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广泛的数学美.可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示、渗透、挖掘、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王晔 《广西教育》2013,(25):31-32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其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美的因素。数学教学虽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但也不可忽视美的渗透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和创造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6.
湖光山色,蓝天碧水是自然风景美,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图画、抒情的诗文是艺术美。打开数学史的画卷,我们立刻会发现许多数学家同时也精通美学,而有许多美学家也同时钟情数学。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总结后,会发现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也有其独特的美。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现代数学家则这样评价数学美:“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们在数学教学的同时 ,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将数学中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还受到美的熏陶”〔1〕。古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说过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数学中的逻辑美、抽象美 ,数学图形的简洁美、对称美等都蕴含着美的知识、美的内容。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数学美学是关于数学审美活动的科学。数学审美既存在于数学家数学创造之中,又存在于数学教育之中,尤其是数学教育,其中充满数学的体验、学习和创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爱、驻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为此,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全面挖掘数学美的因素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的美真正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10.
谢娟 《学周刊C版》2014,(8):60-61
美的事物.总是给人醉心的感受。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人、花、环境的自然美,或者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等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宫里面.却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景象。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哪里有美.哪里就有数。”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优美而古老的学科,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钰轩 《师道》2005,(7):22-22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然而,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娇”的自然美,抑或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这些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后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其实,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老师应该把数学的美丽还给学生。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享受数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15.
毛仕理:数学的内在美,是第一层次的数学美.它既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和造型的直观美,也不同于音乐中的音响和节奏的直感美.数学的内涵美瑰丽多姿,有简洁、对称、比例等种种表现.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内涵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涵美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数学自身的美,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17.
数学美     
古代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家L·A·斯蒂恩认为:“在数学定理的评价中,审美的标准既重于逻辑的标准,也重于实用的标准:美观与高雅对数学概念的评价来讲,比是否严格正确,是否可能应用都重要得多。”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谈到数学美时,曾激情地说:“每一个数学符号就好比音符,公式如同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使人陶醉,而数学上每一个成就,就好象一部完美的交响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促使人勤奋、向上,她——数学,多美呵!”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说起美,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你可能不会想到,数学之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20.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