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相似文献   

4.
周显锋 《成才之路》2011,(11):17-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相似文献   

5.
刘凤云 《考试周刊》2011,(88):174-17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到实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质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如何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新型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型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教学的最实处。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到工作的最实处.下面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谈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探究教育"就是以培养探索、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探究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  相似文献   

9.
郭慧萍 《考试周刊》2013,(58):150-150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弱,实验教育不应只是实现现象的再现,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实验教育应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践,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实验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在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决定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更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因此,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育.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本文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鬓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本文从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不再单纯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  相似文献   

16.
刘燕妮 《双语学习》2007,(12M):123-12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础的取向教育,使学生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因为它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则是培养学生创造解决问题能力的促进者.体育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