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苏 《钓鱼》2004,(1):38-39
2001年10月,我开始接触钓鱼,才上瘾就进入了冬季,钓瘾欲罢不能,便想试着冬钓,可是冬钓能否获鱼,对我这个从未接触过冬的新手来说,是一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海钓     
鲁石 《钓鱼》2005,(24):50-50
作为钓鱼爱好者,我也算有些资历了。三十多年钓龄,数百公斤钓获.远处将钓竿伸八雅鲁藏布江,近处跑遍江湖河汉,擅长手竿跑钓和海竿抛钓,对台湾钓法也略知一二。这些,常令我陶醉其中。但也有缺憾,那就是从没尝试过海钓。  相似文献   

3.
蓝水 《垂钓》2005,5(11):21-24
玩钓鱼已经有年头了,我今年三十有二,爱上钓鱼却已有20余年。钓鱼这么多年来,我对手竿钓鱼始终情有独钟。从1993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悬坠钓法。而在此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立标和自己做的星标钓鱼,也曾经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4.
符荣财 《钓鱼》2011,(3):26-27
最近,单位发文,各部门开始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因此,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除了认真搞好单位的年终总结外,我们的钓鱼俱乐部,包括每一个钓鱼人,也应该对自己一年来的钓鱼情况,从钓技、用饵、钓德、环保等方面利用冬闲时间,打开自己的钓鱼笔记,也搞一个年终总结。随着气温的一天天下降,特别是在我们北方,放  相似文献   

5.
我爷爷喜欢钓江鳅,我爸爸喜欢钓江鳅,我更是喜欢钓江鳅。 如果说在全国评选“垂钓江鳅之家”的话,我想一定是我家。据说爷爷是13岁开始学钓鱼的,爸爸是13岁开始学钓鱼的,而我却是10岁就开始了钓江鳅的生涯,至今已超过29个年头了。祖孙三代据不完全统计,钓获江鳅的总量已有1万多千克。 今年8月7日至8月17日,我在10天之内共计钓获江鳅4  相似文献   

6.
怀念冬钓     
国立 《钓鱼》2006,(20):71-71
每当我辛苦出钓,又无获而返时,我便想起了冬天钓鱼。今年新年第一天我便开始钓鱼,从初一到初五共5个下午,约钓十几斤的鲫鱼。无论是初一温暖,还是第二天的多云变天,还是初三和初四的小雨雪,直到初五的骤冷,没有哪一天是空手而归的。冬天钓鱼真让我感觉惬意,我相信,有过冬钓经历  相似文献   

7.
王建防 《钓鱼》2006,(14):59-59
6月24日.我国又一所钓鱼学校在山东临沂诞生,她的名字叫:化绍新钓鱼学校。学校创办人化绍新先生,自幼把竿习钓.1993年开始学习悬坠钓法,不断创新,独创“化氏钓法”。他征战大江南北,获奖项无数。1999年获“钓王”称号,2001年被授予“全国一级垂钓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李哲 《钓鱼》2007,(11X):37-37
很多有关钓鱼的专业杂志都对秋钓做过介绍,“秋钓边”成为不少钓鱼人秋季钓鱼选择钓点的指南。我却耳闻目睹了不少钓鱼人在这条经验的指导下无功而返。我也曾有过数次这样的教训。去年9月的一天,我在一个养殖密度比较高,中间和水面都没有水草的池塘钓鱼,根据鱼谚“秋钓边”的说法把窝子打在了靠岸边的光水,结果钓远的人最少也钓了15千克的收获,而一向自认钓得不错的自己却以3千克鱼获惨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郁文生 《钓鱼》2006,(18):39-39
近年来,笔者居住地正流行钓鱼兼钓龙虾的做法,至今方兴未艾。我也曾做过尝试,往往鱼虾皆获,效果确实不错。  相似文献   

