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玉华 《大众科技》2014,(10):119-1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能尽快发现和解决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维持有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顺利、安全,避免护患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现况,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原因,制定出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静脉输液的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明显下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寻求安全、有效杜绝输液问题的方法。方法:采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2008-2010年的输液质量问题,从六个方面分析“执行医嘱环节、配药环节、输液操作环节、文书记录环节”共四个环节所出现的输液问题,即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有多少、是什么、为什么,明确产生输液问题的各种原因。结果:针对问题的原因,精准要求、做细流程、严格执行是解决静脉输液问题的根本。结论:严谨管理的思想精髓与护理输液安全的要求不谋而合,恰当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解决输液环节质量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静脉输液真人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培养其评判性思维、爱伤观念及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56例发生外渗现象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外渗现象的发生。结论:做好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方法。小儿静脉输液中,体位的固定又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许多婴幼儿在加强心理护理后仍有在静脉穿刺时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适合用于手术病人输液、输血及术中给药,有利于避免手术中病人翻身或体位改变对静脉通道的影响。山南人民医院手术室从2012年开始对手术病人采用留置针及三通管进行输液、输血、术中麻醉给药,收到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留置针简便、牢固;三通管灵活、方便,所有病人只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即能满足输液、输血麻醉给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对静脉输液操作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头皮穿刺技巧与特点,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在提高头皮穿刺输液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专科专业护理质量,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对静脉输液操作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头皮穿刺技巧与特点,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在提高头皮穿刺输液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专科专业护理质量,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小儿科患儿静脉输液针固定不妥而导致穿刺处肿胀、渗血、脱落针头、输液滴速不理想,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血管损伤次数及造成患儿的痛苦和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跟皮肤无粘性的弹性绑带固定法。方法将150例使用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用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及静脉输液贴上用弹力绑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因粘性大而患儿皮肤破皮数位15个,因皮肤湿性大或油性皮肤引起针头脱落10个,而弹性绷带固定法无患儿皮肤破皮及针头脱落。结论弹力绑带在小儿科固定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显著于普通胶布,取材及操作更方便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护理工作者需掌握的最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应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起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通过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治疗疾病;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过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毒物,过到利尿消肿的作用.如何确保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安全准确和迅速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的经历,探讨一下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静脉滴注药物管理新模式.国内发展较为缓慢.它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药品浪费、确保所配置的输液的质量,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芳  王元胜 《西藏科技》2013,(11):51-52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类药物的输液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输入导致的输液反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莫西沙星输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该药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后输入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最后均停止该药物输注,患者输液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静脉输液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间个体差异,及时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护士及时发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陆必科 《大众科技》2013,(12):134-136
根据多年从事宠物诊疗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犬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静脉输液的部位和方法、静脉输液的原则及剂型选择、静脉输液的量及速度的确定的具体分析,总结出较为科学的静脉输液在犬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和其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是药品质量问题,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我们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神经外科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通过实施护理对策使护士,对静脉输液反应防笵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17.
影响输液速度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丽琼 《学会》2001,(2):48-48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正确调节输液速度是药物有有效治疗的前提,否则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所以作为护理工作必须重视输液速度的调节,本旨在通过对影响输液速度的若干因素分析,为临床护士在进行调节滴数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输液疗法是现代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常在医院内静脉输液已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治疗程序,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从静脉注入是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我科是以综合性大外科,病人的治疗通常都需靠静脉给药。完成输液的过程与输液器具有密切关系,套管针的使用与一般针头的使用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使用套管针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四干 《大众科技》2014,(11):118-119
目的:排气是静脉输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排气时间的快慢、损失液量的多少、排气成功率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完成效率。特别是医院的输液厅,输液的人数多,集中,输液转换快,就更需要高效率的排气方法。通过改良排气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中,排气完成快、一次性成功率高、损失液量少、从而提高了输液工作效率。方法:2013年3月-2013年6月每天抽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输液厅静脉输液患者30例,每月试验20天,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天各1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和液体损失量以及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排气成功率平均为98.58%,对照组为93.42%,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16个百分点;试验组的每次操作用平均为13.9 s,对照组平均为22.6 s,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时间8.7 s;试验组的平均损失液量0.08 mL,对照组平均为0.46 mL,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液量损失约0.38 mL。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高,节省了治疗时间,又减少了药液损失量,特别是患者的贵重药品,从而避免了患者因为损失液体量和管内的少许气泡所造成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杨峰 《西藏科技》2014,(5):51-52,49
目的为探讨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治疗护理最佳方案。方法采用住院积极治疗护理,及时预防处理护理并发症。结果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及精心护理,平均住院12天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治迁延性腹泻、合理喂养,对提高婴幼儿健康体质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