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类特征确定接口解释,本文在强势最简论(SMT)下整合语段加标、投射以及解释性原则(辖域原则、同构原则、最小化约束原则、局部性原则)和语类特征一致性研究量词辖域和重组效应(RE)。在加标理论下明确语类特征赋值为特征一致性探测算法的基础。量词功能语类(语段中心语)携带算符/语类特征[Q]提供了语义CI/SEM接口的解释指令和透视。在基于特征的回指和约束标引基础上,结合逻辑式诠释语段推导与语链重组、挪移运算以及边界解释重组点;应用外化拼读/移交运算阐明完全重组的推导和接口解释。提出以辖域和单调性论证否定极性项(NPI)的允准机制。在接口经济、最小化计算条件和优选计算原则下,以语类特征(CF)、加标算法(LA)及移交运算解释重组的本质,进一步确立接口解释理论,解决辖域重组问题,优化句法-语义接口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焦点结构化解释和选项语义、量化结构的限制域和模态算子的焦点敏感性,据此在参照语段理论(PT;Chomsky 2001,2004,2008)的严格循环(SC)、一致性Agree(p,g)系统和局部性制约下,结合汉语研究在PF拼读中处于动词前的宾语DPs的理据,即特征核查(FC)的一致性驱动DPs的移动。在严格循环和一致性系统下把焦点结构分析为:语段功能中心语探针尤其焦点中心语Foc携带的未赋值边界特征(EPP等π-特征)驱动携带已赋值焦点特征的DPs循环移动到边界Spec-Foc位置,运算赋值了边界特征,焦点可在T的EPP-特征驱动下移动到Spec-T,满足了T的EPP-特征和φ-特征。结合Yan(2005)探讨的"连"-DP、"把"-DP句式和古汉语事实解决了Foc探针的EPP-特征驱动DPs移动机制的应用。提出语段的推导循环同构对应于焦点等信息结构(IS)成分来解决韵律-语义的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简方案语段论的框架,英语寄生语缺结构按照语段循环、特征驱动的方式进行推导。不完美的寄生语缺算式库中的一个wh成分在推导前裂变成L1和L2,分别在不同的基础位置上合并。带有探头特征的L1与目标L2进行φ、D一致核查,消去L1的语义非解释性特征和空语音的L2。中心语语义非解释性特征触发合并和一致操作构建语段。移位遵循PIC取道语段边缘进行。  相似文献   

4.
潘海华、韩景泉对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分析会使句法推导陷入两难境地,而基于最简方案语段理论的分析能较好地解释该结构的几个基本特点。语段的基本操作为动词前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解读提供了必要的句法结构基础;处于宾语位置上的DP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给无解特征赋值,这是生成不同结构的句法根源。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类特殊语义选择分化现象,动词可以选择不同名词作为对象。既往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由词汇语义的自然属性决定。本研究经过实例拓展认为,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信息词项优选机制。在drink例中,优选后自然属性恰好匹配;在break例中,自然属性不匹配,语义调节机制和优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以不同数量的DP结构来体现两例的结构差异,并认为break例中DP的语义自足和结构不可及提供了DP语段地位的实据;两个DP投射为D’P体现了不同的投射机制,即语义自足但能整合且有介词或连词维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轻动词v分解成功能语类Tr和Pr。Tr和Prф特征不完整,Tr仅带有[person]特征,Pr带有[number]和[gender]特征,但二者作为探针分别与ф特征完整的内论元进行部分一致关系核查,消除语段上的语义非解释性特征从而生成英语被动结构。  相似文献   

7.
英语限定词D和汉语准限定词De分别与关系从句合并构成关系结构。C携带兼有EPP特性的语义非解释性[Rel]特征与带有语义解释性[Rell]特征的从句内关系中心词进行一致核查使后者提升处于Spec—CP位置。英语外限定词与cP之间存在一个CP结构;c与中心词Ф特征一致且吸引后者移到Spec—CP位置,同时为关系代词与中心词之间的格冲突提供了解释。汉语De的强EPP特征使11P从句取道cP语段边缘进行A’移位,提升处于Spec-DeP位置的从句使关系结构中的中心词NP能够省略。  相似文献   