10.
13年前,我退休了,在同事和朋友的盛情邀请下,我爱上了钓鱼。从此,越钓兴趣越浓,但钓技欠佳。起初到书店陆续买了几本钓鱼书,看完了还不满意,后来得知有《中国钓鱼》杂志,于是开始订购,看了几个月后,被吸引住了,从此年年订购,月月等候它的到来,月月细细研读,其间还订购了1984~2002年的3本精选本。屈指数来已是13个年头了,从前只读不作笔记,后来作了许多笔记,可是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5,(23):36-37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钓位选得好,钓鱼少不了”……关于钓位的重要性,可谓是“家喻户晓,钓人皆知”。但对于像我这样有着数十年野钓经历的江湖钓鱼人来说,却也不时在选钓位上犯一点基本的“常识性错误”,使钓获大受影响,真是“智者千虑,总有一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张凤春 《钓鱼》2010,(1):31-32
钓鱼要想丰收,必须选择好钓鱼日子。今年八月份以前,由于我上班的原因,经常有好的钓鱼日子但不能出钓,只有熬到周末。到了周末,不管是不是钓鱼的好日子,由于我钓瘾大,手发痒,都要去钓一次,钓获总是不佳。  相似文献   

13.
张春凯 《垂钓》2005,5(8):56-58
这次垂钓开始就显得有些被动:儿子非要把他的生口庆典和钓鱼结合起来,结果当然是安排由我来“承办”此次活动。为了确保儿子这个生日过得有声有色,我把钓点定在了三道河水库。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这座水库有30多年的库龄,鱼种齐全,而且由于资源管理得当,年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鱼出水;二是从5月中旬以来,我来此3次,每次的成绩都很让自己满意(3次共钓获鲤鱼26条,单是4250克以上的大鲤鱼我就钓获4条,  相似文献   

14.
陈钢 《钓鱼》2004,(16):25-25
用抛竿钓鱼有省力、打得远、实用,钓得大等诸多优点,但也有价位高,难修理、不便携带等缺点。对此,我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用自制软抛钓组(不使用钓竿抛投的钓组)在左杈湖钓鱼,常使我获得好的钓绩,钓获的都是500克以上的大鲤鱼,效果大大优于手竿钓。  相似文献   

15.
巧用竿架     
李世兴 《钓鱼》2004,(10):21-21
我经常用传统钓法到湖泊水库钓鱼.为了多钓获,我总是用一长一短两支竿同时垂钓,长竿钓远、短竿钓近。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4,(9):39-39
冉冀原,河北省保定人,1965年出生,9岁开始追着大人的自行车去白洋淀偷着钓鱼。1995年在深圳见台湾商人用“悬坠钓”法钓鱼,依葫芦画瓢学会了这种钓法,2000年接触竞技钓鱼,曾获河北省钓鱼比赛第6名。  相似文献   

17.
再改三宝     
钓鱼虽是一门小技,但不花工夫下力气,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也会钓不好。回忆50年代,钓具全是自己做,钓法全是自己想,哪有书和学校!钓具和钓法总是不停地改换,反反复复地试验和比较,仔仔细细地斟酌和衡量,直到得心应手找出最佳感觉才罢休。前些年我创造了三件钓鱼的好东西,自认为是三宝。这三宝直到前几天我还在改,正所谓垂钓数十年,改换千百回。  相似文献   

18.
谈钓     
姚军 《钓鱼》2013,(22):1
屈指一算,自己钓鱼的年头,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我从九岁开始学钓,那时,我就会买钩线做钓组了。十二岁那年,我就自己上山伐竹做竿。十五岁时,我就会用火烤竹竿,捥直了做钓竿。如今我已步入中年,钓鱼的技法和装备绝非当年可比。那么,钓了这么多年的鱼,对"钓"这个字也该要好好去认识一下。我细想一下,为"鱼"和为"玩"实在是模糊不清。为鱼是我小时候的主要目的。鱼在水中看不见,是那么神秘,而钓鱼是把钓中的玩和神秘的鱼结合在一起,成了幼时最有诱惑的事情之一。那时候的钓是无理性的钓,完全是感性的。  相似文献   

19.
田中文 《垂钓》2006,6(5):22-22
我是1991年开始迷上钓鱼的,但那时只是偶尔玩玩,对于钓鱼的理论并不是很懂,只知道坠子的重量须把浮标完全压入水中。因此,那时根本谈不上灵钝,鱼获也就很少,十次有九次都是空军。看到别人上鱼,还认为是自己的饵不对,从来没有在钓法上想想。后来我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我才了解一些钓鱼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知道有一种不同于传统钓的钓法——悬坠钓。  相似文献   

20.
徐亮 《垂钓》2004,(12):63-63
我是一名业余的钓鱼爱好者,如果按年头来算也有个十五六年了,在钓鱼的技术上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总是停留在传统的钓法上。自从阅读了《垂钓》,我开始接触“悬坠钓法”,终于创造了我个人的钓鱼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