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唱法”、“民族声乐”是我国现代乐坛上的新提法,与我国已有的各种民族唱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民族歌唱方法的新的质态。它的产生有明显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渊源、现实的迫切需求;它的发展既需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也需要借鉴其它国家、民族的演唱技巧,以期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民族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民族唱法”、“民族声乐”是我国现代乐坛上的新提法,与我国已有的各种民族唱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民族歌唱方法的新的质态。它的产生有明显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渊源、现实的迫切需求;它的发展既需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也需要借鉴其它国家、民族的演唱技巧,以期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民族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文章就我国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匡祎 《文化学刊》2009,(3):73-7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许多老歌,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和喜爱,与当时上海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历史背景的研究,来进一步分析其对当时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二三十年代唱法与当代民族唱法的比较研究,为今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就是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的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的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相似文献   

6.
陈静 《职业圈》2007,(7X):80-81
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就是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的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的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中西方声乐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对比。中方声乐教育,深受其历史和文化影响,强调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和技术的整体性。相较之下,西方声乐教育,更注重音乐理论、技术的分段训练和系统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声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该研究以中西方声乐教学理念、唱法分类及音乐表现形式为基础,进行中西方声乐教育方法的深入对比及原因分析,旨在为声乐教育者提供新的视角,以期促进我国声乐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佟敏 《文化学刊》2008,(4):125-128
自17世纪歌剧诞生以来,美声唱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向成熟。发展到20世纪,已经到了它的鼎盛阶段,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声乐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演唱体系,为学习声乐的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资料。美声唱法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自中世纪出现格里高利圣咏以来,声乐体裁曾产生过多种形式。到了巴洛克时期及近现代(1600年以后)的声乐体裁又出现了歌剧(opera)、清唱剧、康塔塔、咏叹调、宣叙调、歌曲(lied)、浪漫曲(romance)、声乐套曲(liederkreis)等。从歌剧诞生及美声唱法最初的演唱方法入手,通过对意大利古典歌剧演唱技术的发展和各时期演唱风格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都是运用美声唱法来演绎作品,但由于作品时代、内容和风格等的不同,所运用的声音技术及音响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声乐表演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在声乐表演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正确的表达方式是表演者提高表演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表演者在声乐表演时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力保障。本文强调用情感力去理解和诠释声乐表演,具体分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深遂的艺术眼光,以及娴熟的技巧表达在声乐情感表演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由作曲家盘石作曲的吟诗乐舞《风流大唐乐》是用民族唱法与民族音乐伴奏,演唱李白诗词的精典之一。 李白的每首诗都饱含着真挚的感情,强烈的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他的诗篇吟诵起来也是韵味无穷,选入《风流大唐乐》的李白17首名篇是曲作家用民族交响清唱剧使其  相似文献   

1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方面有差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特别是高师声乐教学要走出模仿音乐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建立和形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多种技能,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多样化、授课形式大、中、小课相结合,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教学模式,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教学的理想规范。  相似文献   

12.
梁慧 《文化学刊》2011,(3):50-53
对于专业声乐教学来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究性的一类为艺术歌曲作品。这类歌曲作品不同于普通的歌曲,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创作高度,在创作与演唱上更具专业水准,是声乐演唱与教学中极具艺术价值,并且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艺术歌曲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演唱者对于声乐演唱技能、技巧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会促进其自身的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在当代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尚德义的艺术歌曲以其朴实的创作手法、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大胆的创新理念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怎样去遵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一直是一个有待深入解答的问题。2003年酷暑八月,金铁霖老师在合肥公开讲学时说:“在研究声乐教学方法上,我只研究辩证法,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我认为金老师的这一正确观点同样适用于声乐演唱领域。其实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元音行腔借鉴到中国声乐作品娜仁高娃咏叹调《我们将得到永生》演唱中,并用两种语言行腔的相似之处,作为连接意大利美声唱法演唱技术与中国声乐作品的桥梁,来阐述《我们将得到永生》的创作特征及风格分析,从而达到歌唱艺术中的"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从朋友处得到两盘光碟,是朋友又从别处刻录来的,两盘光碟是女歌手吴碧霞的毕业演唱会的实况,虽说听过很多女高音的演唱,听完吴碧霞的演唱还是不觉感叹一番。因为用现在很时髦的一个词来说,她应该算是一个“跨界”歌手了吧,美声、民族甚至还有一些中国戏曲的唱腔巧妙地融为一体,又各自独立,不管是西洋歌剧的咏叹调,还是中国传统民歌,听来都是非常正宗的。而人们曾经脑海中泾渭分明的所谓唱法之分在她的身上似乎都不存在了,又似乎都很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遂昌昆曲茶艺应邀去莫斯科参加中俄文化交流活动,表演了独树一帜的茶艺:一边赏茶、点茶、泡茶、敬茶,一边以昆曲作伴奏,演员演唱汤显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这所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为周小燕教授80寿辰和她从艺60周年、从事声乐教学5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庆贺活动。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学子欢聚一堂,畅叙周小燕先生的演唱和教学成就,回顾周小燕歌剧中心所走过的历程,参加数台庆贺音乐会的演出。他们用一支支心中的歌献给敬爱的周老师。 早年留学外国,歌声风靡欧洲歌坛 周小燕是中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在中国20世纪声乐艺术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她  相似文献   

18.
张昕 《文化学刊》2011,(6):165-167
探析我国竞技武术表演在现实发展中的特色和表现,并以此为基础和背景,进一步阐述竞技武术表演在文化传承中的文化效用和当代价值,探索性地提出竞技武术表演的创新发展路径,旨在展示中华文化瑰宝的时代魅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鞠焕宗 《文化交流》2012,(4):1-M0002
2012年2月7日,以“青春·使命”为主题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杭州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个代表团在6天的时间里参加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4个项目共172个节目的现场展演。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艺术作品展览、高校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等,图为河北省代表团的大学生在开幕式上表演。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教学中,不难听见、看到学者围绕“土洋之争”之类的问题争论不休。究其原因,在于诸多模糊性的认识无法厘清,因此众说纷纭的问题本身无法作出明确答案。通过对民族声乐概念及教学过程本身的模糊性进行探讨,力求得到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