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从小,我就是伴随着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挣扎和挑战而长大的。我经常问母亲:“您为什么要教书呢?您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精力,好像总也用不完似的?”而每次,她总是这么回答我:“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孩子,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值得我去这么做,值得我去付出!”  相似文献   

2.
<正>接过“摆渡人”的双桨起航一个人在生命之初遇见的,终将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的母亲是一名“老高中生”,在那个知识匮乏、师资紧缺的年代,没有一丝悬念,母亲高中一毕业便成了民办教师。在我的记忆中,邻里乡亲见到母亲,总会尊敬地称她一声“潘老师”;左邻右舍,但凡有需要写信、读信之类的事,总是请母亲帮忙。每当我在晒谷场旁的老槐树下等候下班归来的母亲时,路人总会指着我说:“看,她就是潘老师家的丫头……”彼时,  相似文献   

3.
“不!”     
“不!”小时候总会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因为对于我的选择、请求、决定……她大都会反对。母亲送我最多的并不是娃娃、花裙和零用钱,而是令我麻木的一个字——“不!”五岁时——  相似文献   

4.
母亲之歌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美丽的夕阳下悠闲地散步。母亲一边走着,一边给孩子讲着什么,还不时停下来,亲亲孩子的小脸蛋,摸摸孩子的小耳朵。于是,孩子便甜甜地笑了。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个双休日,该给学生布置点什么富有创意又有意义的作业呢?晚饭后,我一边散步,一边冥思苦想。“看你这脚,快伸过来让妈给你洗洗。”路边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搓洗小脚。夕阳下,母亲和孩子的身影被拉得好长好长,这情景真美。我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布置学生回去为长辈洗一次脚,然后让学生将为长辈洗脚的前后经过、内心体会写成作文。  相似文献   

6.
"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每当这首歌在我耳畔回荡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男孩吃力地伏在叔叔的背上,叔侄俩在已近黄昏的夕阳下佝偻地、缓缓地走出校园.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母亲有时也说谎。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母亲却说:“别怕,站起来。”自己趔趔趄趄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报告一:戴着老花镜的母亲说:“真吗,就是缝衣纳鞋,针脚粗细疏密都是不能忽视的,那一针一线下去都要有板有眼,来不得半点虚假。哪怕有一针走错了位、走滑了线,整件衣服就有了缺陷。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是了,做什么都来不得半点假的。”母亲扔下针线向院子走去,那整洁的衣服在夕阳下泛着玫瑰色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母亲知道     
并非一切有孩子的女人都是母亲。你可以从一个女人锐利的目光里辨别出她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母亲。一个母亲总是知道她孩子的一切事情,而且绝对了如指掌。我就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从不能向她隐瞒任何事情。那时候我在邻居家大嚼巧克力蛋糕,回家的时候母亲总会瞥我一眼,然后说:“我得告诉你多少遍不  相似文献   

10.
回家     
五岁。跟着大哥哥大姐姐瞎跑乱窜了一整天,仍不知回家。野孩子似的在门前的水田里玩“过家家”、“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田头:“建华,吃饭了。”那是母亲。我有点依依不舍地被母亲牵回了家。家中的餐桌上早已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母亲心疼地埋怨道:“瞧瞧你!满身是泥,快洗手了吃饭,以后呀,可不许这样了……”“嘻嘻……”我朝母亲做了个鬼脸……  相似文献   

11.
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但我们几兄弟都先后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毕业后,我进了电视台.干上了新闻这个行当。母亲很是高兴,从此也爱上了电视。父亲告诉我,每天一到新闻播出的时间,母亲总会拉着他,一起看新闻。尽管她听惯了闽南话的耳朵对普通活有很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迷路     
赵旭一 《新读写》2009,(10):12-12
母亲是个方向感很差的人,每次出门总会迷路。一次,她深夜乘出租车回家,转来转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家。下车问一个小区的门卫,98弄在哪儿,那入朝对面一指:“喏,就在那儿。”  相似文献   

13.
爱的祈祷     
有一种神圣的东西叫做“爱”,母亲对女儿的爱是一种祈祷,爱的祈祷……——题记清晨,母亲总会在祠堂里烧香,然后把一张写着字的纸条压在香炉底下。  相似文献   

14.
难报三春晖     
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和母亲撒娇时,我会呆呆地注视,直到人家察觉;每当读到“母亲”这个词时,我的眼里总会情不自禁地盈满泪水,晶莹的泪光中,依稀看到瘦弱的母亲正沿着缀满露珠的小路,坚毅地走向大山的深处……  相似文献   

15.
周礼 《家长》2010,(8):76-76
我从小就喜欢喝粥,因此,一日三餐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熬上一碗红枣粥。每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轻手轻脚地披衣下床,然后来到厨房,舀米、淘米、洗枣、生火。粥熬好后,母亲就隔着房门喊道:“孩子,快起床吃早饭了!”在母亲的催促声中,  相似文献   

16.
草地上有朵骄傲的丁香.每当大象、蚂蚁、蜜蜂、屎壳郎等从她身旁经过时,她总会扯起嗓子不厌其烦地嚷嚷:“你知道吗?我的母亲是大地,她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呀!” 一天,下起了雨,一滴雨落在了丁香身上.丁香照样不失时机地对雨点嚷嚷起来:“你知道吗?我的母亲是大地,她孕育万物,慈祥博爱,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呀!”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每当母亲软硬兼施地催促我学习的时候,我经常不以为然地嘟囔着:“学习好有什么用啊?学英语我又不出国,学数理化我又不当科学家。”她又会反问我:“那你长大了想干嘛?”我说:“找个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呗。”母亲总会气得手举到半空,恨不得打我个满脸开花。  相似文献   

18.
外婆年轻时,心灵手巧,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在外婆身后,看着她做针线活.她做针线活时,总会带上一个布满小坑的金色戒指. 在小小的我的眼中,外婆手上的戒指充满了神奇. 听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鞋子.外婆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几天时间就能“变”出一双鞋子.母亲说,她小时候一年四季穿的鞋子都是外婆“变”出来的.母亲的这番话,更让我觉得外婆神秘、伟大. 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外婆手上的戒指有了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辛劳的,他们每天都得到地里劳动,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瘦的。我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此,我总会看到母亲瘦弱的身影,皱巴巴的皮包裹着如柴的骨头。母亲脸上的一刀刀皱纹,并不是岁月的流逝造成的,而是无情的劳累划开的。然而,在我的眼中,母亲是伟大的,她的影子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忽略了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20.
小心机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有一本小说叫《心兽》,小说序言的开头,她写了一个小细节。幼年的她每次清早出门,总是忘记携带自己的手绢。然后,母亲会喊住她,提醒她:“米勒,你要记得带上手绢了。”然后她才心满意足地去上学。忘记,提醒,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形成某种规律,伴随她的童年。其实,她是故意忘记带的,因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微妙的证明。一个真正的母亲。总会细致入微地照顾子女。为了反复体验这种母亲之爱,她才不断“忘记”手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