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词项逻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概念”是构成三段论的条件,不是三段论规则。对当关系中的真假不定不能看作是一简单命题用于假言三段论。词项逻辑中涉及预设的地方仅为有限量换位推理,两个全称前提推出特称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及反对关系推理和下反对关系推理所需预设均为:主项存在。从操作层面上看周延规则不是普遍适用的;从深层次来看,如考虑到预设,那么周延规则是普遍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何向东同志在《演绎推理的新形式》一文中提出:“思维的形式,总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完善着,作为专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这门科学,应当不断总结人类思维的新成果。“这一倡议是富有价值的。从亚里士多德创建传统逻辑体系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年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真是“千年喑哑实可哀”。何向东同志身体力行,率先探索,创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及中项不周延的直言三段论等演绎推理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中有关逻辑知识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三段论”推理教学,既是前边简单判断的继续和应用,又是学习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的必要准备。因此,教好“三段论”推理对学生学好逻辑知识,以及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都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文字表达中,人们运用完整(既有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也有这三个判断的语言形式)而标准(即依“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三段论的情形是不多见的,而大量地运用它的省略形式,即省略三段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段论这类推理形式在思维实践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于省略三段论。然而,目前逻辑论著中对省略三段论的论述却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三段论理论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省略三段论很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下面拟就省略三段论的定义、省略原则、判定标准、复原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文字表达中,人们运用完整(既有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也有这三个判断的语言形式)而标准(即依“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三段论的情形是不多见的,而大量地运用它的省略形式,即省略三段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段论这类推理形式在思维实践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于省略三段论。然而,目前逻辑论著中对省略三段论的论述却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三段论理论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省略三段论很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下面拟就省略三段论的定义、省略原则、判定标准、复原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行逻辑学教材中的传统词项逻辑部分,还存在一些争议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单称命题有没有量项,如何处理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的关系,三段论有哪些规则.我们认定:单称命题没有量项.对当关系推理中,单称命题不能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三段论推理中,单称命题应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命题变形推理中,单称命题可以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也可以不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不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为好.“在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不应作为三段论的一条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7.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逻辑教科书和逻辑辞书中提出的性质命题对当推理、三段论以及复合命题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观点,给出了新的规则,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便于人们学习把握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我们学习逻辑,就是力求正确地运用思维形式,自觉地遵守思维的基本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从而使我们清楚、正确地去思考问题、说话和写文章。高中学生学点逻辑知识是必要的。离中语文教材中,从第一册到第三册,共编排了七篇逻辑知识短文。教者不能把这些逻辑知识短文看作是“拖油瓶”式的“捎带贷”“附属品”,而应该重  相似文献   

11.
概称句推理具有以词项为单位的特征并且词项的涵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处理用λ-表达式表达涵义,不够简洁和自然.亚里斯多德三段论是一种词项逻辑,但它是外延的和单调的.这两方面的情况使得有必要考虑新的词项逻辑.涵义语义的基本观点是:语词首先表达的是涵义,通过涵义的作用,语词有了指称,表达概念.概称句三段论是更为常用的推理,有两个基本形式GAG和Gaa.在涵义语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GAG和Gaa是关于这两种推理的公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三段论在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和知识推理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它们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作用。我们用广义量词many对传统三段论推理进行了扩展,利用广义量词理论和集合论,从语法上证明了14个广义三段论推理的有效性。这一方法为其他广义量词的广义三段论提供了一个简单合理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形式逻辑中的结构形式三段论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应用很广泛,它是由两个分别叫做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由于一共涉及了三个命题,所以叫做三段论,例如推理1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钱互相平分(大前提)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小前提)所以,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结论)推理2负数没有对数(大前提)-1是负数则\前提)所以,-1没有对数(结论)任何一个三段论推理中都有且只有三个项,如推理2中的“负数”、“对数”和“-1”。这三个项各有名称:作为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推理2中的“一月’;作…  相似文献   

14.
最近,同一位青年教师讨论进修问题。他说:作为一位教师,在业务上,除了学习本门业务,学点教育学、心理学以外,还应学点什么?我说:还应学点逻辑学。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逻辑学? 因为逻辑学(指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及初步的思维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它是研究:怎样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研究中,保持思维的明确性、确定性、无矛盾性、有论证性,等等。学了它,可以使思维更精密,表达更确切,更具有说服力。人们办事情,都要思维,而思维应当是正  相似文献   

15.
在逻辑学的考试题中,有一种问答题或者也可以算作分析题的题型。这类试题考察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推理中,尤其是三段论中。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逻辑推理的有关知识,能热练运用推理规则,能清楚区分和牢固记忆三段论的格与式。可以说,这类题目属于难以解答的题目之一。 解答这类难题,逻辑知识掌握较少的考生,往往不知从何抓起,找不到突破口,容易产生急燥情绪,更加增加了解题的障碍。 遇到这类难题,可以把思考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如题目中出现“大前提、小前提、中项、结论”的概念,确认这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如出现“假官前提、选言前提、前件、后件”等概念,确认这是要考察复合推理的有关知识。这是第一步,初步确定思考范围。 第二,如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内容,则应该想到这是考察对规则的证明、理解与运用。要把思考的角度放到用三段论总的规则去分析、验证上。如总的规则不能清晰显示问题的症结或不能明确找出结果,则可以试用各格形式及其规则去检验、分析。如仍不能理出头绪,则把三段论的二十四个正确式开列出来,逐一对照分析。这样,解答虽稍嫌复杂,但问题一般可以得到解答。考察三段论的知识内容,是不会越出以上范围的。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词项逻辑预设直言命题主项非空,尽管可以使包括单称命题在内的对当关系全面成立,但是又带来词项逻辑不再具有普适性等诸多问题。因此,现代逻辑学家放弃了存在预设。由于三段论规则仅仅是判定规则,而不是推理规则,那么,被判定为有效的三段论是如何从前提得出结论的?除了运用欧拉图、文恩图和化归方法等外,还可以运用概念(词项)的限制或者概括方法从一个三段论的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五册《论证》一文中说:“论证要严密,要遵守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努力把论点和论据间的联系交代清楚。”从逻辑角度看,这句话有三个毛病:(1)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归纳”是“推理”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是不能并列的,如“钢笔”和“文具”是属种关系,它们就不能并列。而这句话中却将“归纳”和“推理”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2)误将“推理”当成“逻辑方  相似文献   

18.
(一)对于演绎推理,一般逻辑读物都规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承认后件不能承认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条;相容选言推理,承认一部分选言肢不能承认或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三段论,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不能得结论。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推理形式就是错误的,亦即是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也不必然是真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实际上只适用于结论是实然判断的演绎推理。倘若结论不是实然判断而为或然判断(即可能判断),那么,上述所有那些违反规则的所谓错误的演绎推理形式就都成为正确的演绎推理形式了。试看下述的一些推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4中梳理探究板块的一篇文章。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惟一一篇介绍逻辑知识的文章,理应提供典范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实例,但遗憾的是文中谈到推理时举的一个“三段论”的例子却是不甚妥当的。原文中的例子摘录如下: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比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包含着一个“三段论”:“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儿童范畴三段论推理特征的探讨出发,分析了信念偏差效应在儿童推理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小学三、五年级与初一年级儿童关于范畴三段论的推理均未达到推理能力的成熟水平.(2)信念偏差效应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变化,总体呈现出两个特征:其一,逻辑状态与信念状态相一致时,信念促进逻辑反应,不一致时妨碍逻辑反应;其二,信念偏差分别以不同的作用方式相互独立地作用于前提编码与结论判断两个信息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