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杜甫大量使用“歌”、“行歌”、“长歌”、“高歌”、“浩歌”、“放歌”、“狂歌”、“放歌”、“悲歌”、“哀歌”之类词来自述其创作行为入手 ,研究向来被学者忽略的杜诗与“歌”及古老的乐歌传统的深厚关系。提出杜甫以诗为歌、具有歌者意识等重要结论。文章认为 ,杜甫的诗歌创作 ,在高度的文人化、语言艺术高度发展的同时 ,又有着向属于诗歌的更为原始、自然的状态的歌的艺术传统的回归的自觉倾向。为杜甫艺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  相似文献   

2.
历史尘土的堆积,无法掩住人间的真情。去年深秋的一天,普陀区桃花岛码头上齐刷刷地站满了人,他们在等待一批来自远方的客人。“呜——”随着一声汽笛,“金庸”号靠岸了。从船舱里走出几位气度不凡、打扮入时的女士。“阿,总算把你们盼来了,盼来了!”码头上的人呼啦一下拥了过去,和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们是日本气仙沼市水产企业家佐  相似文献   

3.
武警新疆森林总队副总队长王立伟,体材魁梧,周身散发着一股军人的阳刚之气。言谈中总是充满谦和、善良的笑,又不失风趣。他曾是“灭火英雄”、“扑火模范”、“十佳森林卫士”。如果说人生如歌,那么王立伟的人生就是一首守护森林之歌,嘹亮在大西北广袤的原野上。  相似文献   

4.
她们曾经是龙游县福利院的孤儿,如今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了家,有了幸福的家庭式生活。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但她们中文的名字却都姓“游”,分别叫做游君、游群、游琦。2009年4月7日,这3名涉外领养的龙游籍女童在美国家长自发组织的“红丝情愫中国行”活动中,带回到阔别8年的龙游县福利院省亲,寻找她们共同的根。  相似文献   

5.
弯歌     
阿香茫然地在校园里徘徊,冬天的校园寥落而清冷。地上几片树叶被风吹去,翻转两下,不动了。阿香走上一条曲折的小路。 一阵风一样飘过来一阵苍老沙哑带有哭音的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别太早走开”,唱歌的是一个男生,飞快地蹬着车子,霸道地横冲直撞。他专注而忘情,旁若无人地唱他的歌,或者是在唱只属于他自己的歌。阿香低着头,慢慢地走,不看他。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古歌源于古代的布依族神话传说,它被称为布依族人民口头的“百科全书”。布依族古歌中蕴含着布依族人民的思想,以“歌”的形式体现父母或者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告诫和劝导,因此,布依族古歌在传递布依文化和维护布依族家庭和谐等方面有很大作用。然而,在大数据的冲击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下,民族文化逐渐泛化,布依族古歌也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现代研究者急需对布依族古歌进行收集、整理和保护,充分挖掘布依族古歌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分析整理出其中可被当代家庭教育所借鉴学习的地方,对其先进思想进行继承,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交融,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古曰:“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歌唱的动机源于由感而发,曲源于心,歌随于情。《汉书、艺文志》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歌唱起于先秦的猎歌,随后出现的宫  相似文献   

8.
金发碧眼,笑靥如花,性感迷人。当一群靓丽洋妞从上海虹桥机场走出,立即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她们就是东航从美、法、意等国招聘来的洋空姐。近两年因竞争激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聘请洋佳丽“助阵”,这些异国女郎的出现,无疑成了中国航班上一道夺目风景线。据说她们拥有惊人  相似文献   

9.
嗟叹与咏歌     
在诗歌中,作为嗟叹的“啊”字决非可有可无的语助,它作为主观情感的最直接的显示,可以说是诗歌之元声。诗句中的所有的语言,不过都是对“啊”的解释而已。从历史来说,最早的诗都是歌唱的形式,而歌正起于“啊”。而且原始的歌中只有“啊”,没有别的歌词。后来作为“诗”的歌词,是从“啊”中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自舞蹈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走红之后,“原生态”一词使用率陡增。2006青歌赛中,“原生态”歌手异军突起,又给“原生态”加了一把火。顾名思义,那些未经加工、训练、雕饰、改造,原汤原水,原汁原味,本色自然的东西,或歌或舞,或曲或调,就叫“原生态”。其实,不仅歌舞有“原生态”,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原生态”,正因为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我喜欢。  相似文献   

11.
马崇俊 《职业圈》2006,(11):40-42
周清敏说:“开保洁公司,我翻新的是车间和厂房,现在,我要翻新人。”经历了三次“失业”、两次离婚,凭着真诚、执著以及敏锐的眼光,一年之内成了白万富翁。事业有成之后,她的目光投向所有遭受伤害和情感困惑的女性,要把她们策划成魅力女性……从“翻新”厂房到“包装新人”,周清  相似文献   

