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对当代文艺思想论争的教学,要抓重点剖析;对历史的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要注重再认识再评价;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参与现实的文学研究与评论,促进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文学史家,厨川白村和周作人都很注重文学史理论形态的建构,都偏向于以逻辑形式来反映文学史进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文学史现象;同时这种建构模式都有它的现实指向性。另外,文学史作为一种对文学现象历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治史思维。从文学史关注的倾向以及发展的进程来看,他们的治史思维有同也有异。  相似文献   

3.
文学本质的再认识可以从新的高度剖析文学史,进而使对文学规律的揭示向纵深发展。文学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审美实践,因而文学史是审美需求与审美方式并行发展的历史,文学史的教学要注意为文学范畴的演进描绘出人类审美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一部成熟的文学史会发现被历史和时代文化语境所遮蔽和淹没的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发掘出更多有文学历史价值的史料。而文学史的编撰是以文学史观念为逻辑前提,不同的文学史观就会有不同样态的文学史出现。因此要真正展示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新时期文学史的编撰就应当在一种宏阔的大文学史观的指导下尽量还原当时文学的历史原始形态,才能构建出现代而客观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5.
实证论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雪临文学是一种历史的现象,甚至研究文学的人就处在历史中。他的观念、思想.无论他是持历史主义还是反历史主义的观点,都是历史的产物。思考文学这一行为使我们不断超越既有文学史的地位。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的新批评,从捷克布拉格学派...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学史     
导读平台作为一名中学生,读一点文学史自然会使我们了解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然而,本期《文心·名家经典阅读》中却为你点明了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带孔的铜钱与串钱的钱索子的关系。有钱没钱索子,钱就会散;有钱索子没钱,钱索子就毫无价值。因而,王仰之先生告诉乐华:读文学史一定要先读文学,至少也要边读文学,边读文学史。王仰之先生的观点,我想对当代的中学生,也应该是有一定教益的。大家还是从文章中细加品味吧。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第一本现代文学史──简评王瑶本《现代文学史》苗丽芬从五十年代至今,现代文学史版本过百种。近年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很高,包括王瑶在内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们都号召打破“三分法”,建立“十二世纪中国文学”的完整体系。这是新的形势新的时代对文学提出的新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现代文学史”、“给文学大师重新排位”的呼声不断出现,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有过。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对各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的文学史系列的质疑,其根本就是以解构的眼光审视传统的文学经典,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学史的片面性。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讲,一切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要获得对研究客体的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是要获知或尽可能地接近事物的真相,也就是要寻求真理。文学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客体除文学的一般原理外,还有文学史实及文学史、作家及其作品、读者及其阅读,当然还有批评理论与实践等等与文学的生发相关的各种因素。就文学批评而言,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是对以往历史的叙述和评价。文学史写作就是一个把握和梳理过去记忆的活动。在当代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活动中,哪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被选择和记忆,哪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被筛选和淘汰,文学史的视域在历史的叙述中如何被确立,这是文学史写作的首要问题。本  相似文献   

11.
对比文学史家与历史学家的文学史研究,可以看到,对于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真正作出“实绩”的,并非专门从事文学史的所谓文学史家,而多是历史学家的文学研究活动,本文分五个方面从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上探究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东晋诗人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田园诗创作艺术成就最高的人。既是某一领域创作尝试的第一人,又是创作成就最高的人,这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陶诗有更深刻的领悟和认识,才能对这一文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任何文学史叙述都要使用特定的内在框架皋整合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本文认为较为典型的文学史述史框架有原型秩序、经典秩序和进化秩序三种。原型秩序按照循环的现念来解释文学的发展;经典秩序既高扬文学传统对后代的影响,又强调后代根据现实需要对前代文学的主观认定;进化秩序则认为前代文学是一个必须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兴起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以往的文学史或指责其为“逆流”,或避而不谈,刘川鄂先生却以可贵的学术探索的勇气,通过多年的宏观研究与历史考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文学现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一书中。通过摇曳多姿的学术文笔,显示出独出心抒的学术创建,在与其它文学形态的比较中,勾勒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总体面貌及基本特征,总结其历史命运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大跃进”时期文学现象仍持比较模糊的观点;以文艺创作的相关规律为依据,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较客观地分析了“大跃进”时期的文艺现象,并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一书关于“大跃进”时期文学的几个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     
定义为了消除某些常见的含混,我们首先以否定的方式来界定文学史的范围:1.文学史的对象不是作品的起源。蒂尼亚诺夫①在1927年便指出:“研究的类型是由采取什么观点所决定的。从各种类型的研究中我们挑出主要的二种: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起源的研究,和对文学的可变性,即对同类文学作品的演变的研究。”我们一开始便要确定,文学史的特定对象是文学的这种可变性,而不是文学作品的起源。某些人继续把后者看作文学史的对象,我们则认为它实际上属于创作心理学和创作社会学的范畴。2.必须把文学史和社会史清楚地区分开来。用后者代替前者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从外部世界尤其是从官方意识形态寻求内驱力,来描述文学现代化进程。在这种“工具理性”的统领下,文学史写作不可避免地异化、妖魔化:文学现象先验地有了政治上的定论,再辅之以文学上的所谓“论证”,由此遮蔽了文学史的某些真实。造成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误读。近十余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很多专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开始“重写文学史”。试图回到文学本身。宋剑华教授的《前瞻性理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我个人认为,本书是学界现代文学史写作新的话语实践,同时又是作者本人个性化书写文学史的先声,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和前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不仅要考虑到文学史教学实际,也应该处理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所以其编写应该坚持一项基本的原则:文学史编写要注意"文学" "史",即注意四要素构架的"文学"、注意多层级的文学"史"、注意差异性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是建立在现代性的文学和历史观念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文学史的写作必须要有文学和历史的相对规定性.但是,长期以来,文学史的写作都是在社会史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使得文学史写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史从文学史中分离出去,把文学史的写作重心放在语言艺术发展规 律的探索上,才能建立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写作是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股热潮,但佳作寥寥。本文以现代通俗文学史观念为例,辨明文学史写作中反文学史意识的失误和后果,强调坚持文学精神是文学史写作的核心问题,并从文学史应有的文学意义角度,进一步阐明文学精神在文学史写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