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涉及不少历史事件和个人交往,解读其中本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篇.  相似文献   

2.
薛勇强 《文教资料》2008,(30):20-22
<太虚司法传>是明初瞿佑文言小说<剪灯新话>中的一篇,文中所应用的隐喻意象颇多.本文将对文中的隐喻意象加以解读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了解作者思想.  相似文献   

3.
<公输>一文选自于<墨子>,先秦时代儒墨并称,<公输>是中学生初次接触的墨家代表作.要解读好这篇从内容到思想都相当有深度的文章,首先是要立足课文文本,挖掘其丰富的内涵;然后又要跳出章句,合理运用各类超文本和互文本,与课文进行互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主题.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只有准确地观察、解读幼儿,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当前,教师们对于应该观察什么、何时观察、怎么观察以及如何基于对幼儿的观察进行准确解读和支持等,仍然欠缺可操作的方法和经验(教研要素见表1)。本文以区域游戏中如何解读幼儿的不按"规则"玩为例说明,如何基于观察解读儿童。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的"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宠儿>作为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反映了奴隶制对黑人带来的伤害和折磨.小说中充满了圣经原型,本文试图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本课程,我结合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等的解读,认为<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走进儿童世界,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四个一"教学方式,即一份权利,一份空间,一份鼓励,一个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8.
中央十台有个很火爆的栏目,叫<百家讲坛>."明星学者"易中天、于丹等等皆诞生于此,一跃成为大众眼中炙手可热的红人.说不清是<百家讲坛>成就了学术明星.还是学术明星捧红了<百家讲坛>,总之,<百家讲坛>给大学教授们提供了展示"文本细读"成果的舞台--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易中天解读<三国演义>;于丹解读<论语>;阎崇年解读<明亡清兴六十年>……一时间,全国兴起了"红学热…"三国热""国学热"……  相似文献   

9.
<正>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和感知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但目前"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薄弱",可见,文本解读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并不断进行提升的重要项目。文本解读的方法是多样的,文本细读是其中一种,它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文本、作者及阅读者融合、碰撞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艺鉴赏  相似文献   

10.
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写作手法.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象征意象是"白"、"盲"和"姓名".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三个象征意象深层次的寓意和内涵,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赖特对美国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和这部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棘手的校园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非监护关系,强调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根据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更好地理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笔者试从侵权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作一些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它在明代被成功改造为戏曲样式.虽为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结局的设置上,明代的"梁祝"题材传奇却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戏曲的独特艺术价值.本文结合<群音类选>中收录的<访友记>残出对"梁祝戏曲"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读"梁祝"戏曲作品.  相似文献   

13.
<论孟精义>是朱熹把北宋诸多理学家解读<论语>和<孟子>的精义结集而成之作.理学家们惯于从<诗经>中阐发义理,在读<诗>方法上具有借<诗>释<论>、<孟>和以"理"注<诗>的特点,在解读<诗经>理论时,他们重视其陶冶性情、经世致用和风化人伦的作用,强调孔子的<诗>、<礼>并重思想,并从圣人的中和之美、尽善尽美的言论中阐发<诗经>对先王之礼和古代正乐的承载,将内圣和外王统一起来,反映了他们对儒教圣王贤德的遵守.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将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使刊物内容和思想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2014年我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请各位老师按以下栏目设置及要求积极投稿。一、栏目设置特别关注:探讨热点焦点解析重点难点名师在线:弘扬名家思想解密名师方法教材解读:直面学科教材解读文本得失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将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使刊物内容和思想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2020年我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请各位老师按以下栏目设置及要求积极投稿。一、栏目设置特别关注:探讨热点焦点解析重点难点名师在线:弘扬名家思想解密名师方法教材解读:直面学科教材解读文本得失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将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使刊物内容和思想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2016年我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请各位老师按以下栏目设置及要求积极投稿。一、栏目设置特别关注:探讨热点焦点解析重点难点名师在线:弘扬名家思想解密名师方法教材解读:直面学科教材解读文本得失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将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使刊物内容和思想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2016年我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请各位老师按以下栏目设置及要求积极投稿。一、栏目设置特别关注:探讨热点焦点解析重点难点名师在线:弘扬名家思想解密名师方法教材解读:直面学科教材解读文本得失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将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使刊物内容和思想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2014年我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请各位老师按以下栏目设置及要求积极投稿。一、栏目设置特别关注:探讨热点焦点解析重点难点名师在线:弘扬名家思想解密名师方法教材解读:直面学科教材解读文本得失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2期发表了徐江教授关于<落日>一文的教学实录,读后感慨颇多.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超越"以文本体式为依据"的约束,给人们作出了很有创新意义的示范解读.他的解读,使文本中所给予的静止的内容被大大地激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哲学思维的魅力.这种"空间意识"的树立,极大地拓展了文本解读的空间,使文本中有利于学生思维、情志发展的新内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常晓红 《考试周刊》2008,17(15):189-191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是王安忆继<小鲍庄>、<三恋>后第三次创作的高峰.本文题为"解读",意从创作主旨、写作框架、语言风格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