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古典舞孕育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中华民族最典型最独有的艺术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将历史与文化融合在了舞蹈的肢体语言当中。根据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该文以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圆”与“线”的舞蹈动作形式、舞蹈动作调度的变化与舞蹈动作节奏的快慢为线索,研究中国古典舞与古代乐舞的审美流变的产生与发展,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及传承。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方式及历史发展,从中分析从古代乐舞到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及如何看待中国古典舞对当代的影响并提出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冉 《职业圈》2007,(12):112-113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独立的舞种,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中提取精华,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以及当代审美观点和原理,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鉴于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身韵",在古典舞中的灵魂作用,文章从身韵的艺术特征、身韵之"形、神、劲、律"、身韵中的艺术呼吸、以及身韵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李冉 《职业圈》2007,(6X):112-113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独立的舞种,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中提取精华,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以及当代审美观点和原理,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鉴于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身韵”,在古典舞中的灵魂作用,文章从身韵的艺术特征、身韵之“形、神、劲、律”、身韵中的艺术呼吸、以及身韵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舞蹈不能“说话”吗?不对,舞蹈是能够“说话”的。它拥有最热情的语言,能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和深奥的思想。人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壮志豪情、理想愿望等等,无一不是它的“用武之地”。只不过它用的语言和别的艺术有所不同——不是台词、唱腔,而是有节奏的人体动作。 人的面部,通常被看作是灵魂的镜子;面部眉目的动作,常常被认为是精神生活的流露。这种观点并不全对。舞蹈演员表演已把这种片  相似文献   

5.
艾茵  韩露 《文化学刊》2015,(4):102-104
极具特色的"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刚柔并济、善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本文旨在感悟"赛乃姆"舞蹈动作的要领、情感表现、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探究整个新疆舞蹈的艺术特征、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民风。  相似文献   

6.
少儿舞蹈正因为它是舞蹈,所以高水平的作品,它的舞蹈性和艺术性是至关重要的。 又因为这个舞蹈是少儿舞蹈,所以游戏性、趣味性,又是它不可缺少的属性,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童心童趣。 这两者是什么关系?我以为童心童趣属性是本质所在,而艺术性、舞蹈性则是这个属性的可靠载体。  相似文献   

7.
仙道剧《黄粱梦》中的戏剧动作中渗透着人物之间的意志冲突,既充满了戏剧性,又构成了一个仙凡意志冲突的动作体系。戏剧动作的交互作用最终指向断绝酒色财气而度化成仙的宗教主题,戏剧动作所蕴含的悲喜要素、动作节奏也同样与道化主题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舞台是展示各种表演艺术类型最具艺术效果的载体,舞台展演的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所有的作品,都是经策划、导演、排练成熟后,由演职人员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美、化妆等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在舞台呈现的作品。舞台监督就是将这些部门协调一致,有组织、有纪律、认真工作的监督者。他不仅是把握演出节奏、控制演出流程的总调度,同时又是组织、协调、协助各部门和谐有序、贯串演出始终的纽带。一个优秀的舞台监督,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必须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深入了解和舞台艺术相关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舞台监督必须获得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才能更好适应舞台演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戏曲表演中的许多程式化动作,均来源于日常生话的习惯性动作。 戏曲表演中的许多动作是将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加以提炼,附之以特定的艺术形式中,表述为戏曲的程式化语言,让观众一目了然,理解那些经过加工了的动作所表述的剧情含义,人们日常生话的口语:打圆场,实际上已经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化动作反馈于日常生活语言。但戏曲舞台上的圆场已经与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圆场有着不同的含义了。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没有具体的形体化,可以说它会起到最实际的作用,但是却又可以说是虚无缥缈变化不定的,人的思想你看不见摸不着,随时可能会改变,却又支配着人们去做出实际的行动,来影响所处的环境和社会.针时这一特性,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仅仅靠一些规章制度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绝对不会做的彻底的,必须辅助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戏曲的基本性质属于表现性艺术。戏曲艺术的个性及表演形式的特征,从戏曲剧本的文学形式上看,它是剧诗。从戏曲演出的艺术形式上看,它是歌舞剧。戏曲的唱念是音乐化、吟诵化之歌,戏曲的做、打则是身段化、节奏化之“舞”,由于诗、歌、舞都是表现性艺术,因而戏曲是一种表现性戏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因素,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构成完整的艺术形态,所以中国戏曲又看作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如果仅仅是这样,中国的戏曲和西文的戏剧如歌剧、话剧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了,但实际上,中国戏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与西文的戏剧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包括风格在内的分野,便构成了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规律,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服装设计也就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而服装设计离不开服装表演,良好的服装表演能为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现阶段,为吸引大众目光,舞蹈动作被应用于服装表演,在突显观赏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服装表演的审美性。笔者将从舞蹈动作对服装表演的影响入手,研究促进舞蹈动作与服装表演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能歌善舞的演员越来越多,载歌载舞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一些“歌伴舞”、“舞伴歌”的艺术形式更多地出现在舞台表演节目里,出现在群众性和艺术活动之中,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人民群众的需要。 舞蹈和音乐同为表情艺术,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关联的地方。音乐家吴祖强曾指出:“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情感特质和舞蹈的“表情动作”功能,使现代音乐舞蹈剧在对《红楼梦》情感世界的揭示及其文化传播上,显示了比传统表现、传播方式更明显的优势。同时,它也对受众的文本解读程度和艺术鉴赏水平等自身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征之一。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程式但戏曲却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戏曲的形式美集中的表现在它的程式上。无论剧本创作、演员表演、音乐伴奏、人物造型以及道具的运用等等,无不具有一定的规格和固定的程式。但是,如何正确使用程式合理编排程式动作,避免程式动作的僵化是当前戏曲艺术的关键所在。“程式”并非一层不变的。一些新的程式足以鲜明地、艺术地很有力量的表现现代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8.
杂技是利用高难而复杂的人体肌肉、骨骼的形体变化,直接地去表现每个技巧动作,展示出人体潜在的巨大的物体与精神能力,给人以智慧、勇气和艺术美的享受。如《女子扛竿》节目,利用人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毛竹做演出道具,三位女演员在六米长的竿子上表演一系列优美的技巧,两位尖子演员用形体在竿上作单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是以音的自身四种基本要素(高低、强弱、长短、音色)为基础去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音乐必须通过歌唱或演奏者包含致情的演唱和演奏,才能被音乐欣赏者感受,领悟其内在的本质艺术魅力。音乐,通过作者主观思想动机、音乐形象塑造和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音乐丰富的弦律、节奏以及变化的调式与和声,通过它的音响的有机活动,激起人内在的丰富,多情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让音乐欣赏者在心理上、精神上获得丰富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0.
有位画家曾经说过: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它。 综艺节目,人们通常说的文艺晚会,毫无疑问当属艺术的范畴。一台晚会,是一个个节目的展示与组合。而每一个节目又是一个个画面的展示与组合。每一个画面的构成则是各类艺术要素的融汇、创新与再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