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靳丽丽 《科教文汇》2010,(14):79-80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研究乔伊斯作品的入口。其中《阿拉比》深刻体现了其短篇小说集的同一主题,揭示了都柏林麻木、瘫痪的社会状态。本文从象征和顿悟技巧、语体和语言及作者隐退等几个方面探析作者突出主题的精湛手法,以期更深刻、全面地领会和分析乔伊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孙伟 《科技风》2011,(15):222-223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众多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它虽然篇幅短小,却以精湛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多变的创作技巧及深刻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作者的叙事技巧和写作方法,尤其是作品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由和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与人的异化——《小城羁人》象征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篇小说集《小城羁人》是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好的作品.该书完成于1916年,正值美国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的过渡期.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出机器带来的人的异化.本文试从象征主义角度解读这一名作,从而揭示社会的转型带给人的困顿.  相似文献   

4.
白丹 《科教文汇》2007,(5X):183-183
短篇小说集《小城羁人》是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好的作品。该书完成于1916年,正值美国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的过渡期。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出机器带来的人的异化。本文试从象征主义角度解读这一名作,从而揭示社会的转型带给人的困顿。  相似文献   

5.
姚丽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42-242,246
短篇小说《过桥》是格雷厄姆·格林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极具象征意义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是值得关注的。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的桥、狗、小镇、诸多人物及特定的人的行为等等的意象,并论述了这些象征对于深化主题,有效地展现作品意蕴的深刻作用。为更全面地解读该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该论文从哲学二元论思想解读劳伦斯的作品.劳伦斯的二元论思想经历了变化,并最终超越了广义二元论单纯的对立理论.其短篇小说《请买票》中充分展示了作者的爱情二元对立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尤多拉·韦尔蒂(EudoraWelty,1901——),生于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毕业后在纽约某广告部门工作,不久辞职,回家乡致力创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绿帘》(1941)、《大网》(1943)、《金苹果》(1949)、《甜蜜的倾注》(1949),长篇小说《但尔塔婚礼》(1947)、《乐观者的女儿》(1969)、《失败的战斗》(1970)等。  相似文献   

8.
卢凤玲 《现代情报》2004,24(10):214-215
都柏林核心集的产生使一个简单的元数据集就能对网上各种主题的资源进行描述成为可能.从而为定义描述电子资源的元素打下了基础,而堪培拉限定词的出现则进一步丰富都柏林核心集的内涵并扩大其使用范围。本文着重分析堪培拉限定词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并就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作者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英 《今日科苑》2007,(6):80-81
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自发表以来不断得到许多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时间证明它是一篇具有很大魅力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体现了的多种矛盾冲突,比如说作者的矛盾、南北文化的冲突、主人公所处的人文环境矛盾和艾米莉自身的矛盾,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所想要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石山 《现代情报》2011,31(3):174-177
微格式是实现都柏林核心数据集的一种新方式。本文介绍了用微格式实现都柏林核心数据集的背景及实现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来展示,随后论证了微格式实现都柏林核心数据集的5个优点,文中最后对微格式实现都柏林核心数据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齐马蓝》     
正2019年,美国Netfilx播出由大卫·芬奇监制的动画短片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些包含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等元素的2D和3DCGI短片,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深邃厚重的思想内涵征服了一众动画爱好者,这部被观众亲切称作"爱死机"的作品也迅速成为全球热议的现象级爆品。作为大卫·芬奇的御用编剧,英国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Alastair Reynolds)负责了"爱死机"第一季第7集、第14集的剧本创作,他亲自操刀改编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齐马蓝》和《天鹰座裂隙之外》,  相似文献   

12.
吴嘉佑 《百科知识》2001,(12):51-52
《俄罗斯恶之花》出版于1998年,由当代俄国文艺理论家、小说家维克托·叶罗菲耶夫编著,集22位俄罗斯作家的26个中、短篇小说而成。主题上的一致性使之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集。26部作品,除个别以外,均于7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境内外问世,被叶罗菲耶夫称为“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中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小  相似文献   

13.
谢尔盖·多纳托维奇·多甫拉托夫(1941-1990)是俄罗斯第三侨民浪潮的重要作家,以中、短篇小说闻名于世。他的四部小说《营区》《妥协》《手提箱》和《我们》被视为其创作成就最高的系列短篇小说集。本文试以"伪纪实主义"中篇小说《妥协》(1981)为文本,解析苏联"停滞"时期的社会状态和"铁幕"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元数据、HTML和都柏林核心集——关于WEB网页的编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粟慧 《情报科学》2001,19(12):1272-1274,1279
网络信息的日益增多迫使信息管理者将视线转向网络信息的编目,都柏林核心集是图书馆界比较热衷的网络信息著录元数据方案。本文概要地介绍了都柏林核心集以及HTML与其关系、都柏林核心集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的MARC:都柏林核心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元数据的定义入手,介绍了都柏林核心集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状况,描述了都柏林核心集的内容及特点,并指出在现在的情形如何利用都柏林核心集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凯瑟琳·安·波特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而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熟路》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视为她最好的作品之一.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将采用对比的方法从主题寓意、人物刻画、叙述视角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以突显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活着》是余华先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了作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解读,更加深刻地解读作品所反映出的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来探析"原生态"舞蹈集《云南映象》的创作手法,并从美学角度深刻探析了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创作所体现出的文化心理以及民族文化与美的水乳交融,充分体现了"原生态"文化的艺术魅力。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云南映象》的成功是中国民族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品,其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起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元数据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元数据的建立目标,作为都柏林核心指导的沃维克标准,都柏林核心集,都柏林核心元素,以及对元数据两种不同语法结构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