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笔记集大成时代,笔记创作量多质高,名家辈出。梁章钜的笔记创作以其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创作质量,在清代占有重要地位。简约信实、章法自然、博识雅驯、叙写从容的记叙特点,是其笔记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折射出时代学术潮流与笔记创作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交流     
一次阅读课上,我偶然发现一个学生对着一本杂志读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点笔记。也许语文老师总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的癖好,借来一翻,感觉不少文章很有味道,于是"夺人所爱",借来细细品读。她称之为"文化"博览,确实体现了对"大文化"的关注,文章大气、厚重而又富有时代气息,并不是单纯地说教。她以清新的风格打动人心,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生活的警醒。  相似文献   

3.
万军 《文化学刊》2014,(4):129-135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因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和遗文佚事而备受推崇,但关于刘昌诗此书的写作地点、书名芦浦究竟何指等问题颇有争议,杨乃琦先生认为《芦浦笔记》中的芦浦,当为今苍南之芦浦。作者通过考据文献,比较不同观点,认为刘昌诗及其芦浦笔记,与南监无关,芦浦或许只是作者对办公寓所的雅称。  相似文献   

4.
文学空间是文学作为社会媒介生产的社会空间,由文本、作者、读者、社会共同生产,同时,文本也生产社会。《金色笔记》中的非洲和伦敦、安娜的噩梦和游戏以及文本外的文学场构成了小说的多元文学空间,即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资本空间。《金色笔记》的作者莱辛与文本、读者、社会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络,文学空间的释读就是为了揭示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莱辛作为边缘人、女性、作家的身份话语与权力表征。本文即主要分析《金色笔记》的多元文化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5.
《职业圈》2004,(4)
经营特色为那些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提供各类考研资料,包括专业辅导书、考研指定教材、历年专业试题、专业课课堂笔记和模拟试题等。经营方式个体独立经营或联手加盟。专业辅导书、教材、模拟试题可以到各出版社进货。历年专业试题和课堂笔记则需派专人收集,加盟类似的连锁店。与此同时,店铺应该扩大订购和邮购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6.
"不知观"在《阅微草堂笔记》文本中应用甚多,已经形成特定的叙述风格。纪昀通过构筑人物不知、读者不知与作者不知三个类别,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神秘色彩渲染故事情节,并运用弱化情节、弱化人物的方法在内容上构建"共同隐含作者",在结构上构建二度区隔,从而使文本叙述转为以真实性为目标的伦理叙述。  相似文献   

7.
小曼 《文化交流》2010,(6):34-37
因为《盗墓笔记》,他名声大振:6部书销售200万册……南派三叔,凭什么这么红?201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南派三叔携《盗墓笔记6》亲临现场。高大、微胖、安静,因为怕冷穿得极其严实;腼腆、内向、语速决还有点结巴。  相似文献   

8.
刘家佶 《文化学刊》2008,(4):103-108
《目前集》是明代名人笔记,该书收录670余个条目,具有珍贵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笔者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稽考民俗语汇的百科性及修辞心理的运用。《目前集》的存在为研究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的历史和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虽然《目前集》是名人笔记体的准辞书,并且体例结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同时代的辞书编纂,尤其是对后代辞书的编纂体例及词源考辨上都有内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家图书馆藏有《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一种。该本子共有三卷,系抄本,内有多处纪昀亲笔之文,为雇人誊抄、纪昀亲自校订之作。此本为《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初稿,亦即《阅微草堂笔记》版本体系中最早的抄本。这个本子展示出了《滦阳消夏录》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体系及纪昀的创作思想及创作过程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 简宛出生于40年代,60年代大学毕业,从小生长在台湾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气氛极浓的家庭里,打下了很深的中国文化的根基;姊妹七人中她是长女,又以中国文化示教于弟妹们;在大学里她学的是中国史地,这是一门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最浓的学科。这一切使她自幼年到大学毕业,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汁液里浸泡成长。中国文化既是她成长的营养,也是她人生的基石,更是她事业上追寻和探索的目标。她在人生和事业的途程中,处处显示出的强烈的爱民族爱祖国和对中华文化表现出的自豪感,都足以抗拒任何外国文化毒菌的诱惑和浸湿,她身上具有很强的中华文化精神免疫力。因而,虽然她长期生活和活动在美国的花花世界中,但对她来说不是西化,而是化西,或者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在她身上融合的问题。深知她的齐邦缓教授在给她的散文集《欧游心影》作的序中,就一眼洞察玄机。她写道:“在报上看到简宛的欧洲游记时,我就又清晰地看到她举着她热爱的中国文化尺,在丈量异域的成就。这种处处都转念深思的态度我已经认识了二十年。”作家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体验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评价和判别生活。因而我们在了解和研究一个作家时,看到她怎样去评判生活,比看到她反映了哪些生活,或许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我们在简宛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话语分析是对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旨在发现教师话语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课堂录像和课堂观察笔记,观察西安某中学的五名英语教师课堂,解读高中英语教师在话语量、提问方式、话语反馈方面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乔叶 《文化博览》2007,(3):38-39
这个题目的起源来自一位朋友的俗套故事:待字闺中的她不幸和一个有妇之夫遭遇,在她眼里,他实在是优秀:人材俊朗,知情识趣,德学兼备,地位显赫。他们偶然相遇,难分难舍,常常在她租的蜗居里幽会。女友说,她觉得他什么都好,拥有他已经让她很满足了,她不想破坏他现有的一切。她想做  相似文献   

