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本质特征的不可欠缺性、《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恶势力犯罪归纳表达的逻辑意蕴以及“势力”形成的客观规律,恶势力犯罪中的“多次”实施违法犯罪,应当界定为每次违法犯罪行为都体现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的特征。“间接欺压百姓”的规范属性应体现为具体危险犯,不是任何间接破坏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情形,都会成立恶势力犯罪。只有间接破坏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威胁或威慑感呈具象可能性、等同直接欺压百姓法益侵害的时候,才能成立恶势力犯罪。基于动机、目的、起因的合法并不意味着后面违法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起因合法,事出有因规定存在例外具备法理性、妥当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基于对组织属性、刑法规定以及文义解释的精神与实质内涵的把握、恶势力犯罪与普通共同犯罪的本质差异,结合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恶势力犯罪存在的不同场域,一人、二人恶势力均有成立的空间和可能。一人、二人成立恶势力犯罪契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吻合意见规定的精神和实质,既具有正当性,也具有合法性,同时亦符合时代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是一种以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也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征。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都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也有少量的“单罚制”。单位犯罪在我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要注意正确地认定。  相似文献   

3.
惩处毒品犯罪的"宽"与"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打击毒品犯罪中存在的忽视人权保护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侦破毒品犯罪中存在的“特情引诱”问题、认定毒品犯罪中以“推定明知”代替“明知”的认定问题、将毒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认定为完成形态、随意估计毒品数量、死刑过多,出现认定范围“宽”而处刑“严”的问题。惩治毒品犯罪应科学、合法,既要维护社会秩序,又要兼顾人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单位犯罪,是一种以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也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征。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都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也有少量的“单罚制”。单位犯罪在我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要注意正确地认定。  相似文献   

5.
软暴力催收行为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和恶势力犯罪,这种做法应随着立法的修改而被反思和纠正。软暴力催收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原则,应该肯定其不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和寻衅滋事罪,一般也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有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债务催收企业员工的软暴力催收行为一般不构成共同犯罪,企业负责人明知员工犯罪而不制止的,不能认定企业负责人与员工构成共同犯罪。依法成立的催收企业员工即使因实施软暴力而构成犯罪,也不宜认定为犯罪集团,更不应认定为恶势力组织。  相似文献   

6.
第六章侵犯财产罪本章要重点理解和掌握几种主要的侵犯财产罪的概念、特征、处罚原则及有关的政策法律界限.一、抢劫罪:(概念略)学习抢劫罪时,在认真把握抢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要正确地理解和认定抢劫罪的犯罪方法。抢劫罪的犯罪方法包括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加强力的打击和强制,包括故意杀害在内。“胁迫”则是指以当场将要实施暴力或其他加  相似文献   

