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周易》文本及其言说方式进行一番"存在论"的诗学解读,着力就《周易》文本所涉及的语言概念问题、《周易》八卦作为元语言结构对于世界诗性意义的开启、《周易》"三才"思想对于人之主体性诗学价值的颂扬、《周易》的作品创建及其文本诗性言说方式对于中国人"诗意栖居"生命形式的根本奠定等诗学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以期能对《周易》所蕴含的诗性精神获得一种整体性的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2.
歷來研究《九歌》者,多由王逸《九歌章句序》申發,討論其創作原委和主旨等,然疑點亦多,衆説纷紜,迄無定論。本文結合屈原《天問》等作品,综合考察文學與圖像的關係,論定《九歌》是屈原觀楚"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而作,它與《天問》分别寫"天地山川神靈"和"古賢聖怪物行事",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古史和諸神的體系,也成爲早期中國南北文化交融的一個範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白族青年诗人何永飞的长诗《茶马古道记》,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中力克群雄,最终以其创作实力和文本创新性斩获本届诗歌大奖,名列诗歌组第一。他为自己也为云南民族诗歌创作争得了荣誉,这是一位"80后"诗人对云南历史文化的崇高敬礼。当下诗坛,写个体体验的诗歌作品比较泛滥,小我的视角和自我的情感倾泄成了诗歌的基本倾向。所以诗歌的同质化和小众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何永飞的长诗《茶马古道记》则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此书第一部分是《九歌今译》。郭氏《九歌·解题》说:“十一篇歌辞有六种写法。第一种是叙述祭祀的排场,如《东皇太一》、《礼魂》。第二种是歌者或祭者向女神求爱,如《云中君凡《少司命》(这两位都是女神)。...  相似文献   

5.
《九歌》:人神之间性爱的歌吟国光红一、屈原《九歌》的性爱主题屈原《九歌》的性爱主题原是很明显的,但直到朱嘉才揭示其底蕴,而又首鼠两端。朱嘉《楚辞集注》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  相似文献   

6.
钱玉趾著《九歌全新解译》 2 0 0 0年 1 2月由巴蜀书社出版。本书忠于原辞又典雅隽永 ;注释化难为易 ,通俗易懂 ;专论部分着力运用历史及考古方面的最新成果 ,分题立论 ,配有 4 0帧插图 ,与传统观点迥然不同且旁征博引 ,有极强的说服力。本书认为 :《九歌》的主要诗篇是爱情诗 ;云中君、少司命、山鬼都是男神 ;《礼魂》是祭祖乐歌 ;云中君、大司命分别象征晚年及去世前后的楚威王 ;少司命、湘君、湘夫人分别象征执政前期、中期及被囚于秦国的楚怀王 ;东君、山鬼分别象征初立为王、放逐屈原时期的顷襄王 ;《九歌》是屈原精心创作的具有深邃寄…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拙著《中國詩體流變》中談到楚歌與楚辭時,曾説:"根據多數文學史家的研究,都認爲楚辭是采用了當時南方的楚歌體,又加以改造變化而成的一種新詩體。"這個論斷似乎是可以成立的。但繼而談到楚辭的代表作《離騷》與《九歌》的關係時,還没能確認定哪一類作品在前。當時我對《九歌》和《離騷》的創作時間,還是遵從王逸的説法,認爲《九歌》是屈原晚年被放到沅、湘之間的作品。王逸的原話説:《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诗歌的主体,抒情语言即作者诗性人格在作品中的表现,即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塑造的主要媒介。《诗经》作为先秦文化的代表,其诗歌语言具有的叙事性和口语化色彩,使其部分篇目在某种方面有了一定戏剧文学的语言色彩,即在表达一定文化意义与审美意义的同时,具有了现场直观性和艺术表现性。尽管《诗经》的审美特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存在上都是诗歌,仍然有其他文学体裁的影子若隐若现,其中之一便是戏剧的特点。从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9.
张宣 《华夏文化》2003,(3):62-63
某某同志 :承你多次送给我《华夏文化》 ,我也常常读它 ,留有好印象。最近又把没有读仔细的两期——— 2 0 0 2 .4期和 2 0 0 3 .1期摘要重读了几篇 ,感到有几篇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探讨相当深刻 ,立论也较精当 ,实合我心 ,使我受到良多启发。这里向你简谈一下 ,供你参考 ,并请你批评。(一 )是对我国古代哲人和文学家在价值观和美学思想方面的发掘有深度。例如 :0 2 .4期高照的《庄子能使你快乐》 ,申屠青松的《读 (杨恽 )与孙会宗书》 ,0 3 .1期汪沛的《古代诗人的心路历程》都是。《心路历程》这一篇提纲挈领提出了“以身殉志的屈原”、…  相似文献   

10.
4月25日,区文化局在《解放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刊登《苏州河原创诗歌征集启示》,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苏州河为主题的原创诗歌征集活动,吸引20多个省市180余位诗歌爱好者参与,赵丽宏、薛锡祥、桂兴华等知名诗人也应邀创作了作品。本次活动共收到作品800余篇,从中精选出的92篇优秀作品,集录为《苏州河咏怀——苏州河原创诗歌作品选》,于2009年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发行5100册。  相似文献   