12.
我曾任叶圣陶先生秘书多年,与长公子至善兄情同手足。3月4日至善兄病故。在悼念他的日子里,我想起他还有个小小的遗愿。至善兄家学渊源,兴趣广泛。文、史、哲、经、教,数、理、化、生、地几乎都喜欢。此外他还喜欢音乐,有一年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发起给圣陶先生祝寿,在同和居楼上摆了三桌酒席,席间至善兄引吭高歌,唱的是《卖布谣》,此歌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大白作的词,赵元任配曲。歌词开头四句是:“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稀饭落肚。”下面不记得了,只记得韵脚有“裤”、“布”、“补”字样。此歌经至善兄浑厚沉郁的男中音唱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妇女几乎成为历史盲点。唯在文学作品、尤其在女性文学创作中,才留存一些她们真实的身影,吐露她们由衷的心声,致使中国妇女没有完全地从历史风烟中消失。 自《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人单士厘编的《清闺秀艺文略》止,载入文集、有案可稽的女诗人、女作家,数量可观。她们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宫娥、名媛闺和、娼尼婢妾等各阶层妇女组成。其间,凡出身名门,家境富裕、氛围儒雅的女作家,她们大多早慧早热、多才多艺。谢道韫、徐惠、李冶、上官婉儿、朱淑真等,作文时无不挥笔立就,禀赋过人。明代女诗人沈宜修及其三个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均为才女,还构成了“一门风雅”。其间,凡不紧闭闺阁,同社会有所接触的女作家,她们反倒能摆脱“象牙美人”式的闺秀气息,在同社会的联系中发挥才华。如身处战乱、身世跌宕的蔡琰、李清照,又如沦落风尘、步入空门的薜涛、鱼玄机等,她们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应酬交际的活动以及百般煎熬的精神痛苦中,铸就女子的精魂,呈现女子的精艺,修于成为一代名流。再者,凡恪守封建礼教,为父权统治编制女教的女作家,她们有人尽管精通经史,博学多才,但那些趋附父统文化的女道德经,对历代妇女以严重摧残和束缚,影响极其恶劣。如班昭《女诫》、宋若华《女论  相似文献   

14.
唐代题画诗的发展在杜甫之上达到了高潮,杜甫所创作的《饮中八仙歌》是其诸多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它在体裁上往往被人怀疑为题画诗。该文通过对杜甫题画诗的罗列,认为《饮中八仙歌》在题材上并不一定属于题画诗,但在内容上极具其他诗体所不具备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更加接近于空间艺术的呈现,在多个层面促进了后世大量相关诗意画的转释。宋代之后,尤其李公麟以来的画家,唐寅、任仁发、张翀等以各自的独到理解打破了诗画壁垒,书写了《饮中八仙歌》的接受史长卷,也在多个方面加速了“饮中八仙”形象由语言到图像的超文本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西湖情》湖上集体婚礼,于8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渐成规模,并于1999年冠以“玫瑰婚典”的称谓,成为杭州金秋国际旅游节的重点项目之一。婚典仪程由浪漫之旅、爱满西湖和世纪华典组成。婚  相似文献   

16.
6月2日,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杭州西湖国宾馆隆重举行。作为第七届(2005)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的开场项目,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将奏响一曲“精致、大气、交融、和谐”的艺术之歌。  相似文献   

17.
动物鹿和植物萩本是自然界较普通、常见的动植物,然后它们却深受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和歌歌人的喜爱,它们在《万叶集》等和歌中常被吟唱、歌颂。本文尝试从鹿、萩各自的特性以及两者组合之后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字绣”(Corss stitch)起源于200多年前的欧洲, 它是用专用的线、针、布和专门设计的图案,绣出来形象自然、极具美感的作品,被称为“用针画的画”。 “十字绣”的绣法简单易学,其基本框架是绣在专用的绣布上的“X”,根据设计好的专用图案上的标示,将不同颜色的小“X”用针“组合”到布上,就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作品。不同的图案配以不同颜色的布和线,通过线的颜色搭配组合,完成  相似文献   

19.
宋欣  张云龙 《职业圈》2012,(34):16-19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总是与“弱者”联系在一起,所谓“弱女子”“弱不禁风”等词汇,都是在描述女性时高频率出现的词。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女企业家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重新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另一面。曾有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读到“薄客”这个词,是在过气歌手高林生新浪博客“易道365”。高林生十年前唱过一首红了一阵的歌《最牵挂你的人是我》,现在他也了无牵挂了,观众换了一拨又一拨,也没有多少人要牵挂他了,他去年推出的新唱片遭冷落就是证据。高林生坐不住了,这个狂躁的时代真正能坐得住的人并不多。他以“社会调查”的名义在博客上挂了一个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