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阅读课时,常遇到一个问题: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总感到教学参考书中的“指导”有些不好处理。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好章,笔很喜欢,初读一次,学生说他们也喜欢;但是,笔按着“教参”告诉学生这篇章怎么好,好在哪里,哪些字词用得准确生动,哪些句子含蕴深刻,哪些段落关键醒人,章的选材如何恰当,作的立意又如何高远……等等章之妙的时候,学生们却索然寡味。我很奇怪:一篇人人都喜欢的章,讲起来为什么反而让学生生厌。  相似文献   

2.
“左联”五烈士被难,鲁迅以笔为枪,悲愤地进行战斗,揭露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他先后写了一系列章;《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艺界的理状——为美国《新群众》作》、《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这一系列章的感情基调大抵都是:悲愤。比较一下这些章的写作背景,前三篇写于作惊闻噩耗、悲愤难抑之时.最舌一篇写于作内心情感再掀悲愤波澜之际。  相似文献   

3.
重庆作家刘忠华倾情投入创作的新《点击重庆》、《走近重庆》,不以纯学形式而以纪实手法写作,尽情发挥了作品对读的认识教育价值,同时全书巧妙嵌入不少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因而颇具可读性。行力求贯彻读本位观念,这是作平民意识的反映。“看历史”、“看火锅”、“看棒棒”等三章,为全书最出色的部分,反映了作具有深厚的历史化修养一深入社会底层调查研究的严谨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徐逢春 《学语文》2008,(2):22-22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读本》有一篇题为《生活无处不在——与中学生谈写作》的文章(作者曹文轩,以下简称《生》文),看后不禁要向编者发问:这样的文章怎么能进《语文读本》?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中学统编语文教材中,《诗经》选了《伐檀》、《硕鼠》,《楚辞》选了《国殇》。好问的学生看了这几篇教材后,可能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这三首诗读起来有的地方很和谐,押韵合辙,而有的地方却不那么和谐,如《伐檀》的第二章、《硕鼠》的第二章、《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四句等,这是什么道理? 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如果想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点音韵学常识.特别是古音学常识。音韵学中的“古音”,指的是周秦时代的语音;研究周秦时代语音的学问,就叫做“古音学”。  相似文献   

6.
我在一篇《浮想翩翩思来》的章中写到:“中学生写不出好章,不是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缺少阅读借鉴,而是没有翩翩的联想而思滞塞。”基于这种认识,我设计了一堂作联想思维训练课在五所高中的不同授课。效果很好。下面是这堂课的实录.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2007,(2):57-57
这是一篇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采的章。相对而言,对于一些不太注重研读本的考生来说,这个话题有些偏僻,对于戈多也较陌生。而本作先由戈多的原创贝克特的话引出话题,紧接着就对戈多予以明确的阐释:戈多就是“信念”,就是。理想”,就是“道德”。章开门见山,观点鲜明,结尾警策而富有感染力。“总分总”的结构也使得章层次分明,节奏感强。在论证过程中,语言精练典雅,富有张力,是一篇很有见地的佳作。[编按]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不只存在于戏剧之中,在诗歌、小说、电影、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中,也都可以渗透、弥漫着悲剧性的气氛,表现出以沉郁、哀怨、悲愤、忧患为特色的审美质素。屈原的《涉江》就是一篇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这首诗同《离骚》以及《九章》中的其他诸篇一样,是屈原“发愤以抒情”的杰作。在诗中,诗人描述了流放中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9.
美与丑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议论,讲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章的最后,引用一个中学生的演讲,更使读感到亲切。“没有德行的美貌,转瞬即失;可是在你的美貌中,有一个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常在。”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也许是对美与丑的客观评价吧。  相似文献   

10.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曾提到:《热风》中《随感录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四篇,是他的作品,误收入鲁迅杂文集中的。原因是当时他弟兄两人都给《新青年.随感录》栏写稿,又通用“唐俟”的笔名。这并不是不可能的,鲁迅先生对于名利,向来不放在心上,如《会稽郡故书杂集》最初出版时,就是用“周作人”的名义。至于同用一个笔名的事,除“唐俟”外,也还有过别的,如“周(辶卓)”,是周作人常用的笔名(译文《红星林史》等,均用这个名字。),但鲁迅写的文  相似文献   

12.
《祖冲之》中“吉人制章”一词,注释释“制章”为“制定典章”,这不妥。很明显,这是把“制”解释成“制定”,作动词用,和“章”构成动宾关系。但“制”除了作“制订”讲以外,还可以作“制度”讲。而“制度”除了有我们通常和纪律联在一起用的“共同遵守的章程”的意义外,还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体系”的意思。我认为“古人制章”中的“制”就是这一层含义,与“章”的意  相似文献   

13.
请看今年的天津高考作题: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体不限。  相似文献   

14.
改变角度是智慧,创造往往就是改变角度、从一个新视角看一下。襄樊市第四中学义务教育部校长陈登江的《运用“存同求异”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章,用逆向思维,站在“求同存异”的反面,用“存同求异”的思维方式,审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很受启迪。我能认识到的、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15.
写出真情     
几年前,在《中学生知识报》“启明星”版上,有一篇短文静静地占据了不太显眼的一角。那就是我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习作《女儿心境》。这是我念初三时向《中学生知识报》投寄的“少女日记”征文稿。它  相似文献   

16.
《心雕龙》中的《物色》篇,多数研究认为它属于创作论范畴;维护今传本篇次的论将其列入批评论,也是以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的客体一解释的。实际上,《物色》篇中的“物”,不是创作浩以主客关系的外物,而应当是作家的情采表现创造出来的章。“物色”即鉴赏批评的审美对象“辞采”,“物”作辞解,“色”作采论,合而裁定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高下这分。将《物色》的题旨作“辞采”解释,这不仅符合《心雕龙》批评论的篇体构成的现状,而且符合《物色》篇本的语意。  相似文献   

17.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18.
和《校园轶事》一样,这里三篇习作也都写了校园里不大不小的新鲜事。作家爱用笔名,这谁都知道,可是现在中学生也纷纷用起笔名来了,这不新鲜吗?谈到吃饭,现在的中学生多半是“在家靠父母”,返校吃饭堂,可是现在竟然有人异想天开地想自办“餐厅”了,这不又是一件新鲜事吗?至于让学生自己找“对子”,编排座位,正如《位置》作者所说,这是模范班主任的一项大胆创举,当然“新鲜”无比。  相似文献   

19.
寻找     
万玮 《教师博览》2004,(2):30-31
一、那天监考语,百无聊赖之际,我研究起语试卷来。先是看了一个现代阅读,基本不会做,于是看后面的作.大作的题目是《寻找》,我当时心中就是一震。这个题目触动了我生命中的东西,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学生们都在沉思,这不是一篇很好作的章。我也跟着沉思起来。我想了很多,想到自己的寻找经历,想到人生,人生不就是一场寻找的过程吗?我们在不停地找东西,又在不停地掉东西,一边找,一边掉。  相似文献   

20.
谈及“废墟”的文章不少,而像余秋雨的《废墟》那样思考深刻、内蕴丰富的却不多。它很有嚼头,但要真正嚼透,怕不是很容易。本文避重就轻,只就《废墟》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谈点肤浅认识。先说结构。《废墟》采用的结构方式并不特别,就是“总分式”罢了,不过,这“总分式”用得似乎有点特别——“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这篇谈“废墟”不“废”的文章共四章,第一章写寄情废墟,是“总”;二、三、四章写废墟价值,是“分”。这就是所谓“大总分”。文章的入题部分是“大总”,采用的也是总分式。作为本章乃至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