7.
将犯罪客体的内容界定为“社会关系”的传统理论存在众多不足,缺乏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所应当具有的特质,因而不具备其应有的认定犯罪的功用。而犯罪对象是指危害行为指向的具体的人、物和无体物。犯罪对象能被人们的感观感知,是具体、实在的事实特征,能与犯罪构成的其他要素相对称、相协调,他们具有同质性,整合在一起能达到认定犯罪的目的。因而,要完善犯罪客体理论,使犯罪客体真正成为司法实践中定罪的规格、标准,必须还犯罪客体以本来面目,将现在对犯罪对象的界定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将犯罪客体的内容界定为“社会关系”的传统理论存在众多不足,缺乏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所应当具有的特质,因而不具备其应有的认定犯罪的功用。而犯罪对象是指危害行为指向的具体的人、物和无体物。犯罪对象能被人们的感观感知,是具体、实在的事实特征,能与犯罪构成的其他要素相对称、相协调,他们具有同质性,整合在一起能达到认定犯罪的目的。因而,要完善犯罪客体理论,使犯罪客体真正成为司法实践中定罪的规格、标准,必须还犯罪客体以本来面目,将现在对犯罪对象的界定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李英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45-147
雇凶伤害案件是指雇主以提供某种利益为条件雇请他人按照其犯罪意图,实施故意侵害他人身体健康权从而获得约定利益的一种共同犯罪:其法律特征为共同犯罪;事实特征为:犯罪主体身份的特殊性,犯罪动机的多样性,犯罪行为的预谋性、暴力性和隐蔽性。司法实践中对雇凶伤害案件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雇佣双方在共同犯罪中的性质和作用的认定,实行过限的认定,认识错误的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雇佣双方对承担加重结果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恶势力犯罪的规范定位是有组织犯罪,然而相关的司法论证缺乏确定的大前提和详尽的论证过程。从有组织犯罪的规律看,组织、行为和结果要素的动态发展是恶势力与普通共同犯罪的区分;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作为结果要素的发展终点,是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区分。关于恶势力定性问题的司法论证,应立足系统论视角,内容包括各要素的满足程度、渐进过程,依循特定逻辑顺序,并引入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判断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犯罪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不论从我国法律传统,抑或世界刑法的潮流,还是就刑法目的和公平原则考虑,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都应得到立法的肯认。刑法应明确规定对老年人犯罪可以从宽处罚,老年人犯罪原则上不适用死刑,并且对于老年人判处的刑期应予缩限,在刑罚的执行上还应做适当变通处理。  相似文献   

12.
欧美各国在运用法律打击邪教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立法模式。美国极端重视宗教自由,承认邪教和邪教组织的存在,但注重综合运用现有立法中的相关条款打击危害社会的邪教活动。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则在保障宗教自由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反邪教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应对邪教的社会危害。欧美等国应对邪教的不同立法模式为我国反邪教立法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是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同样,单位犯罪自首立功也是在犯罪后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忏悔行为。刑法既然规定了单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同样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其自首立功行为应构成单位自首立功,在处罚上也应从宽,这也是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立法上完善单位犯罪的自首立功制度已成为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单位经济犯罪是单位犯罪的一种主要类别,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应是合法组织,实行行为具有人格化,正是由于利益的驱动性,使单位经济犯罪具有意志整体性,罪刑法定原则决定了单位经济犯罪的法定性,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部组织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国家机关不能成为所有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在认定单位经济犯罪时,应注意区分其与共同犯罪的界限,并准确界定其中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率连续攀升,而检察机关的不起诉率极低.全社会都在热切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着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改造、挽救的宗旨,探讨如何在诉讼阶段发挥教育功能.并从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不起诉之后教育挽救体制改革两个方面,立足于吸收借鉴,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构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量国有企业纷纷改制,虽然改制后的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职务犯罪却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企业中的职务犯罪如何适用法律却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各地对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是否属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对象是否是国有资产,对"委派"和"从事公务"应该如何理解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争议。从当前的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及职务犯罪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职务犯罪呈现犯罪领域广,团伙作案多;经济领域、新领域发案多,单位集团犯罪突出;涉案金额大;“一把手”涉案多;犯罪主体、犯罪年龄呈两极化;犯罪主体文化高,犯罪方式新;犯罪嫌疑人潜逃普遍等特点。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体制创新,强化监督,坚持打防并举,加强立法完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是新时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统计表明,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在所有刑事犯罪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司法实践显示,当代大学生犯罪具有罪名相对集中、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在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家庭方面,是家教错位,家庭教育缺位;在学校层面,是学校在学生心理教育、犯罪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女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引起了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构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探究遏制女大学生犯罪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巫风盛行背景下,造畜蛊毒犯罪和其它邪法犯罪有交叉重叠趋势,且犯罪成因呈现多样化特点。有宋一代,对造畜蛊毒罪的法律规定十分严格,治理手段也十分全面,确定了蛊毒的司法检验标准,但司法程序中显现出了不注重实证、非常态化审理以及多法外之刑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