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法律制度最初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对法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法律与宗教的这种相依相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法律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的礼法思想。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对法律的影响造就了中西方传统法律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武卫星 《甘肃教育》2009,(19):12-12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儒家思想对当代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人们的道德规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所倡导的荣辱观、义利观、和谐观等思想观点莫不与儒家思想有关联。笔者就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少年养成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它虽然产生于与当今社会迥异的古代社会,但至今仍对现实有巨大的价值。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重重,需要我们诉求于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禅学、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论证了生态的权利,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成立的伦理基础,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原则。这些都是建立当代生态文明的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维系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始终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诚然,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不落先秦之窠臼。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文化打入中国,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烈冲击,使本土文化自身逐渐发生嬗变。国人为了探求新的文化模式,则产生了各种新的思想。因此,从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强调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良好生态效能;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促进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形成良好经济效能;强调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形成良好社会效能;强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形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底色,主动融入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扬弃西方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赓续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和合理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中国的绿色治理大致经历了初步发展、深化发展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不断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开拓性和前瞻性。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绿色治理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治理经验,对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典型推理方法叫推类或类推。要解读"推类",唯有从中国古代"类"的观念入手,考察中国古代"‘类’的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类同观"、"类别观"、"类法则观"、"类同理同观"、"类整体观",比较了中国古代"类"的观念与西方"类"概念的差异,就能说明中西推理类型或逻辑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由孔子最早提出的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都有过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充分利用西方现代科学的方法,在对中国古代管理智慧的挖掘和整合的基础上,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管理理论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透过西方传统文化的祛身性他者镜像,我们会不无惊奇地发现作为亲身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特质就表现在体贴精神上。以至于无论是无间尔我、视患如己、救人度己的中国古代的交往伦理观,还是互为感通、亲和共生的中国古代的生态自然观,抑或至为自然、亲密无间的男女两性观,无不植根于体贴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