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书名尤宜细推敲熊成乾北京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它同时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对...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封底的内容是销售掉更多图书的最佳办法吗?事实上,很多人都错过了一个吸引更多潜在买主的机会。 书的封面和闪亮的题目肯定能在4秒钟内打动你的买主。如果他们喜欢这本书,他们还会花8秒钟的时间看看封底,这就创造了一个让读者相信你的书肯定能使他们获益的绝妙契机。 你的封底有以下的问题吗?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又是什么呢? 问题1:太多无力的措辞,太凌乱而缺乏焦点 解决办法:6×9英寸大的封底上的字数要少于70个字。使用书中的摘要、图  相似文献   

3.
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的另一功能是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类别,为读者识别和检索图书提供方向。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大凡是一本好书,很自然的有一个好的书名与其匹配。其生命力可以延续很多年代。如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当代人按其模式编成《当代散文观止》、《当代诗歌观止》。世人皆知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也被后人编纂出《红楼新梦》、《红楼解梦》等等。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经常出现在报章作为栏目的标题。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辞典》以来,各种“鉴赏”版本不下几十种。这种事例还可举出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书名对一本书的流传和影响是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作为编辑人员重视对书名的推敲、审定应该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4.
新华书店营业员观察购书顾客的心理,总结出购书名言"一看书名二看皮,三看价格四看题".书名取得好不好,书名是不是吸引人,对书的销路影响极大. 同样一部书因为书名的改动而改变命运的例子在中外发行史上数不胜数.如美国一本销售平平的图书<争吵艺术>,改名为<如何符合逻辑地争吵>后,居然立刻就成了畅销书.  相似文献   

5.
重视图书封面设计,首先要考虑书名的设计安排。图书封面上的书名.犹如人体的眼睛一样重要。封面上的书名,请领导人、名人、书法家题写,也有作者自署的,或是从古代碑帖集字而成,这在目前是十分常见的。凡是图书书名请人题写的,通常由出版者在图书的适当地方(如版权页、封底左上角等)载明“封面题字”人的姓名,表示尊重。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为不少图书题写书名。多少年来他为中华书局古典文史著作题写书名,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我们似乎没有见过他题写的书名有签上自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 ,图书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即使是同类或是类似内容图书 ,其书名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要想让图书书名得到读者的瞩目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文艺作品中 ,利用书名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常见 ,出于竞争的需要 ,取书名往往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 ;而对于非文艺作品 ,书名则很少会考虑到吸引读者和影响读者等因素 ,往往仅限于概括图书内容和相互区别的作用。事实上 ,对于科技类专业图书 ,除却图书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等基本要素 ,不一样的书名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出版效果。对书名作用的认识始于数年前曾担当责任编辑的一本书 ,书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发读者购书动机的因素。引起读者购书动机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读者自身的购买欲;二是外界环境的刺激。前者为内因,后者为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读者自身的购买欲。读者购买欲的强弱,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需要水平。读者对某种图书是否感到需要,需要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他对图书的价值取向。在读者眼里,图书存在四种使用价值: 一是图书的学术价值。图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书名是影响读者购书的第四大要素.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风行畅销书排行榜居高不下,作者汪中求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细节决定成败》的定价是24.8元,而书名就值了20元.在美国,一部原本销售平平的图书《争吵艺术》(亚瑟·舒本浩尔著),改为《如何符合逻辑地争论》后,居然立刻就成了畅销书.书名的重要性在此更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创造农村读者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促进读者购买心理转化?采用什么创意新招创造读者?这些是解决农村图书发行难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而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购销方式,在图书宣传和服务上做文章,用科技书致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的。一、什么是创造农村读者创造农村读者就是在农村培养引导和发现有阅读能力和购买能力的读者。在原来没有购书环境或购买力很低的情况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发现和创造“需要图书的人”。如何促使读者购买心理转化呢?读者的购书欲望受内在需求的支配和制约,这是产生购买动机的根本原因,但并…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了。打开报纸的图书广告,林林总总,缤纷五彩。像《中国图书商报》等的图书广告,经常整版十几家竞相宣传,读者徜徉其间,如人书林,令人兴奋不已。遗憾的是,不少广告上的新书,只列书名而无作者名字,不免令读者失望。特别是看到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可以列上作者名字的时候,更有替作者不平的感觉。有的图书广告有书名、开本、字数、定价和内容说明,唯独没有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就更使人大惑不解了。还有的图书广告赫然写着:为作者出好书,为读  相似文献   

