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题依据和研究任务七七年苏联沙波什尼柯娃在高低杠上成功完成了大回环,在体坛引起了轩然大波。接着,她又在七八年十九届世界体操锦禁赛上独创了“大回环前摆转体180°分腿前空翻抓高杠”动作,从此,掀起了大摆潮流。近年来,大回环转体、特卡切夫腾越、京格尔空翻、叶格尔空翻等动作纷至沓来,极大地推动了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高低动作连接的编排顺畅,惊险性加大,而且,使高低杠下法又得到了新的开辟。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我国体操单杠项目中“飞行”动作的发展,加速“飞行”接“飞行”乃至于“三连飞”的突破,我们对“特卡切夫”腾越这一不但有自身的难度价值,而且有很大连接价值的“飞行”动作进行了研究。在前几期学报中,我们已对“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腾越和再握三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本文着重对振浪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单臂类”动作的价值: 我国运动员童非、邹利敏,苏联运动员特卡切夫在沃思堡世界体操锦标赛和我国第四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单杠单臂向后大回环。这个新动作的脱壳而出,不但使观众喝彩,而且引起了体操界的普遍重视。在全运会后不长的一段训练中,我国有的运动员能在单杠上连续用单臂打二周、三周向后大回环,有的运动员试做了单臂向前大回环,有的运动员用单臂向后大回环接后空翻转体180°抓  相似文献   

4.
脱手技术是单杠“飞行”类动作的关键技术。对于“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腾越和再握的最佳条件和有关技术,我们已在本系列论文之二中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但最佳腾起条件的实现还必须通过合理的脱手技术来达到。因此找出“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最佳脱手时机,研究其合理技术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制振”技术1、“制振”动作原理“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就是在兜腿以后立即通过合理的制腿振胸(简称“制振”)技术来使人体获得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以及与回环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5.
<正> 1 前言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动作在现代高低杠项目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动作的出现使高低杠从绷杠、腹弹动作为主的时代进入了大摆类、高空翻、高腾越的时代。虽然女子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动作是从男子单杠大回环动作移植过来的,但由于高低杠不同于单杠,决定了高低杠大回环动作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与男子大回环不同,并且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  相似文献   

6.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我国首次完成了大回环转体360°的难新动作。八五年,在欧洲少年体操锦标赛上,外国运动员才正式在成套动作中使用。在以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我国少年体操训练实践中,大回环转体360°已经成为高杠空翻前的连接动作。先后出现了转体360°接交臂握前空翻,转体360°接特卡切夫,转体360°接京格尔空翻等。为快速、正确地掌握360°转体技术,普及这一难新连接动作,提高我国高低杠技术水平,本文对大回环转体360°的教学与训练进行了初步总结,供我国同行训练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单臂大回环在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还没有人在高低杠上完成过。范学英在全国六运会上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并获得国家体委创新一等奖。她用实践证明了单臂大回环在高低杠上发展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朝鲜女运动员金光淑在北京亚运会高低杠比赛中完成的特卡切夫接肖空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1)在振浪下沉过程中,身体总重心最快速度在杠下垂面以前,这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最快速度在杠下垂直面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见解;(2)在特卡切夫类动作的制动动作过程中,通过振臂压腿,使踝关节速度降到最低点,形成以脚为中心的瞬时转动中心时,能获得最佳的反向旋转,为腾越后的再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高低杠各类动作技术的飞跃发展,作为潮流动作的向后大回环已成为高难动作的连接、高难动作腾越、空翻抓杠及下法的基本动作、基本难度、基本技术之一。自七十年代末期,男子单杠出现了单臂大回环,这给单杠的技术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在越来越趋向于男子“单杠化”的高低杠上能否做单臂大回环?这一课题自然的提到了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的面前,据说苏联、东德、罗马尼亚、美国等运动员均在试攻这一难度;国内也有几个省的运动员在试做这一动作,但是从国内外所有资料中均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单杠最新飞行动作“特卡切夫”的腾越和再握技术环节,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一、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理论分析;二、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计算机求解程序;三、腾起和再握实测数据以及最佳数据的对此分析;四、腾越飞行阶段枝术和实测数据分析;五、腾越和再握技术;六、燕式“特卡切夫”腾越的可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纵观体操发展史,在单杠项目中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和突破都是与新的较为先进的大回环技术分不开的。如果说老式的挺腹大回环只能完成直体空翻下,而较为先进的“鞭打振浪”大回环技术却产生了众所周知的“特卡切夫”“京格尔”等飞行动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应用崭新的“盖浪鞭打”大回环技术,将会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带来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对于“盖浪”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女子高低杠向前大回环系统的开发,是近年来一些教练员不断探索的“高低杠前沿动作”。包括体操强国苏、美、罗、东德的运动员中,前空翻类动作虽已熟练,但用向前大回环动作去联结在比赛中尚未出现,其原因首先在“向前大回环”的可能性还没有完全被教练员所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低杠大回环已经出现在国际体坛上,使得高低杠技术更加丰富多彩,编排更加新颖独特,从而把高低杠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高低杠大回环,不仅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而且也是连接其它高难动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动作。例如用大回环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5.
最近日本学习“前摆背向分腿腾越”动作的运动员亦多起来了。由于这个动作高难,技术复杂,有其相当的地位。有必要对它进行技术分析。一、分析资料:1、德尔切夫(保加利亚)2、特卡切夫(苏联)3、三上(日本)4、雅库宁的(苏联)前摆背向腾越转体180°下作比较分析。二、分析:(一)从大回环落下到上摆的准备阶段由倒立落下,四人都相同。从后上方45°——60°左右开始收髋,杠下方45°左右身体出背  相似文献   

16.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与“直体传体360°特卡切夫”是当前体操比赛中的高难动作。采用调整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这两个动作进行定量参数分析,从“振浪”、“脱手”、“再握”等三个技术环节做了详细阐述,为发展这一类高难动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缩短我国高低杠项月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关键在于高难动作的创新。本文介绍了“高低杠大回环转体360°接交臂前空翻”动作的设计过程和训练、运用效果。该动作设计是在腾身转体360°的基础上,在大回环转体180°的过程中,将反握倒立向前反转180°成一个交臂动作接前空翻下的创新。该动作获全国体操协会创新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特卡切夫作为经典脱手再握动作在单杠中应用率之广为其它腾越动作无法比拟,特卡切夫的连接形式有特卡与京格尔或肖空翻等动作的连接;特卡切夫的不同类型有单臂特卡,柏360特卡,并,屈,直特卡。正掏特卡切夫也为其中之一,因其难度大,采用者较少,具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阔创新之路,丰富体操技术动作内容,提高难度,走我国体操技术自己发展的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研究、设计了单杠、双杠和高低杠几个项目的新颖动作。因为所有的动作都是初步设想;没有实验过,盲目性较大,一定有许多缺点和谬误,请批评指导。一、单杠1、向前大回环挺身腾越屈体前空翻下。  相似文献   

20.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