11.
汪沛 《华夏文化》2003,(1):37-39
我国是一个诗文大国。古代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无论得志还是失意 ,都以诗歌为其精神归依 ,在诗的国度里寻找一个安顿身心、张扬自我的家园。沿着几千年来诗歌的脉络 ,可以清晰地读出历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以身殉志的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除了在文学上首开楚辞体并浪漫主义诗歌先河的巨大贡献外 ,屈原与众多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死。屈原的死是意味深长的 ,我国民间几大节日里就有一个端午节是特意为纪念屈原之死而设立的 ,它给后世留下的回响决不亚于他精彩的诗文。屈原可谓开古今诗人自杀先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土的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章节、字句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本《系辞》上第九章。即“大衍之数”章,为帛书《系辞》所无。帛书《系辞》在“《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後,紧接的是“《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章、即今本《系辞》上的第十章。帛书《系辞》的祖本到底有没有“大衍之数”章?或者说,“大衍之数”章到底是西汉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本刊从本期起特连载李桅同志迻译的《普希金传》中的两章——《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普希金传》的作者列·格罗斯曼(1888—1965)是苏联作家兼文学研究工作者,1911年卒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大学法律系。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起着手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工作。他所写的《苏霍瓦·科贝林的罪过》受到过高尔基的赞扬。传记和传记小说是他作品的主要体裁。这部《普希金传》则是他传记作品中的一部力作,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作者在书中用饱含激情的笔触记述了伟大诗人的一生:从就读皇村,流放南国,囚居故里,受辱宫廷,直到死于决斗.《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速两章,写得尤为扣人心弦,史家的信实和作家的激情交织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的援引,则使读者在深入了解诗人悲剧性的死的同时,更增加对他的景仰,痛惜和缅怀之忱。  相似文献   

14.
毛曦 《华夏文化》2000,(2):56-58
古书今译 ,如火如荼。率尔操觚 ,往往有之。陕西师范大学王宏印教授所著《白话解读〈公孙龙子〉》则同流不污 ,是“文本注释与思想重建”相得益彰的好书 ,具有鲜明的特色。该书于 1997年 9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首先来看该书的编目。该书共分上编、下编、附录三个部分。上编为《公孙龙子》文本注释与疏解。包括《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指物论》、《名实论》、《迹府》六篇的词义解析、文句梳通、译文为白、意义诠解。下编为《公孙龙子》的文本与思想研究。共四章。第一章为《公孙龙子》文本研究及《公孙龙子》思想的重建。主…  相似文献   

15.
《老子》通行本中第二十七章和帛书本内容有较大的不同 ,本文在对这章文本对照分析的基础上 ,并分别就两种版本的《老子》中与第二十七章相关内容有重要关联的四十九章和六十二章也进行了系统分析 ,力图找出三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纵观《老子》全文的基础上 ,就《老子》第二十七章中 ,通行本和帛书本究竟哪个更切合《老子》的本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作者认为 ,无论是就这三章之间文意的连贯方面 ,还是就老子思想的总体特征方面 ,帛书本的第二十七章的文意可能更切合《老子》的原意。《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圣人 (善人 )本身的“师”、“资”对象问题 ,而不是像通行本那样强调“善人”、“不善人”之间的相互师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金坤 《寻根》2003,(6):40-4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人们以《诗经》作为教化人的范本,称为“诗教”。《诗经》内容丰富,自古迄今人们多喜欢从《诗经》文本中取名。人们取名于《诗经》,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直接采用句中之成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见《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孔明,意谓完备周详也,此正是诸葛亮为人处事的性格特征的体现。我国原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其名出自《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邦国,名字出于《鲁颂·宫》:“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邦国,即国家。当代著名诗人贺…  相似文献   

17.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8.
杰出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苏音编译1996年适逢杰出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逝世200周年。著名传记作家休·道格拉斯推出传记作品《罗伯特·彭斯》一书,以缅怀这位杰出的诗人。此书以彭斯生命中的两大支柱——诗歌与妇女——为主线...  相似文献   

19.
楚辞与荆楚饮食文化冷樵屈原的《离骚》中有如下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颔亦何伤!译诗:清晨口双双饮木兰树上滴沥的露水,傍晚食用秋菊初生的花瓣。如果我的情操确实美好而精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妨!《九歌·东皇...  相似文献   

20.
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意蕴。表面上看起来,它写的是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凤凰",但在更深的文本自我指涉层面,它也在不断地谈论当代诗歌写作的可能性问题。诗歌围绕装置"凤凰""飞"与"不飞"的问题,从观念与物质性、神性与原罪、凤凰观念的历史反思等角度进行了探索,最后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诗歌经过一系列的领悟与思辨,达到了一种观看方式的变化,解构了那种外向性、扩张性的"飞",而提倡一种谦卑和谐,与天地融合共处的"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