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志强 《武当》2005,(3):27-28
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把阴阳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道家学说,作为修炼好形意拳的一项基本理论,用于形意拳习练的整个过程,指导着形意拳每个过程每个步骤,可以说伸手投足即是阴阳。阴阳贯穿于形意拳始终,掌握了阴阳就是掌握变化,可是在实战中它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3.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形意拳班了。上期在杭州的大讲堂,李克仁先生系统教授了形意拳三体式、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形意拳国家一段套路等。随后一年中,我遵照习练,逐渐感觉到初窥门径。看到《中华武术》杂志上介绍,今年李克仁老师继续在大讲堂任教,传授形意十二形拳,当即决定报名参训。  相似文献   

4.
王志强 《武当》2005,(9):23-23
凡喜好形意拳的武术界同好们都知道,形意拳的功夫分为三步:即“刚(明)”“柔(暗)”和“化”劲。那么,这三步功夫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既然形意拳是拳,当然就要在实战技法上去寻根问源,通过演练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很早就明确指出,形意拳在运用中,疾用骤发则为刚(明)劲,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步功夫;缓动遂发的为柔(暗)劲,这是第二步功夫;不意而发的为化劲, 是形意拳第三步功夫,也是形意拳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吴利民 《精武》2010,(12):52-56
进退连环拳是形意拳所传主要套路之一,此拳流传已久,在演练方面各家动作姿势大同小异。其拳动作少而精,简单易学,三崩拳刚猛矫健,势正招圆,动作安排紧凑而协调合理,劲力发放要求顺达,做功收效特快,主练精神气力功,外求束展发放,内由丹田吞吐,含有形意拳纲目要领。  相似文献   

6.
文龙 《武当》2006,(6):21-21
“形意拳三绝响,任何英雄见了倒。”这句赞美之词传于一百年前的京津渤海一带。三绝响,就是三招连环,一招打入,二招灭威风,三招打垮对方。形意拳讲求步似龙卷风,拳头如雷箭。劈拳像泰山压顶,树倒房塌!猛力劈出一拳要打断对方的颈脖子,击断对方的四肢, 或者一记劈拳当胸要把对方打得闷气栽倒爬不起来;炮拳要步似火车向前碾压直冲,架拳要像手臂裹铁皮,中平拳要有击穿大  相似文献   

7.
正五形连环拳是在五行拳的基础上构成的组合套路,流行很广。动作结构短小紧凑,往返内容相同,打起来生动活泼。本人学了褚派和王派的形意五形连环拳,但是它虽然是一个简短的套路但褚和王(褚桂亭形意拳学艺和王永年的形意拳都出自李存义一门)传下来的套路却有两个动作不一样,现将此套路整理出来供同仁研究。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臂膀自然下垂,手指靠近两腿外侧中间;两脚后跟靠近,两脚尖成八字  相似文献   

8.
史宏伟 《精武》2009,(5):68-71
山西形意拳之五行进退连环拳.是在形意母拳——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之基础上,历经形意拳前辈的实战、技击、临敌经验等逐步演化而来的。此拳法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具有手法紧凑连贯、攻守兼备,变化无穷等特点。一动快似闪电、犹如雷霆万钧之势,一静如猛兽蛰伏待出、如临大敌,万念聚敛、八方尽在掌握之中的状态。若能达此境界方为形意拳之上乘也。  相似文献   

9.
李瑞林 《精武》2006,(7):53-53
下面是形意拳第三代传人申万林于光绪二十二年抄录乾隆年间形意拳谱的部分内容: 《意拳谱历之概序》自姬公际可老先生在终南山得艺传给曹继武至戴龙邦先生留的意拳谱书上至姬公得艺约计90上下年的概括拳史此拳是由明末清初之梗概间重新又创立此拳立名为意拳现时使称为形意拳(注:此《意拳谱历之概序》由郭  相似文献   

