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秀红 《广西教育》2013,(40):64-64
发学生手册那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成绩你们都看到了,有什么话想说?"美杏第一个站起来":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向荣则唱反调似地说:"我感觉自己没有多大进步。"此时,我班的"刘大侠"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笑嘻嘻地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什么双胞胎?"他的话让我莫名其妙。"我语文考得91分,数学也考得91分,那不是‘双胞胎’吗?"他眉飞色舞,嘴角都快拉到耳根了。"竟然比上学期进步了20分,真是太棒了,不愧是‘刘大侠’!"我由衷地夸赞,教室里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仑美奂,我在课堂实践中尝试把“诗词带进课堂”。引入古今哲理诗词,让枯燥无味的数学也跳动着诗情画意的音符,从而使学生在饶有兴味的求索中进入思考状态。记得在学习“直线”这一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在其两侧画有两点,指着“两点”,我念念有词:“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那么这条直线呢?‘一行白鹭上青天’。”刹那间,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接着我又出示下图:在数学家眼里:图(1)是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图(2)是一个圆与直线相切。在画家眼里是一幅寥廓苍凉的塞外黄昏景象。在诗人眼里就成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相似文献   

3.
数学之美是隐蔽的、深邃的美,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美,看似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枯燥乏味的公式图表,其实都蕴含着美,即本真美、诗词美和绘画美。王元教授(华罗庚的学生)也曾说过:"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本文以此为经络,结合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阐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阅读与思考"介绍了"旋转对称",这一短少的阅读材料,如果老师照搬宣讲这一材料,五分钟就可以讲完,这样"旋转对称"所蕴含的隐性数学之美就很难揭示;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会有部分学生不解其意,更不用说感悟数学的隐性文化之美.笔者对"阅读与思考"进行了数学隐性挖掘,诠释数学中旋转对称之美,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回味无穷的旋转对称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不仅是文人雅士的  相似文献   

5.
《散步》教学临近尾声时,我们几次朗读了相关文段.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文本在标点运用上的问题:"老师,你看,第一段中的‘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用了逗号,其实用顿号也完全可以呀.还有,第三段的‘太迟"太迟了’之间,第八段的‘慢慢地’‘稳稳地’之间也可以改逗号为顿号的."好发现,我乘势鼓励:"连标点符号也注意到了,真可谓用心读书啊.大家可以就此谈谈,为什么作者爱用逗号呢?"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语言表达简洁,无不体现数学之美。就连数学家罗素也认为: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学应当激起学生对数学美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语文之美     
其实,枯燥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精神是语文。"  相似文献   

8.
青春口哨     
编者推荐:用"口哨"串联诗与歌——前有《十不该》,中有杜牧《泊秦淮》,后有《童年》——"‘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一句是什么"处在波谷最低点,"口哨把我拉向‘亡我’之途"。用杜牧诗中"亡国",引出"亡我"之感慨——行文流畅而有文采。  相似文献   

9.
风,热乎乎的     
此文的亮点是"此时,我的心不再感到寒冷",它是"我笑了,老师也笑了"的内在依据。其中两个"笑"字蕴含不同,前者"学生因有‘乐他人所乐’之心而知‘感动’",后者为"老师因学生有‘乐他人所乐’之心而‘欣慰’"。此文还需要升格:"亮点"句出现后,还要给出"意象",将"温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审视,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其实数学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形式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所以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观贵刊1990年10期王为民文章《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之瑕》,说杨万里之《初夏睡起》诗“引错了三个字”,“‘留’应为‘流’;“‘软’应是‘溅’”;“‘与’也错了,应为‘上’”.此说不妥!只要稍微读几本古书的人就知道,古人诗词之类有不同版本流传,字句不尽相同,不能随便否定猜疑。我读的《诚斋集》(杨万里号诚斋)全诗确为这样: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审视,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其实数学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形式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所以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对称美,解题时我们可以利用、挖掘对称美和补全、构造对称美来探寻解题思路.教学中可以通过揭示对称美、运用对称美和追求对称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之美.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性、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洁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15.
在“美丽的蝴蝶”这个主题中,我引导幼儿欣赏蝴蝶:这些蝴蝶美吗?你觉得蝴蝶美在什么地方?“蝴蝶有美丽的翅膀。”“蝴蝶身上有美丽的花纹。”“蝴蝶的翅膀边缘像花边一样的美丽。”“蝴蝶会煽动翅膀,跳起舞来很优美。”“蝴蝶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五彩斑斓,很漂亮。”“蝴蝶身上还有许多条纹和圆点,组合在一起很美丽。”“蝴蝶的两对翅膀长得一模一样,是对称的,有对称美。”……正当幼儿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和讨论时,有个幼儿的回答却让我们大家都吃了一惊:“老师,‘4’可以用英语‘four’来表示。”靓靓的回答简直文不对题。幼儿们都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6.
其实,在枯燥的语文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着黄叶是一种美;置身度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抑扬顿挫之美 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其《对话浅论》中说过:“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在我们诗词形式的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其实,即使写散文,平仄的安排也还该讲究。是‘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因为)前者是二平二  相似文献   

18.
<正> 许多动植物的长相是对称的.自然界里的对称现象给人有美的感觉.对称是美的象征,对称是美的享受,对称是美的追求.不少建筑物、工艺美术品和服装款式的造型是对称的.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人爱对称,打扮也注重对称.许多数学工作者对对称似乎也有些偏爱,在数学教材和各类试题中常有对称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称性的研究与教学,这不仅是顺应人心所爱,增强解题技能,提高考试水平的需要,而且对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而且有一种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