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是处在一定的“关系网”中的 ,可以把之分解为人和自然的生态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这样两种类型。人的活动既受社会尺度的制约也受自然尺度的制约 ,社会和自然处在辩证的关联当中 ;而社会存在着时间 (代际公正 )和空间 (代内公正 )两个坐标。因此 ,只有按照这两个尺度和两个坐标重构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才是彻底的。按照这样的方式重构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 ,是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永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集合体 ,成为了新人文主义。这样的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成为生态价值和生态道德获得合法性的价值根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观是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女性主义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了严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复合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价值,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员。生态女性主义秉持一切平等的价值理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强权与奴役,主张既尊重男性,也尊重女性;既尊重人性,也尊重自然;既注重“工具理性”,也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超越“强权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导向,对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生态旅游城市促进鹰潭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两大热点。近年来,全球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是各类形式中发展最快的,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生态旅游城市是旅游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游憩、休闲、居住形式,是自然、人文、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当前我国有不少城市都在纷纷创建生态旅游城市,如黑龙江伊春市、河南濮阳、云南石林、湖南张家界市、浙江丽水和江西井冈山等地。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理念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往区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存在着的技术的僭越、自然的退缩、生态的报复,这些人类文明在发展中所遭遇到的三大难题,将人类自身陷入困境之中。在城市中,要走出文明的窘境,可将城市审美化作为一种解决途径,凭借于审美将被技术无限禁锢的情感与想象重新解放出来,重新挖掘自然自身所具有的美与价值,并最终将城市中生态的“完善”与美学层面上的“美”等同起来。而这种城市审美化所呈现出的美学形象就是将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园林,使整座城市成为适宜人居住的“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6.
在 2 0 0 1年 1 0月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上 ,有关专家与全国 2 0多个城市的市长、副市长或政府有关职能负责人共同围绕“新世纪·新人居”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其中 ,“城市生态”、“生态城市”成为与会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一、城市生态的组成及特点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本质的变…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城市、注重“生态文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特征.人类的居住模式也将围绕着“生态城市”这一主题而展开.只有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寻求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协调好以人为主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的富裕、健康、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归结到底是人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以人为本”,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观念对立,强化着人类存在的反生态本质,从而导致生态的反向发展;二、“物我共生”,主张“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消灭主体价值,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所以,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伦理问题。自然,两种不同的生态文化伦理,必然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后果,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庄子哲学的枢要,庄子的“自然”具有多重维度,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心灵维度。庄子“自然”的心灵维度最终指向人的内心,运用体悟与认知的方式,来化解人类自身与外部环境的紧张和对立。在庄子看来,心灵只有复归于一种“自然”状态,才能实现人类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处。庄子“自然”的心灵维度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只有真正地从内心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自觉提升环保意识,以平等的视角来处理人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生态和谐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佳作,该小说以地球末日灾难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流浪地球”的故事。虽说是一部科幻小说,但该作品中人与人、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问题引人深思。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流浪地球》进行分析,进而剖析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人类社会精神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生态心理学家西奥多·罗杰克在其1992年出版的《地球的呐喊》一书中提出了“生态潜意识”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拓宽了潜意识的边界.生态潜意识的形成因素是多元的,与自然进化、文化演变、人类童年的经验、工业社会对人的自然经验的压抑都有密切的关系.探讨生态潜意识,找到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情感,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解救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是尊重自然、环境责任、生态公正等.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是人类从内心对大自然的认可、关爱和善待的意识和观念,意味着人类要认可自然、关爱自然、善待生命;环境责任的伦理精神是人类要为自己对大自然采取的各种行动所造成的后果负责的意识和观念,是个体责任与整体责任、“近距离”责任与“远距离”责任、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统一;生态公正的伦理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在环境权益与环境义务上的合理分配和恰切负担的意识和观念,包括保护环境人权、代际公正和代内公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发的是有关“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前提。希望从源头处考察 ,作为人类精神行为之一的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所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及自然生态对文学艺术所拥有的独特意义 ;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艺术的法则应当是一致的。工业时代对世界的“祛魅” ,既祛除了人类心中的蒙昧和迷信 ,也祛除了人对自然的亲和与敬畏 ,从而板结了文学艺术生长的土壤。一个摒弃了自然的时代 ,等于摒弃了自己的生存之根。诗人们的“怀乡症”实际上充满了生态学的内涵 ;新世纪生态文艺学的使命在于 :通过审美的途径 ,把自然放回一个与人血脉相连的位置上 ,让人与自然重新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和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生态伦理作为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的“应当”,其价值建构和价值目标的落实都理当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类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求为其价值系统确立的现实基础和本位,以“人类精神的自律”为其达成价值目标的主体基础和力量。这在实践上就意味着人类按照其在自然界持久生存和更好地生活的要求来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然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晶。根据自然文化特点以及解决限制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自然文化的演进可以划分为石器文化、农耕文化(文明)、工业文化(文明)、数字文化(文明)和生态文化(文明)五个阶段,其中生态文化(文明)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级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形式,都解决了限制人类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人类及其文化向前迈进一大步,揭示了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遵循自然和重塑自然的过程,反映了人类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创新实践融合的变化过程,推动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7.
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秋元 《生物学教学》2002,27(12):14-15
什么是生态道德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属于人类的道德范畴。人类应该树立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观 ,以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 ,而且包括其他生命形式自然存在物承担责任的义务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已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 ,要使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生态课程标准》 ,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 ,使…  相似文献   

18.
老子之“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自然的规律。人虽为万物之灵,有“参赞天地之化育”之能,但仍在自然之中。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法则。要求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活动就必须因循自然本性,以“无”违自然规律之“为”,去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危及人类生存的今天,老子这一从自然中获得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生态思想,便愈发凸显出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亮  姚萍  李秀 《高教研究》2006,22(1):76-78
城市由产生发展到现在,成为了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它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城市的建设活动,都是人改造世界的一种思想意识的体现。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人类的改造活动,不同时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于是不同时期的城市就有着不同的风格。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思想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物”到早期的“神”,又从“神”向“权”的转变,再从“权”向“人”的发展后,最后回到“物(自然)”中。相应地,城市的发展在人的思想支配下,也由开始的“自然城市”到最后的“自然城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创作始终贯穿着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文化建构,使他成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正是在这一文化层面上,满都麦与普里什文一样,对自然有着“亲人般的关注”。草原的荒漠化是满都麦生态文学的主题之一,自然与人的融合则是普里什文对自然“亲人般关注”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时空,体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和生态道德,开启了各自民族生态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