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从创作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起,赛珍珠--这位生于美国长在中国的伟大女性就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如果说在《东风.西风》里,赛珍珠更多地赞美西方文化,是"西风"压倒"东风",那么到创作《大地》三部曲之一的《分家》时,她则更加成熟地、客观地看待东西方文化,甚至给予了东方文化更多地理解,"东风"与"西风"达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2.
有关浩然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延续着将其视为一个象征性的政治符号的理解方式,认为作家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政治理念,是"被迫"接受或"被动"图解,或者出于某种实用性的政治利益考量或权力欲所做的"违心"之举。而造成这种研究思路的就是政治/文学、压迫/反抗二元模式。但是如果我们把浩然及其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来理解和讨论,浩然小说与激进政治/文艺实践之间的关系,正是一个越出政治/文学、压迫/反抗二元模式之外的历史个案。其20世纪50-60年代的小说创作,是对政治理念与文学传统、个人经验之间的裂隙的缝合,并由此在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文坛格局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特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美学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3.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随着男主人公的逝去,永远的珍藏在当事人的心底,伴着她走完剩余的人生路,然而一部《山楂树之恋》让她的爱昭白于天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恋人,让所有的读者感叹不已。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本文就自己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对小说的理解做一些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期有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爱的辛苦和凄凉"有更合理,更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10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曾数易其稿,作品主题前后迥异,最后,这部原旨道德教诲的小说变成了一部表现阶级对立,政治意义极其深刻的社会小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创作观的总结;既对俄国社会给予了空前激烈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世纪之交一部具有鲜明哲思特色的"启蒙小说"。金岱小说的启蒙思想具有鲜明丰富的"我"内涵与特色。从对《精神隧道》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有关"我"的核心问题:1."自我"理性、主体意识如何得到认可和弘扬;2.个人合理的"本我"欲望如何得到满足;3.如何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超我"。《精神隧道》是对当代中国人与社会的双重批判。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黑猫》和《泄密的心》在继承了英国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坡的小说中,由于叙事视角的变化,使作品在更多的层面上呈现出情节的丰富和人物的多变;对纠缠于极端矛盾中的人物内心的深层挖掘,又使作品专注于对心理状态和心智之间的相互转变的探索;在达到一种"效果或印象的统一"的同时,更使作品隐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  相似文献   

7.
对张洁的整体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主要讨论了张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创作上的个人特色,显示了以爱情和生活经验为主要书写内容的个人话语在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无字》为范本提出了作者作为对政治、历史有独特情结的"那个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展现的新的历史风范和历史感觉;分析了由于自传式的叙事特色和叙事手法使小说呈现出的个人极端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罗斯金的一部小说《金河王》作为结构上的切入点,从中提取"自然"与"道德"这两个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元素,指出无论是在对美与自然的体悟,还是美与道德的思辨之中,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始终关注审美主体的感受,以及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对主体引发的道德思考,体现出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论相结合的特点。罗斯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西方古典美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家。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与《生死疲劳》是"变形"母题特征很明显的两部小说。其呈现变形母题的方式很相似,作品中主人公都异化成动物,变形形象都具有人性与动物性相交织的特征,且在结构方式上都呈现出整体变形与细节真实的特征。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部作品在主题阐释、风格面貌上更多的是呈现出差异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是典型的后殖民作家。他的小说一贯的主题就是关注主流话语之下的个人叙述,关注被压迫者的痛楚与心路历程,努力发掘被历史宏大叙述所掩盖的个人历史,进而反思殖民者的"自我"与边缘化的"他者"之间的关系。《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就是其中一部检视殖民关系、抵制殖民主义的力作,本文对《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后殖民主义困境精神的体现进行了研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