11.
黄爽亮 《出版参考》2023,(7):71-72+82
书名设计对图书封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封面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书名设计不但可以准确地传达图书的特性,优化图书封面,而且还能给读者带来视觉的愉悦,让封面阅读成为美的享受,提升图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了提高书名设计水平,使图书封面获得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本文从书名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对制约和影响书名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结合成功的书名设计案例的表现手法,提出书名设计要以图书内容为本,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美的书名为图书封面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2.
书名的艺术     
书名的艺术郭以实书名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写书需要真功夫,取好书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书的书名讲究艺术,科技书的书名讲究准确,而科普图书的书名则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讲究艺术。在决定书名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和心理,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13.
加强图书的销售服务工作●李寿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服务是企业得以占领市场、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图书的销售要做好以下服务性工作:(1)送货服务。主要是对读者或购书单位一次购书数量较多,自行携带不方便时,以及对某些有特殊困难的读者提供的服务。(2)包退...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7,(1X):28-28
目前,整个台湾出版业正处于盘整过程,拉动盘照的主要动力,一是图书出版品种过多,年均出版新书4万种对台湾这个小市场而言,压力很大,竞争激烈。二是读者的购书行为在改变。归根结底,出版业的下滑和调整,其根源在于读者购书行为和阅读行为正处于转型期。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刊)标徽的品牌文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书业经济蓬勃发展,琳琅满目的报刊、图书蜂拥而至,乱花渐欲迷人眼。出版社、报刊社如何在济济书(刊)林中发出自己的强力声音?怎样才能让读者“瞬间识别”和“即时发现”自己的书刊?我们常常讲“五分钟效应”,即受众如果没有既定的选择目标,一般情况下,他在拿起书本的五分钟内,除了看书名、作者、封面设计、内容简介、目录、封底、定价等要素外,还有一个几乎和书名、作者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多数设计者在设计封面时主要把精力用在了封面上 ,而忽视了书脊的设计 ,还没有真正对书脊和封底的设计加以重视。我们知道 ,图书在销售和收藏时都是竖立在书架上的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书脊。书脊色彩和式样设计的水平高低 ,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视觉感受 ,由此说明书脊设计的重要性。国家对书脊设计有标准规定 ,凡是厚度在 5mm以上的图书 ,都必须对书脊进行设计 ,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利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其书脊设计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 ,是丛书的还应有丛书名。从艺术上讲 ,应对书脊所包含的内容在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的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图书。从目前情况看,书价上涨很大,购书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县图书馆,好些馆一年购不了几本书。我馆1-4月的购书经费基本没有。就这个  相似文献   

18.
轰动全国的第三届全国书市,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5万人次,日销售图书31万元而载入了史册。它的成功举办给图书出版发行界所留下的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很多很多的……其中,书市采用的超级市场式全开架的售书方式所形成的舒适的购书环境,对促进读者的购书欲望,推动图书销售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在流通过程中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购买欲望,无外乎三方面的要素。一是读者的需求。读者对某方面图书的个别的或特殊的需要,是导致产生购买欲望的直接动机,这是图书销售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但读者的需求有时并不反映在直接需要某一本具体的图书上,读者的这种需求有时是很抽象的,必须在经过一番比较、鉴别的寻觅过  相似文献   

19.
汪毅实 《图书馆》1992,(6):58-59
当前企业图书馆中大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经费不足而不得不减少图书的品种和购书的复本量。这与愈来愈多的职工阅读要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对读者来说,无论是书的品种减少或是复本数的减少,势必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要求,尤其是对文艺图书中的多卷(册)书、系列书,在人多书少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有秩序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出版界启动购书券和购书磁卡市场 新年伊始,日本出版界全面启动购书券和购书磁卡市场。历年来,购书券和购书磁卡的发行仅限于出版界独家,除了市场销售,读者在购物、文体活动、问卷调查和有奖竞猜活动中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购书券、卡。读者持券卡可在全国各个书店购买图书,而读者的购书读书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出版业的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