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论述密切相关的事理,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种复句叫做并列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常常不用关联词语来连接,几个分句只借助语序直接组合,偶而也用“还”、“又”、“也”、“并”、“既……也”、“也……也”、“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等表示并列关系。并列关  相似文献   

2.
第六节多重复句一、多重复句及其特征内部包含两种(以上)意义关系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试比较: 1、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2、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例1分号前后各有一个分句,每个分句各从一个角度阐述共产主义风格是什么,它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并列。例2则不然,一共有四个分句,第一、第二两个分句与后面第三、第四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一、第二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第三、第四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并  相似文献   

3.
复句     
几个意义上互相关联的单句合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做复句。构成复句的每个单句叫做分句。例如: ①文艺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的一条重要战线,文艺领域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埸。 ②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例①由两个分句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分句本身都是主谓句。例②包含两个分句,主语在第一分句里出现,在第二分句里省略了。有的时候,主语在第一分句里省去,在第二分句里才出现。例如: ③听到这个消息,他一转身跳下卡车就往工地跑去。 根据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的各个分句是平等并列的,如例①;偏正复句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互相依靠,有主要与次要之别,如例②③。 联合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表示以下各种关系: 并列 几件事并列,地位平等。例如: ①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 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真理,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7页说:“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是:第一步,先要从整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多重复句大多数是能先分为两个分句的,但也有不少是不能分为两个分句的。象下面的多重复句就非先分为三个分句不可: 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革命的东西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88页)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三个分句并列。  相似文献   

5.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多重复句切分出来的分句,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搭配,如果不能搭配,说明分句切分错了。下面运用这种复句关系搭配分析法对多重复句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1.一个多重复句中有并列关系的复句,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试用本)《语文》第六册上说:“(2)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例句(2)是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复句,每个分句都是一个单句,分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结构上也只有一个层次.”关于并列复句这个问题,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上说:“每个分句分别说明或  相似文献   

8.
在复句教学中,尤其对多重复句的分析,初学者甚感困惑不解,其突出情况有二:分句确定难,一重切分难。为使复句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二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之一。一关于分句确定难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的组合情形基本类同:或主谓式与主谓式的组合,或非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的组合,或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组合的三种情况。可是,多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分句)要比一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多,多重复句分句间的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比一重复句分  相似文献   

9.
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六种: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一般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长句变短句的方法:(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2)把并列成分拆开,重复跟并列短语直接配合,形成叠用的句式,变成复句的几个分句;(3)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成分之间存在着解说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成一个解说复句;(4)借助复指,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相似文献   

10.
程海林 《语文知识》2006,(11):30-30
课本讲到并列复句时概括地说:并列复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具体说来,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并立式。其特点是几个分句合说一件事,分句的次序改变后句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复句问题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2.
复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互相关联的单句组合在一起的句子,构成关系比较复杂.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复句间的关系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连锁、取舍、解说等等.表达这些关系常常有关联词语作标志,但也有的只是意念上的联系,不一定用关联词语.因此,辨析复句的关系,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为了准确地辨析这些关系,一般可以这样去做:  相似文献   

13.
一多重复句也是复句,不过它比一般的复句要复杂些。所谓复杂,是指它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结构层次,“重”是指结构层次,“多重”就是多层结构层次。例如: (1)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 (并列)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 (递进) 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与第二、三两个分句分别并列两种情况,是并列关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多重复句,就是复句的某些分句又包含着分句,在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换言之,也就是复句里的分句本身是复句.“重”,是指结构上的层次.而不是分句的数目.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多重复句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则要对其进行分析,划分出它的层次,确定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而对于多重复句的分析,既可以说是我们中学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更有效地突破这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使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特在此介绍一下多重复句的几种分析方祛.  相似文献   

15.
多重复句的疏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多重复句的疏密分析法,是找多重复句层次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找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具体地说:通过多重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的分析比较,弄清分句之间关系的疏密,找出两个分句之间逻辑事理关系的最疏之处,这就是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复句有七种,其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和条件。学生对其中几种关系的辨析易混淆,从而形成理解上的误区。教学时,我采用“分析比较法”,较顺利地指导学生走出这一误区。误区之一:对比关系的并列复句和不相容关系的选择复句易  相似文献   

17.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近年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只说分号:“一、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二、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对于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也用分号的情况,只列举了转折关系一种。其实,分号除人们熟知的用在并列分句间外,在非并列关系的复句中,也不只用在转折复句中。现在,我以高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鲁迅的几篇作品里部分分号的用法为例,加以说明; 例1.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面;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南面正在运河上。(朱自清《经典常谈》) 2.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  相似文献   

18.
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每句又分为一般复句和多重后复。 多重复句跟一般复句不同。一般复句太多由两个分旬(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的复句有时可以多于两个分句)组成,在结构上只有上个层次。多重复句则要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同时在结构上也必须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句子的比较分析,看出多重复句和一般复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第四节复句一、复句及其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句子叫做复句.如: 1、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 2、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3、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例1、例2各由两个单句构成;例3则由三个单句构成,比前两个复句更为复杂。用以构成复句的单句,由于失去了完全的独立性,只是整个复句的分支,故而称为分句.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所以充当复句构成部分的分句也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例1、例2的各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沙漠地区”和“风”);例3的前两个分句是主谓句,第三个分句是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20.
多重复句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一是确定结构层次。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方面说明语境在其中的作用。一、语境在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分析中,在确定复句分句界限后,如何判定分句间的关系是多重复句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从生成角度看,分句的组合主要靠两个手段,一是关联法,一是意合法。因此,从分析角度讲,确定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也分这两种情况来谈,而无论哪种方法语境都在其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语境在关联法复句分析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尤其是层次多的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层次和关系往往要依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