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都是有尊严的,而且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中小学校长又怎能例外?更何况这些校长,居于学校核心领导地位,就更加在乎自己的尊严了。作为一校之长,怎样去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一些校长在师生面前故作姿态,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子,动辄训人,以显示自己的尊严;遇有不听话者,便以“你是校长还是我是校长,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或以处罚相威胁,而对于处处维护自己尊严者,或给予利益上的照顾或予以奖励,等等。一句话,他们总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去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殊不知,这样得来…  相似文献   

2.
人都是有尊严的,而且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和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中小学校长怎能例外?更何况这些校长居于学校核心领导地位,把自己的尊严看得比教职工更重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问题是:作为一校之长,怎样去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一些校长在师生面前故作姿态,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子,动辄训人,以显示自己的尊严。遇有不听话者,便言“你是校长还是我是校长?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或以处罚相威胁。而对于那些处处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或给予其利益上的照顾或予以其奖励等。一句话,有些校长总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千…  相似文献   

3.
人的尊严是高尚的、无价的,每人都想维护自己的尊严。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维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如果老师有歧视侮辱学生的行为,其后果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途中.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尊严!尊严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文章情节并不复杂。浅显易懂,适合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读懂内容.感受人物品格,学会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两部不朽巨著。两部作品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林黛玉与简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二人都是孤儿,都曾寄人篱下,都像折断了羽翼的小鸟一样,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对世俗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文章主要就二人的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阅读了《尊严》这篇文章,我有了一些收获。一个人,如果没有尊严,那么这个人将一无所有。有了尊严,那么这个人活在世上是很有用的。这篇课文就描写了石油大王哈默维护自己尊严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是个"人见人嫌"的主,但她的所作所为,其最初动机皆是出于母性的本能——维护儿子贾环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儿子,进而使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平等相待"。但在专制等级社会里,追求平等、渴望幸福、希望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终归是梦幻而已。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和谐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和谐发展,而人和谐发展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但是在追求和谐发展这一理想的路途中,我们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教育的尊严我们必须呼喊教育应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但教育绝不能仅仅成为它们的附属品。教育应该是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来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维护自己应有的尊严。如今,我们的学生太苦了,社会上有哪个行业的人能承受着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和如此大的学习压力?我们呼唤全社会都来真正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更呼唤各级政府能真正转变职能、强化意识,全力支持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教育,是我…  相似文献   

10.
男儿膝下有黄金!我认为,不论男女,都应该活得有尊严,请在人生道路上挺起那胸膛吧!曾经有一家公司招募人才,有许多人在应招,然而题目却令人费解,那就是在打了应聘者一个耳光后问:“这是什么滋味?”许多人捂着脸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只有一个人,他挨打后不亢不卑,以同样力度在同一方位打了主考官一个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然后挺胸走出了考场。后来,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原来,公司考查的正是应聘者的尊严。如是连自己的尊严尚不能维护,那么又怎会维护公司的尊严呢?确实,尊严就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精神核心,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请挺…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因此,应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而对学生充分信任,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充分信任学生,教育才富有人情味,才更易于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个性特长、展现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第八册阅读课文《尊严》,记叙了一群逃难的人遇到帮助时都大吃起来,仅有一个年轻人坚持为镇长服务之后才吃饭,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了著名的石油大王。这件事赞扬了年轻人在困难时刻仍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少年课堂     
<正>人都有自尊,不论贫穷与富裕,都希望别人一视同仁,给自己一份应有的尊重。如果自尊受到伤害,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羞辱。所以,我们在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还要注意平等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老师以为我是个捣蛋鬼。我在家里从未领教过痛恨和羞辱,可是在学校里,却有人给我上了这第一课。当时,我喜欢上一个名叫海伦·塔克的女孩,她肤色白皙,梳着辫子,举止优雅。她总是衣着整洁,在课堂上反应敏捷。现在想来,我那时候上学大概主要是为了看到她。我梳理头发,甚至还为自己弄了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尊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饥寒交迫的逃难路上,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从而得到了人们的赏识和尊重。哈默的人格与尊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要自爱、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学情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理解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另外,学习用“小事”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写法需要学生在课后练笔中反复实践才能够逐步掌握。让学生感悟到身处困境却仍然坚守做人尊严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拥有了财富和健康后,却不一定能获得幸福。幸福的基础除了财富和健康外,还有另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尊严。尊严同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人没有尊严,就不可能成其为人。台湾作家柏杨写的《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一书开篇说:“人,之所以为人,第一要自己有尊严;第二要尊重别人的尊严,而且是诚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是主张以“义”为重的,但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不过是主张人们对利的追求应当以“义”为指导,强调“义”对“利”的必要制衡。更为重要的是,“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维护人的尊严与崇高之必需。先秦儒家批判利欲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唯利是图和为政贪暴的。先秦儒家对每个主体都循义而行、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对重义尚德的崇高人格的追求,都有着普遍的、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纳尔逊·曼德拉被囚禁在罗本岛期间,我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远距离地对他逐渐有了了解。在多数人的心里,他不仅仅是一个男人,也是南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追求公正、公平和尊严的化身。他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激励着各国人民,促使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精辟的论述,一再成为我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准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中,儒家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蕴,它内容丰富,是人类应对各种自然挑战和社会挑战的生存之道.对于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能产生许多积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儒家思想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一是和而不同,把握多样性的统一。努力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融合、互补,增强民族实力,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二是天地人融合,重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实现不同地区社会之间的和睦相处。三是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这可以在国际交流乃至冲突发生时化解冲突,维护各国的认同和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