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笔者参加过某校的一次语文公开教学课,教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整堂课上得很成功,快要下课时,执教者让学生质疑,问还有什么问题?一个学生突然发问:“郁孤台是谁建筑的?”这是课本上没注释、参考书上无答案的问题,在场听课的教师都为执教者担心,可是这位执教的老教师胸有成竹,不加思索很快回答了学生这个“怪问”:“郁孤台本是古代就有的,在贺兰山顶的一个小山包上。后来宋朝的曾慥在这儿增筑了两个台:南为郁孤,北为望阙。”一下课,许多  相似文献   

2.
诗歌 教 学 中 提 问 的 设 计 往 往 关系到一节 课的成败,好的问题设 计 能 抓住 诗 歌 中 作 者 寄寓 深 意 并 高度浓缩诗 人情感的关键词,这些 关键词或在 转折之处,或在矛盾之 处 , 或在 重 复 之 处 等 等。 在 教 学 《 我 用残 损 的 手掌 》时,我 巧 妙 地 设计了四个 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完 成了对这首诗的解读。 这四 个 问 题 是 :一 、你 怎 样 理 解“ 残 损 的 手 掌 ”? 二 、诗 人“ 摸 索”到了什么?三、你认为“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四、怎样读“永恒的中国”? 首先,诗的 第一 句“我 用残 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课 ,首先要姓“语文”市级优质课展评 ,执教者都是一路过关斩将后脱颖而出的高手。执教课文 :林希先生的散文名作《石缝间的生命》。一执教者手托着由石子和青草拼凑而成的缩微假山 ,笑容可掬地问学生 :“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征 ?”在得到了满意答复后 ,他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共写了石缝间的几种生命存在 (这是学生一节课里唯一和文字“亲近”的机会 ,计 3分钟 ,因为教者的提示是“搜索”)。在这种低级的搜索完成之后 ,他便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负责研讨一个问题 :你愿做石缝间的这几种生命存在———野草、山花、松柏中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4.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介绍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你上这节课准备了多少时间?”他回答:“一辈子,又是十五分钟。”细细想来,此言实实在在是一个执教靡砺者的肺腑之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里虽然说的是写诗,其实教师的备课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在总结课文时,均设计了一个问题。 第一位老师问:“《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课堂里仅有几位学生举手,所答也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执教《可贵的沉默》一课,导入新课时问学生:“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学生举手不多。一位小女孩答了出来,教师兴奋地评价:“多聪明的孩子啊,真棒!”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训完后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9.
自居易的<琵琶行>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笔者曾多次教过该诗,对"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一直没有过多注意,直到今年再次执教该诗时,学生提出了"自居易到底在问谁"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校园幽默     
一位年青女教师初次执教小学生美术课。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11.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12.
大象有多重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位教师执教《曹冲称象》时,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啊?”教师并没有沿用“生问师答”的传统模式,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同学们,谁知道大象有多重?”不少学生猜起来了:“一万斤吧。”“一亿斤吧。”“四万八千斤吧。”……尽管同学们回答得挺热烈,非常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竟这样猜猜了事了。犤评析犦这堂课就教育理念而言,无疑是新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动态生成,都体现得比较充分。但是“大象有多重”竟成了整堂课的遗憾。我想:“大象有多重”在这课中重要吗?…  相似文献   

13.
课题《短歌行》课堂再现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诗人忧什么?通过哪些诗句能够反映出来?”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人忧的是‘华年易逝,人生苦短’,通过诗歌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能够看出来。”执教者点拨说:“诗人忧的是韶华易逝、人生短暂,那么,我们再看诗歌是从哪些诗句表现出这种‘忧’来的呢?”于是,执教者仍然引导该生阅读文本,让该生从文中筛选诗句,而执教者最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思考探究课堂上,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4.
简单的坚持     
凡事坚持最为不易,其实有时坚持的要求并不复杂,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枯燥而已。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以后每天甩手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回答:“能。”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这件事,大多数都举了手。又一个月后,一半举手。一年后,只有一个人举手。他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每天甩手三百下,决不是高难度的要求吧,再简单不过了。苏格拉底并没有忘记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个月又一个月问学生,一年之后只有柏拉图一个人坚持。柏拉图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决不是每天坚持甩手三百下的结果,然而从他能坚持完成甩手三百下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在一次听课时遇到的事,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雨和雾》,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下:“大家还有问题吗?”一个男孩站了起来,头晃了一下:“老师,雨水为什么是咸的?”老师愣了一下,自语道:“雨水是咸的?”然后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呢?”课  相似文献   

16.
另一种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听一位老师执教《桂林山水》,学到最后,老师问:“想洗脸吗?”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想!”可就在这响亮的回答刚刚结束时,一个孩子举起了手:“不想。…为什么?”老师紧接着问。“我不想破坏这美丽的画卷。”我的心里一阵微颤,被这个孩子打动了。他已深入到了这美丽的画卷中,桂林山水的美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课,在课上她想体现新课标精神,就让学生大胆提问,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江陵在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名字?李白有个好友叫杜甫,李白的诗歌风格与杜甫有什么不同?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白帝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掌故?……一连串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这位老师“镇”住了。这些问题与她设想的教学思路风马牛不相及,面对一大群听课老师,尴尬极了,于是她在课后伤…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李白写的《越中览古》时,有学生问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中的“鹧鸪”为何物?一是为什么选它入诗?这两个问题确实令人深思。为了探个究竟,我翻阅了几卷书,了解一个大概,同时也把“鹧鸪”在诗中的意蕴作如下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有两位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三味书屋》一文时,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教者简介课文内容后,一个学生问:鲁迅先生读书的地方为什么叫“书屋”不叫“学校”?“三味”是哪三味? 一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这个提问,答道:“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就跟你们的名字一样,爸妈给取的呗!”听了老师的回答,有的同学若有所知,更多的同学则觉得老师的回答里似乎缺少点什么。另一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这个提问,略思片刻后微笑着说道:“哎呀,你真聪明,问题问得多好啊,谁能给他解释吗?”学生受了老师的鼓励,立刻有人举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课堂上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脸上荡漾着满足的激情,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同学们,诗的上阙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教师忙不迭地发问,热烈的场面顿时寂静了下来,许多学生的脸上显出茫然与无助。于是教师又在循循善诱:不要紧张,答错了没有关系……终于,一个女生站起来,低低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教师对她的回答还不够满意,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问第二个、第三个……镜头二:在诗歌欣赏完毕后,教师问同学们,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说“这首诗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