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王安忆的“三恋系列”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张扬了女性性心理的情感方式和生命体验过程,且在她的诸多女性本中存在着阴盛阳衰的两性关系模式,使她的女性学创作不可避免地进入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解读范畴。但王安忆主观上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这是因为女性主义批评常有的两性二元对立的格局与王安忆“取法自然、顺应现实”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擅长对复杂情感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物的刻画。奥斯汀式理想主义爱情观和婚姻观经常出现在她的作品。她对女性地位、教育、婚姻和权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奥斯汀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在其他男性角色的陪衬下,展现出独立坚强却同样也有性格弱点的女性形象。《爱玛》与《劝导》是奥斯汀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爱玛》和《劝导》,着重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女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女主人公的反抗意识、以及这两部作品中奥斯汀式理想主义婚姻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两大流派。自由女性主义力图实现女性在运动中的平等参与机会,但未触及体育结构的根本。激进女性主义对性别结构和父权制展开激烈批评,并将女性解放的可能路径诉诸于跨性别运动和放弃家庭。激进女性主义的方案在现实中给许多女性体育参与者造成实践困境,而解决此需要从生态女性主义寻求知识营养。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并呼吁女性重新思考其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为女性体育指明的道路是休闲体育和家庭体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概念以及女性主义与休闲运动对女性的影响,剖析了女性主义的休闲运动观、女性休闲运动发展现状、开展休闲运动对女性的益处以及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等方面,说明了休闲运动不仅仅是男性的权利而且是女性的权利。从而为女性休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意指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受压制的社会地位和受歧视的社会作用。2.女性主义与休闲运动(1)女性主义与休闲运动的联系①休闲运动是指在自由休闲时间内,经自由选择参与的体能性运动或休闲娱乐性运动,并从中获得健康有益的体验。②女性主义与休闲运动…  相似文献   

5.
王晶 《收藏》2012,(24):110-115
佟玉洁,副研究员,2002年初进入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工作,从事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工作,著有美术批评论集《谁的后现代》,美术理论专著《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作为一位长期进行女性主义艺术研究的学者,她对女性艺术和女性主义艺术有着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从而在其文本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她以个体经验走入文本创作之中,塑造了具有内囿、沉默、匮乏、依附等特征的女性形象以揭示痼疾,引起疗救,在"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与女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与女性主义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又在一定的基点上有所碰撞与契合。社会性别概念、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观念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奥林匹克对其他社会领域女性权利的提升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是把自然和女性,人类剥削环境与男性压迫女性等同起来,在反对二元对立的前提下,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主要流派及发展历程入手,简要探究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并指出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休闲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休闲运动的日益发展,女性休闲运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概念以及女性主义与休闲运动对女性的影响,剖析了女性主义的休闲运动观、女性休闲运动发展现状、开展休闲运动对女性的益处以及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等方面,说明了休闲运动不仅仅是男性的权利而且是女性的权利。从而为女性休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苦难,几乎是贯穿萧红各类作品的主题,尤其体现在对女性的苦难生活和命运的描写上。萧红充满无数苦难和坎坷经历的短暂一生,使她对女性生存困境和悲惨命运的表现独树一帜,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显现出对女性的关怀。同时,萧红将笔触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对女性苦难命运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探索,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了萧红小说的女性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11.
依据女性主义哲学思潮中3类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哲学观点,结合女性社会角色、身体观念、自我认同的转变历程,对女性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所蕴含的"政治运动-思想观念-文化载体"交互关系进行解析。研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体育发展以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为思想武器,实现了女性体育权利意识的启蒙,但理论上存在认知局限性,实践上欠缺彻底性与集体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体育借助激进的女权潮流,把女性体育作为破除性(性别)制度的权力场域,致力于消灭差异和生理超越,虽客观上取得长足进步,但理论上陷入本质主义,实践上存在体育伦理意义上的僭越与隐患;20世纪末,生态女性主义的反思给予异化发展的女性体育以警醒和可能出路,建议按照道法自然、尊重差异、合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发展女性体育。因此,女性体育观的变化与女性主义哲学思潮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实践具有一致的阶段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是人类社会"政治运动-思想观念-文化载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反映,是特定历史阶段政治/文化观念交互作用和权力/制度力量博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高峰 《体育与科学》2012,33(4):62-6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十一五"以来我国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评述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进程与历史走向。结果发现: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整体成果数量不多,研究过程中出现"女性体育"、"妇女体育"与"女子体育"概念相互混淆的局面,其中以"女性体育"研究文献居多;目前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典型成果主要围绕"女性体育参与的状况","女性体育与性别","女性体育媒介呈现","女性主义与女性体育","女性身体观与体育"等维度展开;女性主义、西方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体育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断;对女性身体观与体育、性别与体育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激进女性主义将运动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视为父权制的结果。激进女性主义在体育领域对父权制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父权制暗含的男性身体优越性、父权制下的体育权力机构以及女性体育的男性中心取向等3个方面。激进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气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运动予以解构和重建;女性对男性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理解,同时,男性参与女性传统项目对于其人格的完整发展也是有益的。从本质上讲,激进女性主义所运用的是一种文化分析的方法,其力图通过对运动意义和流行方式的重新界定来实现实质性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4.
身体、权力与性别——女性主义体育理论发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女性主义体育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的体育社会学理论流派,它对早期体育社会学理论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挑战.女性主义体育理论从女性视角出发研究了体育组织、体育制度、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意识形态等社会现象和文化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身体、权力和性别在体育中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回顾了女性主义理论的沿革;评述了女性主义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了女性主义体育理论主要流派及其研究焦点和理论局限;总结了女性主义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存在于社会现象之中,它既不同于政治、艺术与文学境界下身体文化的复杂,也不同于消费化境界下的现实,它有着自身的特质与表达力。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支撑下,女性身体文化还受到了服装与媒体的影响,所表达出的文化境界更为人们对女性体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丁玲早期的小说塑造了梦珂、莎菲等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女性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探究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相似文献   

18.
王晶 《收藏》2012,(24):98-105
"去女性"是近年来在中国女性艺术领域提的最多的一个话题。目前女性艺术在中国不再是西方式的拿来主义,它既女性,又东方,极具本土色彩;它是温和的、富有魅力的、非对抗的、理想主义的,有别于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那么,中国女性艺术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它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女性的身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化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女性身体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存在于奥林匹克之中,也是突出女性独特文化气质的重要方式。服装、大众传媒是女性身体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的良性因素,但也有诸如兴奋剂、文化异化等阻碍着女性身体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观演变的分析来审视古代女子民间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女性观的嬗变与女子民间体育参与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女性意识演变的心路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推动现代女子民间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