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月缺月又圆     
中秋的圆月还刚刚挂在天边,国庆的焰火又在夜空绽放。十月,在节庆、团圆和亲情的簇拥下,向我们姗姗走来。  相似文献   

2.
乾隆皇帝过年李文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年,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前一夜即除夕,人称为“大年三十儿”。老北京过年有守岁、吃年饭、拜年、送对于(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走亲戚等等习俗。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在那特有的胡同文化的氛围中,京味十足。正所谓王安石《...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纷纷回到老家度过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如今,过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共存,个性化度假与聚会热闹并行,年味不像过去那样浓厚和传统。记得德阳建市初期,为丰富市区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生代的社会文化形态的现代广告,既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又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星球上,中国广告要想不辱使命,必须学会观照他者,在差异中寻找对话,在对话中寻求发展。一、广告文化内涵的差异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较为突出,重人情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国人极重亲情、友情,在世界各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香港老字号“荣华月饼”的电视广告正是深谙“团圆”之道,大打文化战,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成功占领了市场。在广告…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和谐文化的主脉。而年节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因此,大众传媒关于中华民族传统年节习俗的报道,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介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据《新京报》报道,最近,肯德基在英国播放的一个食品广告,因为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一边嚼食物,一边唱歌,有教唆儿童边吃边唱之嫌。  相似文献   

7.
回家过年(三等奖)春节前夕,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批港台同胞在当地政府精心安排下,分别到几户农家作客,按当地习俗贴春联,包饺子,吃年饭,叙亲情。 山东齐鲁晓报社 侯新社 摄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5,(8):161
<正>春节,俗称大年,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然而自汉武帝起直至清末,春节一直被称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为春节。如今,我国春节有法定假日7天,亲人们团圆凝炼亲情,庆贺新的一年开始。在清代,春节也有法定的节日8天。《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十二中记载:顺治二年(1645)年由礼部奏准"庚子礼部奏言:每年元旦节应自十二月二十八日始至正月初五日止,月小自二十七日始至初五日止,诸王百官俱服朝服。"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盛京内务府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0,(47):42-42
大年夜,合家团圆.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一家人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和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欢乐的气氛。又到年末,年夜饭怎么吃、去哪里吃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1982年,中央电视台不经意地推出一台“春节晚会”,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从此,这一电视节目便一发不可收拾,连办八届,像放鞭炮、吃年夜饭一样,成为亿万炎黄子孙欢度除夕不可缺少的一种新习俗;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辞旧迎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典仪;成为凝结民族感情,稳定民族心理,振奋民族精神的一种强大的精神纽带。“春节晚会”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不是偶然的。首先,它与干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守岁的习俗不谋而合。试想,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围炉品茗,如果缺少一台精采的文艺晚会助兴,岂不令人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任务。以亲情为基础的孝亲敬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36):72-73
中秋,源于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佳节之时,合家团聚,赏月、饮酒、吃月饼,以示祝福,喜庆团圆。  相似文献   

13.
滕沐颖 《中国记者》2023,(1):120-122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为契机,新华社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统筹编辑部和海内外分社的采集力量,分阶段、不间断推出百余条(组)报道,多元解读中国茶的传承密码,  相似文献   

14.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不过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曾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1911年的辛亥革命废除了旧历,改用公历纪年,并从1912年起规定1月1日为新年。1914年,国民政府又重新确认了农历新年。无论"新年"还是"旧年",民间依然沿袭着千年的农历新年习俗,在百姓心目中,春节才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许多人对春节都有过美好的回忆,电影艺术家秦怡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家里过年的场景,越剧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广告的文化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生活在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时代。文化正全方位地向经济生活领域渗透,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无不充满了文化性、文化味。人们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其思想意识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这就为广告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和背景。9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中已出现了“文化涌动”的浪潮。文化经营、文化经商、文化管理、文化从业,已成为企业求生存、图发展,开发产品,领先市场的主旋律,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已成为时代的大趋势。 金融广告文化就是金融活动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广告文化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其对象是…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中国农历,每到除夕,家家户户合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本刊选编了有关中国传统民俗的专题书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的“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大力弘扬和传播的典范,既有5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姓氏宗亲会等组织之间的传播,还有400多家大众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包括CCTV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河南卫视、郑州电视台等进行的现场直播。媒体的传播,在全球造成了更大的眼球效应。一、弘扬“黄帝文化”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从古至今享祀不绝,备受景仰,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黄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认真研究和弘扬黄帝文化,既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已是现实。"中国元素"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充分运用中国元素,重塑中国文化的魅力世界,这是历史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澳门回家。走进1999年12月20日,走进本世纪末的中国。150多年的沧桑,150多年的思念。春晖寸草,亲情循着历史,历史循着亲情,祖国无时不在关注澳门,澳门无刻不对祖国眷恋。哦,澳门,回家了,拥入祖国母亲的胸怀! 祖国与澳门,确实亲同母子,血脉相连。尽管历经长久的离散,但母与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均无法割断。无论是地理位置、历史脉络,还是政治体制、文化内涵,澳门,打下的都是中华民族深深的烙  相似文献   

20.
社科     
《全国新书目》2008,(18):10+12-13
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本书精心选取各个地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风民俗,从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建筑、节目文化、传统婚庆习俗、信仰与禁忌、民间艺术文化以及民俗旅游等各个侧面,深入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