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3月12日,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证实,美国正在组建13支"进攻性"网络战部队,以便在网络空间保护美国利益。至此,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网络黑客"话题的动机,有了确定而明了的注脚。在美国炒作"中国网络黑客"这场舆论事件中,中国无疑是受害者。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舆论斗争中,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特朗普政府高官不断炒作"中国病毒""中国责任"等负面论调的背景之下,美国涉华舆情呈现消极的发展态势。美方将疫情下的"叙事之争"视为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动向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需要予以充分重视。一、疫情下美国涉华舆论的总体态势和主要特点(一)特朗普政府高层持续炒作追责索赔等话题,加大对华"叙事之争"攻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些信任危机使中国产品信誉受损,使中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文章从贸易保护主义和价值链两个角度对产生"中国制造"信任危机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信任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更有效地共同抗击威胁全人类的病毒。在这个全人类本该团结协作的时刻,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却向中国发起了"新冷战"。"新冷战"是美国发动,部分西方国家追随的,从贸易、金融、科技、地缘政治到意识形态全方位的,旨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国际运动。这场"新冷战"的  相似文献   

5.
李林  王肖奕  孔凡强 《职业圈》2011,(33):58-58
内网安全风险分析 现代企业的网络环境是建立在当前飞速发展的开放网络环境中。开放的环境既为信息时代的企业提供与外界进行交互的窗口,同时也为企业外部提供了进入企业最核心地带——企业信息系统的便捷途径,使企业网络面临种种威胁和风险,开放的网络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是记者",是网络传播时代广为人知的口号。的确,网络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2004年夏天我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做项目研究时,发现当时美国新闻界一直在讨论一件新鲜事:2003年3月,一个曾经做过《纽约时报》记者的美国人开设了一个个人网站,域名就是"回到伊拉克"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使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这几年的报道就可以知道,无论是企业、个人、甚至是政府都遭到过黑客、病毒的袭击。这就证明了目前的网络中仍存在着种种的安全威胁,面对这些威胁和攻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技术来应对就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以下介绍了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以及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下,目前常用的安全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各种对华舆论攻击工具中,"威胁论"最为常见、也较为有效,因此多年来老调常谈、乐此不疲。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威胁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恐惧劝服",即以诉诸恐惧的手段让受众相信威胁的存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偏向。长期以来,"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战略的主要舆论造势手段。对此,中国需要从解构恐惧心理入手,通过建立信任、强化好感、精准施策来消除恐惧。与此同时,要着力在两个层面大力创新传播理念和模式,将"中国威胁论"转化为"中国机遇论"。  相似文献   

9.
张新明 《职业圈》2010,(5):10-12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些信任危机使中国产品信誉受损,使中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文章从贸易保护主义和价值链两个角度对产生“中国制造”信任危机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信任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逸名 《文化博览》2007,(6):16-17
身陷一个炒作盛行的时代,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明路":要么津津有味地咀嚼一桩桩炒作事件结出的歪瓜裂枣,要么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气象万千的炒作行为中去。你几乎别无选择,不在炒作中骗人,就在炒作中被人骗。除非远离尘嚣,逃脱这个所谓的"信息爆炸"的文明社会,终老田园,赶在杨过之前拜在"古墓派"的门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时间以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又沉渣泛起,成为误导国际舆论、煽动中外关系紧张的重要推手。与以往不同,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炒作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复杂、方式更加直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谋划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本文拟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为例,对当前国际涉华舆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基本特点、内在实质展开分析,并据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应对国际涉华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29日,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图集团公司)和美国亚马逊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亚马逊“中国书店”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出版业界认为,这是中国的出版文化搭乘海外网络快车的一项成功举措。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现在,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私车、私房梦,美国式的空调,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五分之一、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的国家。——民间环保人士说,威胁中国未来生态最大的危险,除了低效率和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国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上消费、手机支付、电子交易……今天,新技术打造的智慧生活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惊喜。然而,当我们在享受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和愉悦时,由数据泄露和网络侵权引发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受损的风险与威胁也与我们形影相随。"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百姓安宁。"为了降低威胁风险,给信息社会筑起安全屏障,一批专事安全技术的新兴企业正在成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世纪末期在西方流行的"黄祸论"起,中国被视为威胁这一论调从未彻底消寂。国际上明确形成"中国威胁"概念并被国际学界、媒体界广泛讨论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1992年起美日等国家媒体报道中开始出现较广泛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等相关报道。此后,媒体报道与智库报告、学者论文等虽有爆发时间的阶段性特征,但关于中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对世界和平稳定构成威胁等讨论从未中断。"中国威胁论"也被  相似文献   

16.
后疫情时代,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尤其中美关系陷入“新冷战”,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继威胁“封禁TikTok”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恐吓:TikTok必须卖给美国,否则必须退出美国市场。在美国突围成功的中国社交媒体TikTok正遭遇至暗时刻,全球化发展接连受阻。本文将从TikTok在海外被围剿这一实例入手,分析地缘政治环境下中国社交媒体的全球化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云  黄理稳 《职业圈》2007,(8X):118-119
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奥运期间,外国记者的提问大多得到了回答,有关空气质量的炒作早已经"烟消云散"。奥运虽已落幕,但其余韵缭绕,新闻大战的硝烟似乎仍未散尽。外国记者继续关注奥运会后的北京和中国。概括起来,外国记者对奥运后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关于网络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如无意外,今年9月27日美国互联网新闻业业内将再起"波澜",而其"原动力"是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组织的2014"网络新闻奖"颁奖典礼。当13个奖项33项大奖最终确定之际,"网络新闻奖"也将走过15年的历程。从历史的角度梳理15年来该奖项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一窥美国互联网新闻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