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正面临着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资金投入为主的外延式资助向以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全程式多样化"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强调根据高校贫困生在大学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工作,强调资助育人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多样性,以期达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艳 《江苏高教》2007,(3):116-118
高校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综合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和当前经济助困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政治工作"三结合"的途径,使高校的帮困助学最终达到"助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助困与育人的脱节、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和资助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薄弱等误区。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从培养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塑资助工作理念,着眼于贫困生成长成才;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工作的专业化,适应资助工作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枫 《教育探索》2013,(1):95-96
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以救济性资助为主,主要强调经济上的帮困,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重"给予"轻"回报"等问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既解决了贫困生的暂时困难,又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落实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参加者和实施者,要树立"育人为本、应助尽助"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科学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努力维护贫困生权益,为促进贫困生和谐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并不只是表现于物质和经济方面,同时也集中反映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在帮助贫困生切实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深入剖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有效策略,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扶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爱心工程.目前,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明显局限于物质帮扶,滞后于新形势的需要.贫困生扶助工作从单一的经济资助转向综合资助,将助学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对接成为今后贫困生扶助工作的必然选择;即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在人文关怀中,以贫困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高校助学工作育人化,从而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制度设计,指出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认定结果的公示和核查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等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思考,即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构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兼顾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贫困生的隐私保护、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认定结果的核查督导.  相似文献   

9.
顾海勇 《教育探索》2011,(10):106-107
当前高校在贫困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对贫困生全面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解因与育人相脱节、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思想帮扶、加强学业帮扶、加强育人、加强管理、加强心理扶持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心理疏导是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重要功能之一,是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旨在培养贫困生的自尊、自信、自立与自强,增强幸福感,帮助贫困生实现由"他助"转为"自助"。心理疏导的德育价值不容忽视,同时其实现途径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抽样数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普通学生为比较对象,以校园综合表现为学业表现测评指标,分析资助对贫困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少数民族及一代大学生群体;获资助的贫困生学习动力明显更强,学习士气、学业支持感等略高,学业基础、学习性时间协调、学习目标感、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略低;在学生干部担任、性格取向、学习性校园人际互动等校园参与方面更显"局限";挂科情况无明显差异,但以国奖获得为表征的卓越成长明显更低.在全面完成脱贫的新时代背景下,应从资助对象认定、内容供给、成效评价等方面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资助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抽样数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普通学生为比较对象,以校园综合表现为学业表现测评指标,分析资助对贫困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少数民族及一代大学生群体;获资助的贫困生学习动力明显更强,学习士气、学业支持感等略高,学业基础、学习性时间协调、学习目标感、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略低;在学生干部担任、性格取向、学习性校园人际互动等校园参与方面更显"局限";挂科情况无明显差异,但以国奖获得为表征的卓越成长明显更低.在全面完成脱贫的新时代背景下,应从资助对象认定、内容供给、成效评价等方面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资助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浅析以育人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多数贫困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本文针对贫困生受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结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在资助过程中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出通过以教学育人为主体的资助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双线脱贫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入手,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的资助对策。不断推进助困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培养、强化创业意识成为社会和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课题.针对贫困生创业人数的逐年增多以及贫困生创业需求的加强,文章将通过调查并了解贫困生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探究高职院校贫困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以期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研究探索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助困与育人相脱节、规范和约束机制缺失、忽视贫困生的主体性发展等问题。要重新审视"贫困性",设计多元化的资助内容;确立梯级化的资助目标,探索"开发式"资助模式;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推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坚持发展性资助理念,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大多存在自卑、自闭、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障碍。物质补助虽能缓解经济压力,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精神扶贫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挫折教育、扬长教育等,注重从精神上塑造人、从灵魂上培育人,从思想上感化人,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实现心理上的脱贫。  相似文献   

18.
王川 《华章》2011,(11)
加大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每个高校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应将经济资助与精神扶助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更新、资助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资助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科学、助学贷款体制不完善、勤工助学机制不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强化的资助育人能力有资助管理能力、资助监督能力、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霍向军 《教育探索》2012,(8):133-134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主要有自卑、自闭、过分自尊和轻度抑郁等.解决的策略有:以课堂为主渠道,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以疏导为前提,加强对贫困生思想工作;以关怀为根本,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