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一个国外的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从出现至今已经过去八年时间。随着Web2.0技术的兴起,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得到了改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探悉其模式及特点,借鉴其优秀经验,我国图书馆可以改进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LibraryThing是国外的一个社会编目网站。其举办的活动很有特色。探析其活动优点,可用以完善高校图书馆工作,如有效吸引读者,扩充专业馆藏资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对网上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了图书馆对网站进行编目的特殊细节,归纳了对网站编目的著录要点和格式,并对网站目录数据的维护与更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图书馆用户界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新一代的OPAC用户界面应运而生。本文评述了LibraryThing、PennTags、Encore和AquaBrowser这4个全新的图书馆用户界面,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对网上资源的利用概况,探讨了对网站进行编目的特殊细节,分析了网站编目的著录要点,并对网站目录数据的维护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历史演变看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建琳 《图书馆学刊》2006,28(4):109-111
通过对图书馆编目工作演变历史的回顾。对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大环境与复合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从编目对象、编目方式、编目者及职能、结果几个方面对未来图书馆的编目工作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进入信息社会后,图书馆编目工作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旨在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联合书目数据库,供各类图书馆共享书目资源和文献信息。本文从联合编目的意义出发,对目前我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敏甫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稌年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1):117-122,95
金敏甫早期主要研究图书馆学术史,20世纪30年代后,他的研究方向全面转入到了编目学的研究。金敏甫明确了中国图书馆学术的起始期,并对中国图书馆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期、归纳统计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阐述了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编目学的过程中,对中外编目史进行了分期研究,从学术研究角度,对图书馆字体的学术性和应用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CIP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龙 《图书馆学刊》2005,27(6):69-70
介绍了CIP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指出CIP将图书馆的文献整序功能扩大到社会知识领域,推动了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了书目信息与图书出版同步传递。同时,维护CIP数据的权威性则是出版发行和图书馆界共同的责任。图书馆编目人员要为CIP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编目理念及所采用的MARC格式,已经滞后于语义网技术的要求。从FRBR、RDA,到BIBFRAME以及OCLC基于Schema.org的关联数据模型,图书馆界在寻找新的书目关联数据模型替代MARC。图书馆界率先完成各种规范词表和分类法的关联数据化,并通过它们实现图书馆界内部网站之间的互联,以及图书馆网站与维基等公众网站之间的互联。VIAFbot等项目表明,语义网时代规范数据依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探索过程可以总结出,编目有知识化、关联化、主题分面化等趋势。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许多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编目业务外包,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研究的现状及主题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编目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自动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计算机编目取代了手工编目。但许多编目工作者在思想上仍摆脱不了以前手工编目的范围。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呼吁图书馆界重视这一问题,编目工作者应从思想上转变以往的编目思路,以适应现代编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编目的困境和未来到底是什么?卜书庆在分析我国图书馆信息组织工作社会化和馆藏目录机读化、自动化带来的困境的基础上,认为编目工作应为元数据的编制完善与应用拓展而正确转型。程焕文坚定地认为,MARC面临的不是消亡而是发展。文献编目始终是图书馆特有的核心技术方法,图书馆人应该守护图书馆的专业技术领地。顾犇认为,近十几年来图书馆编目工作经历的工作量化、人员流动和边缘化三次阵痛,导致了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衰落;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如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且国内也未统一,在技术变革面前尚有惰性,研究有教条化和科研具体化的倾向,产业链变化引发的转型等。胡小菁认为编目工作的衰落将无可挽回,但现阶段编目工作的需求仍然存在,编目部门应基于编目工作的专业性主动面向书刊以外的馆藏资源开拓新领域,编目员也需要将自己的编目技能提高并泛化到广义的元数据领域。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成因入手,探讨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重要性,结合我馆编目工作实际,对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楠  李彤 《图书馆学刊》1999,21(3):43-44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向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图书馆自动化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文献编目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拟就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问题,做以简要论述,以就教于同行。1联合编目是文献编目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马宏惠  蔡冬青 《图书馆界》2011,(5):70-71,77
从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成因入手,探讨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重要性,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实际,对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编目业务外包过程中实施编目质量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编目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数据技术发展的强力推动,特别是受到FRBR概念模型和基于FR家族模型的图书馆参考模型(LRM)的影响,引发了国际资源编目标准一系列的变革,从国际编目原则、概念模型、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统一版到编目规则(RDA)、书目格式(BIBFRAME)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逐步形成了数字时代的资源编目标准体系,世界开始进入基于实体—关系概念模型的资源描述组织和关联数据编目的新阶段。图书馆基于关联数据编目将为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将有效提升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可见度和有用性。本文重点梳理国际编目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总结近10年来的发展演进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以期为我国资源编目标准的研究与数据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的回顾集中编目,或称统一编目是由一个编目中心向众多图书馆提供编目成果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它肇始于目录卡片载体出现之后。1851年,美国杰维特(JeWett c、c、)首先提出每出版一书需有目录卡片附行的建议。18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经审定版权的图书编印目录卡片向图书馆用户发行。1901年,该馆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赞助下,积极发展集中编目事业,确  相似文献   

19.
编目工作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以书目数据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对编目工作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编目工作的服务方式和图书馆服务评价理念的转变,明确了编目工作服务质量评价中的主体、客体、评价视角。基于编目工作的间接的信息服务方式和用户为中心的评价视角,提出e-服务质量评价适用于编目工作。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进行了服务质量评价要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穆晓婷 《图书馆学刊》2008,30(2):120-122
研究对比了我国常用的三种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编目子系统,以期让编目工作者更好地利用编目子系统进行编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