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同志非常赞赏他的老师徐特立的读书方法。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身体力行这条成功的治学经验,而且坚持不辍。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里说的多写,也就是多做读书笔记。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用“手不释卷”、“韦编三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读书佳话也颇多,现在读来仍使我们受益匪浅。一、手中无笔不读书。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修身课”教材是《伦理学原理》。毛泽东读这本教材的时候,总要拿起笔在书上写下读书的认识、感想等。这本教材只有约10万字,但毛泽东却在这本书中写下了2万多字的批注。独立思考,勤奋刻苦,手中无笔不读书,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后几十年都坚持不废,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二、好书不厌百回读。1975年的一天,毛…  相似文献   

3.
我的读书生活是根据毛主席的“四多”读书法来读的。毛泽东同志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四多”方法的实行者。所谓多读就是除“博览群书”外,还要对重要的书或文章多读几遍。多写就是在课堂听讲后及时写听堂录,课后自修时写读书录。多想,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都要心里明白。多问就是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明白、不懂的地方,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在这四多读书法中,我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喜欢读书甚至读书成瘾,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事情。毛泽东非常讲究读书方法,而且他的读书方法比较特别,于读书人很有启发。现介绍如下:1.读书先立志。毛泽东积极主张读书和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就与同学相约“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事,不谈家庭琐事,否则,就不能做朋友。毛泽东说:“我的朋友和我只乐意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他在《讲堂录》中倡导:“高尚其理想”、“修身”、“奋斗”、“朝气”,并强调“实意做事,真心…  相似文献   

5.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凡成就大事业者或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者,无不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最近,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牦泽东的读书生涯》这本书,受益匪浅。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世界现代史上的巨人,毛泽东读书阅报,不断求知伴随了他一生的革命生涯。后人评价毛泽东,称其不仅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学者是、书法家。毛泽东读书既广又深,“广”是指他博览群书,“深”是指他会读书、会运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套正确的读书方法。第~,他读书具有目的性。毛泽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湖南时的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读书有“四多”,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由于青年时代即有“四多”的习惯,且坚持不懈,故他一生受惠无穷。即以宗教哲学来说,他读《金经》、《华严经》、《圣经》等。以科技来说,他读过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方面的著作。1958年他外出视察,在列车中还聚精会神地  相似文献   

7.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写笔记则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使人头脑充实,笔记使知识据为己有。古人著名的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徐特立先生的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使他的学生毛泽东掌握了良好的读书方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由此可见,写读书笔记的好处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其他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戴高乐都不例外——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 (《毛泽东的后半生》,美国罗斯·特里尔著 )应当说,罗斯·特里尔所表述的“他不间断地读书”是非常符合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的实际的。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终身学习成就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进而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毛泽东是 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位倡导与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他对终身学习的目的、时间、范畴、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我爱读书     
冰心奶奶说得好:“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我的生活里,书是我高尚的朋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犹面包,善读之可以充饥;书犹钥匙,善读之可以打开智慧大门。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让我真正领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读书,让我欣赏了中国的大好河川,名山胜水。从书中,我“见到”了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听到”了鼎湖山那美3333妙绝伦的泉声,“看到”了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闻到”了龙井茶的清香,“尝”到了茅台酒的醇美;读书,让我认识了一些名人,爱国诗人陆游、中国伟人毛泽东、女英雄刘胡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十三四岁便开始读《诗经》,读《论语》,也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晚年时,虽然体衰多病,视力减退,但读书学习的兴致丝毫不减,追求知识的愿望不见低落,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天天读书,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也是鲁迅的著作伴随他走完的。纵观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三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一、手中无笔不读书。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修身课”教材是《伦理学原理》,毛泽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从师于徐特立老师.徐老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他执教认真,特别是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方法,对毛泽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非常尊敬徐老,1937年,徐老60大寿时,他特地写信祝贺.但徐老从来不以老师自居,而是虚心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2.
谈到阅读的态度和方法 ,我就想 ,读书不妨学淘金 ,书生本是淘“金”人。是的 ,古人中勤于读书淘金的 ,多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锺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 ,也是十分庸俗的读书观。当然 ,懒于读书淘金的 ,则多认为“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来冬有雪 ,收拾书包好过年”。这又是一种颓废的、百无聊赖的读书观 ,这种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书生。这样两种极端的读书观 ,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自然都不可取。不过书中有“金” ,这倒是谁也不会否认的事实。因此 ,常常有人说 ,读书如淘金。…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习近平坦言,“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可以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是热爱读书的典范,他们将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名人读书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在学生时期作文就很出色,他的文章常被同学们传诵。据史料所载,毛泽东读书总是一边读、一边注、一边抄,然后写笔记、评论。这样,既读得有深度,又练了笔。一次,他读《伦理学原理》,对全书用墨笔逐字逐句地圈点,还打上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符号。这本书十来万字,他写的批语  相似文献   

15.
怎样实施“不动笔墨不读书” ,有效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学会学习”的能力?大致有如下6种方式。符号式。这是一种在书的字里行间、上下左右空白处用特定符号标示的读书方式。毛泽东主席曾常用这种方式读书。其符号不仅具有标示读书理解的作用 ,还有用时少、动笔快、帮助记忆、便于复习的作用。如用“|”标示段落层次 ,“?”标示疑难或质疑 ,“△”标示重点关键 ,“·”标示强调或重读 ,“→”标示事物发展变化方向和内在联系 ,等等。譬如读《海上日出》第3自然段 ,至少要用上5种符号 :四个层次的起止为“|” ,段中的拟人句为“”…  相似文献   

16.
书虫吧     
《跟毛泽东爷爷学读书》一书立意较高,具有多重(chóng)价值。作者在充分搜集、整理、研究毛泽东读书方面史料的基础上,向少年儿童道及毛泽东读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精神。作者还结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从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精神四个方面讲了毛泽东读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疑多读书对学生来讲是有好处的。但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要求具有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阅读不但要做到“知其然”,更要做到“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到精读深思紧密结合就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巧妙做法如下: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习惯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平时学生读书时,我便要求学生养成这一好习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圈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熟读成诵,以增强记忆力)。毛泽东在校读书时坚持“三  相似文献   

20.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