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电影界兴起抗日反帝思潮,成为当时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影戏生活》为代表的一批左翼电影刊物的积极呼吁之下,中国电影界开始酝酿摄制抗日反帝题材的电影,引发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抗日反帝题材电影摄制的热潮,对中国人民抗日反帝思潮的兴起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最高学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创办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狼烟烽火之中。1939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为冲破敌人的封锁,迁徒到敌人的后方,辗转于山西武乡、河北浆水一带。在这期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始终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一等业务",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对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华日报》刊发“五一”纪念文章,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系列文章,宣传工人阶级在抗日救亡中的先锋地位,突显全面抗战话语,揭露日本侵华野心,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国际工人阶级联合的必要性。《新华日报》关于“五一”抗日话语的传播进一步唤醒了工人阶级的抗战意识、实现了最广泛的阶级联合、加强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凤庆县洛党镇象庄村抗日烈士王之豪同志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了十四件有关台儿庄战役的“平安家信”、两件当时邦平镇公所出具的“抚恤给予令”和1084团长常子华签发的《免除兵役义务证书》等历史遗物.这些历史遗物对补充证实滇军作为一支地方抗日的中坚力量在台儿庄战役上的某些具体历史细节,对诠释抗日烈士忠孝两全的高贵品质,对研究70年前云南滇军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四省。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吞并全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狂妄野心,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严重的形势面前,就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尖锐地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全国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及爱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纷纷起来反对蒋介石卖国政府,迫切要求抗日。我党中央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发表了宣言,提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九三五年  相似文献   

6.
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与激化,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走向战争冒险。首先将矛头对准了与其一衣带水的中国。从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荣成湾登陆揭开了日本入侵山东的序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山东这块美丽富饶的河山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几乎踏遍了山东大地,制造了无数的惨案,但同时也激发了山东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山东的爱国志士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涌现出无数为国为民族甘愿牺牲,以死为荣的抗日烈士。半个世纪中,中国没有被瓜分被灭亡,山东大地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征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山东人民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百折不挠、英勇抗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决死队(也即山西新军)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是通过合法形式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八年抗战中,其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山西太岳区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决死队是在阎锡山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的,但阎锡山成立决死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不完全是为了抗战。当阎锡山发现决死队是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的,并且发展成为一支真正的抗日武装力量时,发动了旨在消灭决死队的"晋西事变",公然与决死队决裂。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成为日本文字的主要构成部分,这种异化的汉文字使中国汉文化易位给日本。随着中日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从日本吸收了大量反映西方思想、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外来词,西方文化通过日本这一中介易位给中国,丰富、发展了中国语汇,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     
玉溪窑因为玉溪古窑而得名,1960年发现,1986年发掘的玉溪古窑是云南首次发现的古代陶瓷窑址,填补了云南古陶瓷研究中的空白。玉溪窑被学术界认为是元末明初除景德镇以外烧制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窑口。《中国陶瓷史》认为“玉溪窑的发现,说明当地在明初时已经仿制景德镇青花制作,同时明初云南钴土矿已用作青花瓷器的青料可得到证实。”由于中国早期青花瓷窑址发现不多,玉溪窑对研究中国青花起源和青花钴料来源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中国陶瓷史占有重要位置.出土瓷器先后到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日本的博物馆展出,引起国内外陶瓷学者的赞叹与关注。青花瓷@陈泰敏 $玉溪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代前半期的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关系也走到新抉择的关口。在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安内"方针之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毛泽东领导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适时调整对蒋策略方针,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直至最终实现"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汉族接受、同化周边及外来的少数民族为主要形式进行的,这种民族融合形式直接推动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繁荣共生的族群构成格局和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但是,我们同样应当对那些在不同背景下、发生在不同地区的、非主流形式的民族融合方式予以关注。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证明在西南边陲普洱市景东县衍化出的一种与传统民族融合形式迥异而又相反相成的新的民族融合类型,即汉族彝化。并围绕导致"汉族彝化"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客观原因等作分析论证,提出了自我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古哀牢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文献中被称为哀牢夷。哀牢夷的族属研究从明代开始就引起足够重视。在数百年的探讨、争论过程中,原来众说纷纭的族属之说渐渐有所汇总,趋向于五种基本观点,即濮人说、越僚说、掸泰说、氐羌说、濮与昆明融合体说。在这样的族群说依据下,联系历代汉民族政权的史料及相关少数民族史料、民族传说等,通过对哀牢夷族源的考辨及历史源流的梳理,不仅使我们对云南特别是滇西民族史及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同时也对滇西少数民族现状、跨境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云南省由于地理位置,民族的特殊性和资源丰富,她既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帝国主义殖民者垂涎之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先是英、法势力抢先侵入云南制造了一系列的边境事件;20世纪30年代英帝国还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班洪事件。后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滇西战争。在云南边疆各族人民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省主席龙云在反帝固边的尖锐斗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评价龙云一个重大课题,是论证他爱国主义情怀深度与广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彭桂萼撰写的分析抗战形势、文艺兵应如何参加战斗和云南抗战文化的动态等方面的时评文章,反映了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思想水准和爱国情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抗战文化的发展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①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1月,保山文史专家耿德铭先生的《耿德铭文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耿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宝贵的治学精神及科研方法,它的出版对启发后学、推动地方社科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宣传和研究保山历史文化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先秦至汉晋时代"哀牢夷"的族属问题,明清时代的一些史家学者、命官使臣相继进行过调查探讨,二十世纪省内外学术界多次展开热烈争论和深入研讨,所提出的族属之说多达一二十种,大都把哀牢人视为单一民族,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一二十年发现和整理的历史学、考古学、民族民俗学资料综合验证,哀牢夷应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包括了世居在滇西及其西南境外的至少八、九个当代民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肖渊实在《云南省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现状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及的"水五寨"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云南水族传统体育发生了很多变化,并不是文本记载的那样很少变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贵州水族聚居区一些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水族主要居住区已消失;云南水族现存的体育项目倾向于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融合,且多数现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面临消失。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滇缅抗战研究的重视度远低于国内抗日战场,且角度较为单一。从民国时期《云南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出发,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来观察新闻报道历史文本,探讨该报关于滇缅抗战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对当今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自青海的蒙古族、贵州的苗族、云南各地的傈僳族、白族、彝族。傣族和基诺族共80个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有9种酶检测到多态,共计48种单倍型.结果表明:彝族和白族人群的mtDNA变异度较大;在与非洲、东南亚、美洲、欧洲人群的横向比较中发现一些典型的突变位点,如:10394c和8994e.  相似文献   

20.
倒马关考略     
倒马关即汉代常山关,位于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公里处的倒马关村,至迟在北魏时期就因"高冈之病良马"而更名。有些学者认为倒马关的历史可溯至位于今河北唐县西北四十公里处北洪城村北的战国鸱之塞(鸿上关)。从传世文献看,两关始终分置记载,其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异。从历史地理学看,两关与唐朝定州唐县的方位、距离不同。从考古学看,将两关等同视之,与战国中山长城走向和功能有所抵牾。倒马关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作用,战争时期可以阻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相对和平时亦见证使团、商旅的往来,促进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