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唱歌选秀类节日之后,"K歌"再次成为综艺节目的关键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等K歌节目在取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同类节目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内地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中,风头最劲、影响最大的当属浙江卫视2007年9月底推出的平民K歌类节目《我爱记歌词》了,该节目一经推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连创新高,促进了浙江卫视全国排名前移。迅即在国内电视界掀起一股模仿克隆之风,现在全国已有包括湖南、河南、山西、山东在内的十余家电视台开办类似或相近的K歌节目,但就在此类节目热播的激烈竞争中.《我爱记歌词》却仍一枝独秀,稳居同类节目市场份额第一;同时,该节目也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高度评价,作为全国2008年度创新创优典型20个节目之一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3.
电视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大众娱乐",即使是单一谈话节目也应充分完成这一电视功能。谈话的内容深浅与否,严肃与否,都应该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进行表述、传达。当然这种娱乐不是浅层次上的搞笑或是调侃,而是在形式上融汇娱乐的元素,即节目样式要有娱乐、谈话方式要有娱乐、话题选择要有娱乐、节目制作也要有娱乐。我们呼吁在谈话节目中加入娱乐的元素,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得到快乐和放松,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下,娱乐精神不可或缺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调剂品"、"消耗品"和"营养品"。基于此,针对什么是娱乐精神,娱乐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节目主持人与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主持人"、"娱乐"、"精神"三者之间的阐述,以期使人们正确理解娱乐精神、享受娱乐精神,阐明主持人的娱乐精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所定位的娱乐效果、娱乐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目前荧屏上各类秀歌、秀舞、秀口才、秀特殊才艺等节目层出不穷。一时间娱乐化节目充斥着各个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在这种氛围中,很多非娱乐性质的节目似乎也被裹胁着不得不“跟风”或沾点娱乐的“味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过多植入娱乐化的元素,特别是严谨性、科学性、知识性要求极高的专业类节目,如法律节目、医学养生节目等都带有极强的专业科学元素。过度的、不恰当的娱乐化势必会削弱节目本身的可信度,从而失去此类节目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洋 《声屏世界》2017,(4):45-47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样态,其中综艺节目是受众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然而,平民化时代的来临,把人们带入到全民狂欢的时代.很多城市广播电台不断增设娱乐节目,挑选能制造笑声的主持人,制作以"娱乐"为主菜的文艺大餐,在吸引了不少受众持续关注、乐在其中的同时,也存在娱乐至死、片面娱乐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反思到底需要怎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又该如何娱乐.  相似文献   

7.
不为乐而乐     
"我们绝不为娱乐而娱乐,我们要让观众在娱乐中有所感动和感悟,进而讴歌人间真善美。"也许这才是媒体本质的回归。如今卫视竞争白热化,节目形态雷同、过多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充斥荧屏。有些节目为了赚得眼球、搏取收视,甚至不惜挑战道德底线。人们感叹道德缺失的时代,电视媒体过度娱乐化,且愈演愈烈,广电总局"限娱令"应运而生。就在人们发出"娱乐已死,道德有救吗"的感叹之时,浙江卫视改版打造第一梦想频道,《中国梦想秀》由明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娱乐资讯的核心特质即新闻外壳,娱乐内核.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娱乐是商品.因此对于娱乐资讯节目而言,品牌的打造与维护特别重要.作为整合各方资源的平台,娱乐资讯节目的品牌打造将延伸至"大娱乐"品牌.本文上海文广新闻集团制作的娱乐资讯节目<(新)娱乐在线>[1]为例,从节目定位、品牌打造、娱乐资讯节目在娱乐产业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音乐资讯节目作为一枝独秀赢得了人们的欢迎,它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满足人们的欲知心理,形成发布文化娱乐、信息,并带有搞笑、煽情、休闲的娱乐形式,营造轻松的气氛,在人们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休闲的好方式,满足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展现了音乐资讯节目的娱乐魅力。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音乐资讯节目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景琦 《今传媒》2011,19(1):81-82
"娱乐谈话节目"是台湾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一种类型,是深受电视观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态。本文从电视传播角度客观介绍了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的现状,分析总结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各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叙述,对于读者与观众科学认识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帆 《现代传播》2003,(4):116-117
“电视文化新闻”节目 ,近年来发展迅猛 ,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的电视景观。目前 ,此类节目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诸如CCTV的《综艺快报》和新近推出的《文化报道》节目 ,它是对画展、歌舞演出、音乐会、图书资讯等国内外文化资讯进行的一般性报道是传统“新闻”的分支 ;另一种是像《娱乐现场》、旅游卫视的《娱乐任我行》、湖南台的《娱乐无极限》、凤凰台的《娱乐串串烧》等节目 ,是报道影视歌领域流行歌手、影星日常活动等内容的娱乐文化资讯 ,是“时尚娱乐”的分支 ;再有一种就是介乎两者之间 ,如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化播报》节目。它…  相似文献   

