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低俗化,舆论监督失衡。为了更好地使电视民生新闻引导舆论,发挥作用,强化媒体责任和社会意识,电视民生新闻应将报道对象定位于市民与农民并重,搞好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手法,并且以特色求发展,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2.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但是,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值得同行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民生新闻栏目《民生大参考》为例,着重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以及同质化现象中呈现出的民生语境的形成和差异化竞争特点和今后电视民生新闻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李劲松  陈亮 《培训与研究》2007,24(10):21-22
近年来,民生新闻犹如一股浪潮,席卷了全国的电视新闻界。民生新闻栏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的面前。随着栏目数量的增多,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而要在竞争中生存,民生新闻栏目就必须提高栏目质量。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火爆,市级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增加电视媒体的亲和力.此外,把握好报道角度和叙事方式,注意警惕消费主义和非理性话语代替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李静 《文教资料》2012,(21):56-57
民生新闻节目因良好的收视率和丰厚的广告回报,成为各地方台的强势新闻栏目。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内容琐碎、庸俗化、舆论监督越位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应重视深度报道,加大正面报道的力度,让舆论监督理性化,努力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发表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言论,注重具有倾向性的观点。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的兴起,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日趋融合,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开始在电视荧幕上出现,这就是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民生新闻因贴近生活而具有自己的新特点,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节目内容缺乏价值导向,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缺乏民生理念、业务素质能力较弱及栏目扎堆、竞争激烈等问题。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应大胆转型,加强其工作者思想高度和业务素质,在栏目规划上讲究方法、强调编排、控制节奏,并与多种媒介形式相融合,扩大自身影响力,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经历十年的发展,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节目的魅力在于报道的独特视角。本文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北方》栏目为例,分析了民生新闻的亲民性、建设性和公益性三大视角。  相似文献   

10.
自从江苏电视台以《南京零距离》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民生之路,民生新闻就成为中国城市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探讨盟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如何走出误区,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自从江苏电视台以《南京零距离》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民生之路,民生新闻就成为中国城市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探讨盟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如何走出误区,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刘潇潇 《考试周刊》2012,(24):26-27
近年来,民生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通过反映百姓生活和需求、关注百姓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变化,构成了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收视成功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民生新闻必须站在一个平衡、理性而深入的立足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凸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以平民的视角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以普通百姓为核心角色,用故事性的语言等独特的方式展示平民百姓的生活图景,才能在电视新闻栏目繁多的时代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而民生新闻的原始定位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是民生新闻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提升舆论监督水平,这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迅速发展,确实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形成了一道耀眼的光辉。但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有些是电视民生新闻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它后天发展过程中偏离初衷带来的。本文结合社会传播学知识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电视民生新闻在实践中的一些误区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滁州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民生新闻;分析从中央到地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的原因;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和发展趋势;滁州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以及开展“走转改”活动后显示的福射效应,为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的误区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许多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的青睐,但媒体从业人员中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和实际操作存在许多误区。应在认真分析当今民生新闻的基础上,探究电视民生新闻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电视民生新闻概念的提出将话语权交给了广大受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标志着电视新闻业的一大进步。本文试图以乌鲁木齐地区电视民生新闻《大事小事》为读本,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发展背景,对乌鲁木齐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提出一些积极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受众需求转变以及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然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与发展,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利益和媒体竞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倾向以及新闻道德原则和立场被消解的倾向。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树立人文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理性和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新闻把关,同时利用舆论引导技巧引导受众辩证地看待问题;三是实行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突出节目本身的个性特色,强化栏目设置的差异化以及强调解读视角的差异化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繁荣,人们更加关注它的发展与走向,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它的追求指向何方?笔者从民生新闻的内涵、成长试分析其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