的似不多见。”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笔者十年前在老家一所中学代课,有一天看到一些学生在玩旧纸币,因笔者喜好集古钱币,遂从他们手中兑换了一些,其中,浙江地方银行的纸币就有“伍角、贰角、直式贰分、横式伍分、横式贰分”等券种,  相似文献   

8.
张建功 《收藏》2008,(6):120-122
1933~1937年新疆大小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纷纷崛起,各踞一方,自立政权,其统冶区俨然如独立王国。为了扩充势力,筹措经费,竞相滥发纸币,掠夺民财,其名目繁多,十分复杂。除有省府发行的省票、喀票外,这些封建割据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滥发的纸币材质有白道林纸、横格力、公纸、和田桑皮纸及各种布币等。其规格大小各异,五花八门,以致纸币泛滥成灾。现将各地所发行的纸币予以简介,以有助于对民国时期新疆金融货币史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晓时 《收藏》2013,(8):69-69
民国时期的江苏银行兑换券加印"通州"地名的纸币极为罕见,现今面世仅见一张,归藏于著名钱币大师马定祥嗣子。笔者为此曾专程登门拜访,以求目睹实物。他见我是南通人,又为同好,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便欣然给了我一张纸币的彩照。  相似文献   

10.
陈传银 《收藏》2007,(11):124-125
《收藏》总148期发表了江用虎先生《安徽地方银行纸币暗记》一文,读后颇受启示。现就其发行情况和版别作进一步补充,以供泉友在鉴赏安徽地方银行纸币时有个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马传德 《收藏》2011,(12):107-107
陕西秦丰昌银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发行的壹两银票为存世孤品。有关秦丰昌银行及该行印发的纸币从未见有文字记载和披露,称得上是一张鲜为人知的纸币。  相似文献   

12.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对我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这种变革一直影响到清末。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银本位",同时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相似文献   

13.
"八分纸币"     
近年来邮、币、卡收藏品市 场购币人群日益增多,除收藏第 一、二、三套和纪念金银币外,还 有相当一部分人寻觅和专集"八 分纸币"。 "八分纸币"又称八分票,它 是由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 组成,属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辅 币,是我国发行面值最小的纸 币。 八分纸币有两种分币:一种 为罗马冠字并带有阿拉伯数字 号码的纸分币,发行于1955年  相似文献   

14.
杨化银  高新国 《收藏》2011,(8):114-115
山东费县高家岭村一村民在拆迁旧房时,发现一卷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山东民生银行”纸币,其中还有数张民国时期的“费县德生店临时兑现角票”和“费县流通纸币”铜元券商会票。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边区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对各革命根据地金融工作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经济支柱,它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支持了根据地的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发行纸币的基本情况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同年10月1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首  相似文献   

16.
香港发行纸币的银行先后有八家,有的发行纸钞时间短、数量少,对市场影响不大。这里主要叙述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货币的发行和演变。一、汇丰银行纸币汇丰银行成立于1864年,总行设在香港,是纯属英资经营的银行,是香港获得  相似文献   

17.
陈曦 《中国收藏》2023,(3):80-85
近段时间以来,纸钞有点“热”。其实,这种热度在近两年的钱币市场已现端倪,并在2022年迎来了一波暴涨行情。这之中,包括民国纸币、解放区纸币、第一版人民币等板块的高分评级品种的价格显著大涨,诸多品种均创新高。比如一枚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1万元“牧马”(PMG53EPQ)在2022年以1725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纸钞公开拍卖成交纪录。  相似文献   

18.
张建功  张群 《收藏》2008,(5):123-125
民国建立后,新疆所发行的纸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912~1938年)在货币制度上继续沿用清代银两、红钱平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敝发行的纸币面额多以红钱为单位。红钱400文为一贯,合湘平银一两。后期(1939~1949年)改革币制,废两改元,统一了全省币制。这一时期纸币,《收藏》已分别在总第154期、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收藏》2016,(5):99-99
不久前乡下老家的房子拆迁,笔者在帮忙整理杂物的时候,从一个皮夹里翻出一张10元纸币。该币纸质已稍泛黄,但品相尚好。捧着这张奇怪的10元纸币,我迷惑不解,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套人民币钞王——“大黑十”。  相似文献   

20.
清帝逊位,民国中央政府刚刚成立,对西藏银两资助甚少,西藏地方财政开支日益增大,加上币材奇缺,地方政府决定发行纸币,从1912-1959年共印制发行5、10、15、25、50章嘎单色纸币和5、10、25、50、100章嘎套色纸币(图10)。当时窥视已久的英帝国主义,极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把西藏分裂出中国,少数亲英分子借发行纸币之机大做文章。币面上印有所谓的"继承雪域大国二制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