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对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构成和措施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西藏档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它在西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价值及价值发挥的不足。对西藏档案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不仅能促进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繁荣,发展西藏经济,也是西藏档案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侯希文  李祝喜 《档案》2015,(4):12-16
西藏岩画作为西藏地方的"准文字档案",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文字产生前西藏地方社会生活的各种世相,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是档案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考论西藏岩画的档案属性、载体构成、损坏原因和保护对策,以期引发学界对西藏岩画保护的进一步研究,促进政府机构强化对西藏岩画的实体保护和管理,从而使西藏岩画这一"准文字档案"在藏族历史文化研究和西藏地方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加强西藏历史档案的电子化,还要规范现行电子文件的管理,使西藏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档案信息资源达到真正的共享。  相似文献   

5.
珍贵档案异地展览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7月,上海市档案馆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在上海举办了《走进西藏——来自档案馆的精品》展览,但当档案展品飞越数千公里抵达上海时,由于地域跨度、气候差异等因素,造成部分档案发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给展览的承办方上海市档案馆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侯希文 《档案学研究》2021,35(5):124-131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喜迎建党100周年,研究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档案事业发展的轨迹、特质和经验,有利于总结经验,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西藏档案事业服务西藏社会各行各业的战略空间。本文梳理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地方档案发展脉络、节点、经验、启示。首次把和平解放70年西藏档案发展划分为初创、确立、受挫和创新四个阶段。概括了70年来其主要特质:档案工作初期新旧管理方式并存,建立节点明确;形成“重历史轻当代”的格局;档案资源丰富、载体形式多样;逐渐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总结了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培养档案干部。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加强西藏历史档案的电子化,还要规范现行电子文件的管理,使西藏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档案信息资源达到真正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李丽 《兰台内外》2020,(1):46-47
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涉密档案整理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涉密档案整理实践进行梳理,总结涉密档案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反思涉密档案整理工作的最优统筹计划,以期为更加合理、科学的档案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四川档案》2013,(5):53-53
10月11日,西藏自治区档案干部业务培训班在四川省档案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此次培训南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专门为西藏自治区组织,来自西藏各地、市、区、县档案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业务人员共计90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0.
气候因素对档案保护的影响至关重要,业已成为中外档案保护工作者的共识。在西藏档案保护工作中尤其突出,因为“西藏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青藏高寒气候区域的一部分。其基本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等”^[1]。西藏高原气候中的各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档案的耐久性,因此要搞好西藏的档案保护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西藏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档案的影响,以便探讨和采用适合本地区档案保护的技术方法。影响档案保护的气候因素很多,本文仅就西藏气候中的太阳辐射对档案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红 《中国档案》2005,(2):16-17
为了让读者了解和认识西藏,《中国档案》杂志社在2004年的7月组织部分通讯员在西藏进行了一次学习和采访活动。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长洛桑南杰对此十分重视,亲自设计、安排日程和路线,周到又细致。但提到要采访他,他推三挡四地不太情愿。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自从人类告别愚昧和野蛮,进入明时代以来,就有意识的形成和保存档案,传承民族化。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记录和见证。在我们国家首批通过的“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单中,有反映两千年前经济社会生活的尹湾汉简;有印证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版图的官方书;有体现封建帝王治武功的明朝铁券、清代金榜;有记载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江南机器制造局、大生纱厂、汉治萍公司的早期献;有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重新崛起的开国大典政府公告等。  相似文献   

13.
黄磊 《兰台世界》2008,(10):10-11
本文分析了有关西藏档案史料、历史运动史料、奥运档案在奥运中的作用,奥运档案工作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做好奥运档案工作的具体措施,最后介绍了“后奥运效应”,及档案界如何预防“后奥运效应”产生负效应或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有关西藏档案史料、历史运动史料、奥运档案在奥运中的作用,奥运档案工作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做好奥运档案工作的具体措施,最后介绍了"后奥运效应",及档案界如何预防"后奥运效应"产生负效应或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15日,“清史纂修中央级档案整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副局馆长郭树银出席会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其他负责人及档案处成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的档案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6.
考释西藏地方档案教育发展内在机理,阐释其对多民族地区档案教育发展的启示,以期强化未来档案教育发展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西藏地方档案教育的历史基础为引论,论及初步形成、长足发展,以及主要特质:根本法宝是党的领导,基本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国家政策支持,在内地创办大学。针对西藏地方档案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应更新观念、创新发展,突破其闭环与固化表征。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升级换代已有档案教育机制,为西藏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政治站位高,专业素质过硬,产学研一体化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相似文献   

17.
面对破坏力极大的地震灾害,西藏档案部门应主动出击,从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馆库建筑抗震等级等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构建有效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增强档案部门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面对破坏力极大的地震灾害,西藏档案部门应主动出击,从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馆库建筑抗震等级等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构建有效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增强档案部门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12年8月2日至3日,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河南、广东、四川、陕西、西藏、新疆等地的档案工作者齐聚美丽祥和的青海省西宁市,参加由中国档案杂志社与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档案》宣传培训班,学员主要为各地  相似文献   

20.
朱旌 《山西档案》2005,(1):56-56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档案馆的展览楼里,笔曾看到1345年元顺帝用八思巴颁给西藏贵族的一份圣旨。据说。目前全国能够识读八思巴的,已找不出几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朋友讲,他们馆藏档案中有几种古字现已失传,现在已经无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内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