12.
娱乐在"全息镜像"的烛照与映射之下无孔不入,于无声之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新闻娱乐化、访谈节目娱乐化、红色经典被改编、历史被戏说等现象刺激了人们的感官系统,消解了文化的"化感"功能。本文从泛化的娱乐、异化的生产、虚饰的情感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电视娱乐文化的存在弊病,并从绿色娱乐、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内涵三个维度来分析电视娱乐文化的突围路径,以期为电视娱乐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张红学 《新闻界》2012,(7):11-13
随着电视传媒的日益发达,在目前国内的电视体育竞技节目中,开始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化因素,使得整个节目轻松活泼、趣味十足,既满足了人们对时下竞技信息的需要,也娱乐了广大受众,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以河南卫视《武林风》节目为例,对电视竞技节目的娱乐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性节目电视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日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获取新信息.在当前商品经济影响下,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造成受众娱乐化心理的滋生,对电视节日的要求也趋向娱乐.在此影响下,电视新闻节目也日渐走向了娱乐化.而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也必然影响到电视文艺等其他节目的变化,稍过分寸,就有可能导致电视文艺的低俗化.  相似文献   

15.
孟妮蓁 《新闻窗》2012,(4):110-111
台湾这几年谈话类节目兴起,这类节目具有制作费用低但有话题性的特点,《大学生了没》是由台湾的金星娱乐进行制作的一档节目,金星娱乐擅长制作让让普通人嘉宾站上舞台表演的节目,从1996年开播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里邀请普通人上节目开始,不断地把节目打造成全民参与娱乐的形式,在《大学生了没》之中,也能看到这种以普通人带动娱乐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电视、广播等媒体节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娱乐休闲项目。这些媒体产品中"健康养生类"节目在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并且颇受关注。究其原因,可从社会表层现象和深层根本进行探讨与解释。通过分析不同人群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解剖该类节目颇受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岁末,省级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而展开激烈交锋,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平民卡拉OK这块蛋糕,各种版本的“K歌”节目不断在电视荧屏上涌现,如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等等,“K歌”类节目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情形。“K歌”节目的流行与国内的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富有代表性的《我爱记歌词》和《挑战麦克风》为例,分析其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走马上任使得如今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内容好看、形式多样,而且充满了"星"气象。尽管在当前消费时代电视节目的娱乐特性得以张扬,但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必须把握好娱乐尺度,坚持满足受众对天气信息需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9.
一、刷新娱乐版图论及娱乐电视.人们常常谈到湖南卫视,因为,在中国娱乐电视版图中,作为地方的电视媒体,首先脱颖而出的就是湖南卫视。湖南卫视早期推出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把电视观众从遥远的欣赏者变成了近距离的参与者。2003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又把娱乐电视推向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新空间。但是现在.谈论娱乐电视,人们提到上海电视的时候也多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娱乐脱口秀节目是指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自从1993年娱乐脱口秀节目引入中国,各大电视台涌出大量的娱乐脱口秀节目。以《天天向上》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播出后,不仅得到了市场的回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得到了主流价值的认可。《天天向上》的创新受到了大众和业界的普遍关注,从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继《快乐大本营》之后,湖南卫视第二个可以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