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帝与姜炎文化研究述略□佳雨一、关于炎帝、神农氏的研究(一)炎帝、神农氏、烈山氏(厉山氏)关于炎帝、神农氏和烈山氏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三个人,是具体的历史人物,还是氏族或时代的代表(称谓),论述的较多,分歧亦大。1.炎帝与神农氏一种观点:炎帝不是神...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极重农事,与之相关的礼仪颇多,先农坛即是为祭把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神农氏而设。关于神农氏,旧有种种解说,历代先农坛之制亦不尽相同。兹就有关史料略加考述,以明其演变之迹。一、神农氏与炎帝就现存典籍来看,有关神农氏的记载不算很早。《孟子·胜文公上》谈到:“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膛。”《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现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  相似文献   

3.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据《史记》、《路史》等史书记载,他担任部落首领,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教民耕种,被尊为神农氏;因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称炎帝,在位120年。据《帝王世纪》和《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炎帝神农氏创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味百草,开医药先河;设立廛市,开辟市场;绩麻为布,制作衣裳;造五弦琴,教民傩舞蜡祭;冶制陶器,相土安居。由于功绩显赫,他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始祖,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崇拜和敬仰。特别是他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炎帝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许姓祖地考     
李立新  王道生 《寻根》2006,(5):100-105
炎帝、许由与文叔《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夫许,大岳之胤也。”晋代杜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元和姓纂》、《急就篇·注》中均有相同记述。在上述文献中,出现了五个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许由、文叔。他们似乎均为许姓始祖,让我们逐一予以分析。(一)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  相似文献   

5.
神农炎帝形象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炎帝形象小考□林河神农炎帝的形象,历来含混不明。明刊本《三才图会》和清道光十八年本《炎陵志》所绘神农炎帝为慈眉善目,身穿长袍,肩部和腰部都披着树叶,口含百草或手持禾穗的长者。而秦汉古籍中,关于神农炎帝的形象,有云“牛首人身”,有云“龙首人身”。《...  相似文献   

6.
张殿兵 《寻根》2012,(4):125-128
一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蛴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百家姓中有很多姓氏都是由姜姓衍生出来的。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其以山东省为多。姜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0位。  相似文献   

7.
郑金洪 《寻根》2008,(6):126-130
洪姓出自炎帝神农之后的共工后代,居住在黄河两岸,黄帝时起其首领就担任治理天下水利之官,被人尊为水神。江西乐平《洪氏家谱》载:“共工官者,共理百工之事也,子孙以官为姓。”洪迈《容斋三笔·共工氏》云:洪氏出于共工氏,本曰共,“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干左而为洪”。《元和姓纂》亦云:“共工之后,本姓共,后改为洪氏。”共加水为洪有二说:一曰颛项帝时,  相似文献   

8.
焦姓与焦国     
胡焕英  常军  胡小平 《寻根》2008,(1):123-125
一 焦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焦姓得姓起源,主要有两处。 1.出自姜姓,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史记·周本纪》载,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郦道元在《水经注·河71《注》(卷四)也有“焦国,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的记载。《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由此看来,周初所封者为姜姓焦国。  相似文献   

9.
王妍 《华夏文化》2003,(1):14-15
海内外华人素以炎黄子孙自诩 ,炎黄二帝被敬为华夏始祖。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到底发源于何方 ,目前还未有定论。近年来很多学者发表文章探讨这一问题 ,笔者加以梳理发现 ,关于炎黄二帝的发祥地问题主要有四大方位说 ,即东西南北四方说。下文将加以简单介绍 ,以窥目前之学术动态。炎帝 :(一 )东方说 :此说的主要根据是 :(1)《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炎帝 (神农 )初都陈 ,后徙鲁 ;《左传》说曲阜有大庭氏之库 ,大庭氏先儒说即神农氏。 (2 )炎黄阪泉之战的阪泉即今山东莒县板泉乡。 (3)炎帝出于少典氏 ,而少典氏“最初大约……居于…  相似文献   

10.
宝鸡:炎帝族之源□张序民姜水是炎帝族的发源地,姜水的地望在今宝鸡境内。宝鸡的炎帝应是创业阶段的炎帝。本文拟从两方面略作论证。首先是,宝鸡境内关于炎帝神农氏的遗址很多,而且特别集中于清姜一带。相传炎帝诞生于姜城堡以东的蒙峪,至今还有个“神农坑”。又说,...  相似文献   

11.
略议炎帝神农氏及其与中原史前农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华夏文化》2006,(4):17-19
在我国古籍及传说中,有关记载既不统一也不系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帝王世纪》说炎帝与黄帝是亲兄弟,可又说炎帝死后经过八代五百余年黄帝才继承王位,无怪乎唐代司马贞提出疑问“何其时之长也”。其次,《世本》将炎帝与神农合为一人,而《  相似文献   

12.
炎帝神农合称的文化意蕴──兼论炎帝、神农的时代问题余卫国炎、神合称始于战国,沿迄至今,绝非偶然,二者不仅有承继关系,而且有着一定的文化意蕴。过去有一些历史学家就不承认炎帝是神农氏,而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现在旧话重提,我主张将历史的真实和文...  相似文献   

13.
朱绍侯 《寻根》2012,(1):11-14
怎样认识炎黄二帝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以后很多古籍都承袭这一说法,认为炎黄二帝都是少典之子,  相似文献   

14.
姬姜二族的『三缘』关系霍彦儒景天勋《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季子劝重耳说的话。季子和重耳都是姬姓,黄帝之后裔,应该说对先祖是比较...  相似文献   

15.
黄帝居轩辕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以上是说黄帝活动的地域范围很大,虽然曾“...  相似文献   

16.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为中华文明的肇兴和发展曾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亦与炎帝神农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对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的探讨此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有32篇论文分别对炎帝的发祥地、活动地域、功绩、精神等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审视。关于炎帝的发祥地和活动地域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宝鸡渭水流域 (即古“姜水”)是炎帝族的发祥地。有学者认为 :“《国语·晋语》提到的列山氏 ,后人认为是神农。烈山即厉山 ,今湖北随县有厉山 ,显然不能与炎帝联系起来。”湖南炎帝陵建于北宋初年 ,不过千余年 ,“此说纯系传说 ,当然难以置信”。而“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的“姬水与姜水今固不能确指 ,但在陕西周原和宝鸡一带是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张新斌 《寻根》2002,(1):82-85
朱襄氏何许人也?《辞源》载:朱襄氏,“炎帝的别号”。  相似文献   

19.
神农氏炎帝,相传曾在湖北的随州生活了许久。至今,随州还保存有与其相关的两处洞穴。  相似文献   

20.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3):123-127
皋陶李氏本为“理氏”,源于尧帝时皋陶之理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帝颛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