10.
小舟 《精武》2005,(9):1-1,4,5
第一次听说刘敬竞这个名字,是在2002年7月,在郑州采访时,记得是河南一位练习意拳的老先生说的。那位老先生说:你是从东北来的吧?你们东北有一位叫刘敬尧的,练形意新练得挺好的。我说是吗,是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吗?我知道,我们那嘎嗒的齐齐哈尔市是形意新窝,有很多形意拳好手。老先生摇头说:是在辽宁省的本溪市。本溪?本溪不是拳窝啊?因为老先生在琥术界德高望众,说话很有些分量,所以我也不好质疑,但心里却充满疑惑;不会又是一个装在“包装盒”里的大师吧?因为当时是在开会,也不便多问,于是这事就撂下了。后来,齐齐哈尔市的形意拳练家子位到哈尔滨访友,又从他们口中听说了“刘敬尧”这个名字。“刘敬尧练得形意拳和我们的不一样,师承也不一样。他练得是‘文化拳’,河北形意拳的特点就是舒展大方,很有文化气息 。”  相似文献   

11.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忠海 《武当》2011,(10):19-20
形意五行拳是指劈、钻、崩、炮、横五种拳术发力技法。按五行学说冠以劈拳为金,钻拳为水,崩拳为木,炮拳为火,横拳为土。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核心。五种拳术既是招术技法,也是发力方法。下面介绍五行拳在对敌实战时的连环用法。一、甲乙双方对峙(图1)。乙  相似文献   

13.
形意五行拳是指劈、钻、崩、炮、横五种拳术发力技法。按五行学说冠以劈拳为金,钻拳为水,崩拳为木,炮拳为火,横拳为土。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核心。五种拳术既是招术技法,也是发力方法。下面介绍五行拳在对敌实战时的连环用法。  相似文献   

14.
郭会坡  林春生 《精武》2004,(7):10-11
八卦掌八字功是已故武术名家沙国政先生创编的沙式八卦连环掌中的基本功法。沙国政先生师承中国著名武术家姜容樵先生。沙式八卦掌有别于现今流传的其它八卦连环掌,因为它在保留了传统八卦掌技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形意拳的很多技法。姜容樵先生在《形意母拳》一书中写道:“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自无偏  相似文献   

15.
蔡星生 《中华武术》2001,(12):27-27
武当纯阳拳功系全真教龙门派纯阳门第二十二代传人刘理航老先生(现年97岁)系统传承的正宗武当内家拳技。它包括普通基本功、专项基本功、基础功法(金丹铁布衫功、地卧丹功、云床子午静)、基础拳法(三步连环腿、五步穿心莲、八步龙心掌)、拳械套路(日月乾坤掌、阴阳连环掌、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刘焕军 《武当》2007,(4):26-26
人为万物之灵,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道通万物之本,心悟万法之源,以武人道者善取万物之长为健康体魄、防身护道之用,武士智者以仿生为练武捷径,何乐而不为?中华武术之中的象形拳(仿生拳)以内家形意拳为突出代表,习者众多,因其门派不一,传承各异,而呈多种风貌。本人有幸归依武当三丰自然派掌门人刘焕军老先生门下,得窥道门秘传五行十二形原貌,理高道玄,法精术妙,确实与社会上流传的形意拳有诸多不同之处。略举  相似文献   

17.
形意拳大师李文彬父亲与武术同在□文/李宏去年的5月29日,时令初夏,但在北国边陲的齐齐哈尔仍是凄冷。我刚要满八旬的老父李文彬,就在这乍暖还寒的时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悲怆凄楚,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时序匆匆,又是一年了。思念慈父之情,更使我魂牵梦绕,父...  相似文献   

18.
水火居士 《精武》2008,(6):43-43
时下形意拳界普遍认为,劈拳是形意拳的母拳。此说发端于姜容樵先生的《形意母拳》,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经形意拳传习者的大力宣传,乃至成了今日形意拳界的共识。我个人认为,姜容樵先生的母拳提法,基本上是照着刘奇兰、张占魁的说法讲的:李老能才是劈拳母拳说的鼻祖。把劈拳作为母拳是李老能对戴家心意拳横拳为母拳的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20.
流传在我国间的拳派众多,太极、形意、八卦……不仅国内老幼皆知,在海外,它们的影响也逐日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然而,大成拳却不似以上几种拳那样为人所知。大成拳是一代武术宗师王芗斋老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中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及柔化之力,又吸收了八卦拳中舒展的身段、灵活的步法,以及少林派拳法中的立禅功诸精华,创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