8.
越南语趋向动词ra的语义范畴是一个原型语义范畴,形成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语义网络。隐喻机制作用下,表示物理空间运动的概念投射到时间域、事件域、行为域、性状域、结果域、关系域等认知域,ra的语义得以扩展,不仅能表示现实运动方向义,还能表示虚拟运动方向义。受越南民族空间认知模式的影响,越南语中形成了以突显运动路径终点为主的ra+X空间运动事件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德语中置于句首成分占据的是以与有该词语语义有关特征为中心语的最大投射的标志语位置,动词逐步提升到相应投射的中心语位置是为了进行特征核查,德语中的C有很强的一系列特征,如[EPP]特征,[TNS]特征,[AGR]特征等,这些特征吸引了动词甚至是有实际意义的动词移位到功能性中心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管约论认为ECM受NP格的驱动推导而成,赋格主要允准条件为管辖和邻近,其结果往往因限制过于严格而无法达到完全解释。简约论认为DP的格特征是固有的,DP的移动是为了满足对功能词的形态特征核查的需要。结合BowerB(2002)将v的功能分成Pr和Tr的假设,我们认为在简约论的框架内对ECM的推导进行解释更为合理:DP必须前移到[Spec,Tr],[Spec,T]位置,对Tr、T的格特征进行核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生成语法的中心语理论分析了副词性状语及形容词性状语中"地"的句法行为和句法功能,认为状语中的"De"和体词性结构中的"De"一样是一个功能范畴,能作为句法成分的核心,并决定所在句法成分的最大投射且保留其语类特征,文章提出副词性功能范畴假设,以保持状语成分解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Halliday指出小句与小句之间可能呈现各种功能语义关系,概括起来有两种:相互依存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投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它存在于小句复合体和嵌入等结构中。逻辑—语义关系在小句复合体中表现得较明显和典型,但嵌入结构在实际语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嵌入式“投射”句的功能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兴忠 《海外英语》2014,(8):251-253
该研究从认知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角度,基于语料,分析了法庭语言中隐喻的投射范围。在庄重、严谨的法庭语言这一特殊语境下,隐喻投射要基于说者和受众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与法庭语境的相关性。法庭隐喻具有解释和说服的功能,源域与目标域的语义距离不能太远,投射主要限制在同一语义域的上下义之间。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历来有过很多讨论,也给出过相应的逻辑语义解释。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更为合理的是可以把“的”看成是DP的中心语,它相当于一个指示语,其逻辑语义的翻译也应该和指示语类似。  相似文献   

15.
科研论文中综述语介绍其他研究者的理论、实验、发现、观点,为作者的观点论证作有效铺垫。语料库调查显示,综述语常用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主被动态的比值为 1. 91 综述语主语可分为四大范畴:参与者域、语篇域、假设域和现实域。本文探讨综述语时态与句子功能的相关性、语态与综述主语范畴的相关性,阐述综述语的评价语用特征及该调查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投射是功能语法中的一种逻辑语义关系,语篇中频繁出现投射语言可增强语篇语言的准确性、客观性及问题的正式性。语体是语篇的类型,是上下文结构的言语实现。对语篇中的投射现象进行分析对于理解语篇的文体和含义有重要意义,从小句复合体结构关系入手,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分别以新闻语篇和海事事故报告语篇为例,对投射与语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小句是语言中最高级语法单位,小句复合体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句组成。“投射”用于表达转述他人语言的功能,指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存在于小句复合体的并列关系、主从关系和嵌入等相互依赖的功能结构中。文章主要从投射小句复合体的结构关系人手,通过对英文报道语篇和英文法学语篇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投射”小句复合体的逻辑——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v+着”和“v+到”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虽然两结构有时能互相替换,但进入两结构的动词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体色彩。同时两个结构在功能方面亦存在差异,虽都不常出现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相比较而言,“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相似文献   

19.
最简方案新时期,核查双宾语结构中两个名词组不可解释性特征是形式语言学不可回避的新问题。我们采用Chomsky总推导模式(General Configuration)对双宾语结构的推导进行改进,设想在v*P语段存在多个Spec位置分别核查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不可解释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假设“凡/凡是”为一个携带强特征[+QUA]的全称量化词“Q凡是”,对应标记性量化名词短语“Q凡是P”,具有强势限定性、情状性、非指称性、向上单调性等语义特征。根据特征核查理论,携带强特征的“Q凡是P”必须移位到全称量化焦点词短语指示语的位置上完成特征核查,这解释了“凡是”句中其他具有量化义或加合义的焦点算子强制共现的成因,以及与携带弱特征的全称量化词“所有”的句法结构差异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