13.
追思     
在我国外宣领域中曾经活跃着一位不平凡的女性。于国内她名不见经传,但在海外新闻界却有一定的知名度。前不久我们走访了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他们讲述了关于她的事情,我们记录下这些略带传奇的故事,奉呈给读者,以使得外宣界的朋友们,特别是年轻的朋友知道她、记得她——李伯悌。多彩的人生履历李伯悌原名陈庆纹,1918年出生在钟鸣鼎食和翰墨诗书之家。在她5岁时父母把她带到了美国,在西雅图、芝加哥等地学习。李伯悌  相似文献   

14.
弹指30年     
他和她同年同月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 3岁的时候,他和她玩过家家,他当爸爸,她当妈妈. 7岁的时候,他和她牵着手一块去上学,并且成了同桌.她从家里拿了一块锅巴,总要分一半给他;如果谁欺负了她,他也总会去为她报仇.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02,(5):10-14
《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上收录了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娴雅文静和深刻敏锐似乎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她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令许多人羡慕的机会,而最终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她的成功让很多女性都感到鼓舞,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她是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的完美体现。她,就是杨澜。  相似文献   

16.
从50年代开始,韩素音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识界早已名闻遐迩,可惜笔者一直无缘与她相识,直到去年5月应浙江《文化交流》杂志约请我撰写她的文章时,才乘她来中国访问下榻首都北京饭店之际,有幸与她进行了长达3小时之久的交谈,了却访问她的宿愿。 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 在未亲自见到她本人前,曾从国内一些电视镜头和报刊上看到过她那欧洲  相似文献   

17.
金永玲很忙,笔者几次去采访她都扑空了,第三次才好不容易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逮"住了她。金永玲在忙什么呢?作为新当选的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常委,她都在为发展文化产业而忙。她向省政协提交的提案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浙江文化产业的建议》;她谈得最多的也是建设文化强省、保护民营剧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她还在为金永玲艺术团今年排练的一些剧目和深入城乡和校园演出活动制订计划。金永玲这几天还忙病了,头痛、发高烧,但她吃了几片感冒药后,又  相似文献   

18.
那天,她接到朋友的电话,约她喝茶。那是个久未谋面的朋友,上中学时和她关系不错,后来他长年在外,听说如今混得挺好,有房有车。下班后,她故作轻松地和老公打了个招呼,便优雅地赴约去了。当她抹着淡妆,拎着小包,出现在  相似文献   

19.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只不过,一直都是他小心地呵护着她。他大她三岁。在学校时,不同年级,不同系,但他的体贴却无处不在,他并不是每天都来找她,但电话每晚临睡前却总会响起,说一些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晚上别在被窝里看书的话。所有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为她甘愿付出的男友。她嘴里不说,心里却是得意的。他在校园里并非默默无闻之辈,长相俊朗,才气逼人,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杨柳轻扬     
她的美,无声无息最初认识杨柳是因为工作关系,后来熟了,就成了朋友。熟了以后,她问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是什么,为什么别人都说她有点“冷”?我直言不讳,开始对她的印象就是觉得她有点难以接近,因为她是主持人嘛,很自然的就想到:傲呗。其实后来交往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人们的最初印象确实会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偏见。其实我觉得她的“冷”和难以接近是因为她的“静”。她不张扬,总是很静。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喜欢听别人说话。女孩但凡长得漂亮点儿,又是主持人,总会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有点望而生畏,但是又渴望和她们相识,于是会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