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8,(6):17-19
自2006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农产品生产大国为了缓解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开始大规模使用玉米、棕榈油、豆油和甘蔗等农产品生产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将从长期上改变国际粮食市场固有的价格波动周期,将长期支持粮食价格上涨。联合国一位官员曾表示:"在世界上还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时,却大规模利用粮食生产燃料加入汽车烧掉,这简直是在犯罪。"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等因素影响,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等价格出现了6%至20%的上涨,这让中国高层领导人既感到担忧,也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4.
朱翔 《华夏星火》2015,285(2):77-79
2014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延续上年跌势,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跌多涨少、进口继续增长。预计2015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仍然较为宽松,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粮食价格在托市政策支持下将继续保持稳定。2014年全球商品整体处于弱势之中,农产品跌幅普遍超过20%,美豆自1500美分附近跌至接近900美分,除了少数品种,玉米、小麦、棉花、白糖和油脂  相似文献   

5.
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世界原油期货价格和我国农产品玉米、小麦、大豆以及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时间序列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技术,对世界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其自身的供需关系,而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大小不均衡,对玉米、小麦影响较大,而对猪肉价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一凡 《华夏星火》2009,(10):42-43
玉米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主粮品种之一,和大豆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完全联动的情形不同,国内玉米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独立,主要由国内供需形成。  相似文献   

7.
全球过剩加剧,国内外价格分化 2016 年,国内小麦供应端受恶劣天气影响,自2003 年以来首次出现减产,且小麦质量大幅下滑.受此影响,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价格自2016年中的2500 元/吨最高涨至年底的3290 元/吨,目前回落至3000 元/吨.而另一方面,2012 年以来全球小麦市场过剩持续加剧,国际小麦价格也是一路下跌.美国CBOT 小麦价格更是从2012年年中的900 美分/蒲式耳下降至目前的436 美分/蒲式耳.  相似文献   

8.
国际谷物供需形势及我国谷物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应对在全球快速蔓延的粮食价格危机对本国的冲击,谷物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谷物出口政策,谷物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谷物;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谷物,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受世界谷物价格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潜在危机仍存在,还需采取强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国内物价水平极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2年有关变量,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经研究发现,豆粕、铁矿石、原油3种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一个价格变动1%的上涨冲击后,能够引起CPI指数最大变动效应分别为0.145%、0.1%和0.141%,且豆粕和原油具有长期正向效应,铁矿石具有短期正向效应,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CPI指数的影响不容忽视,理应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使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球农作物的长势并发布早期产量预报,这对于指导中国的农业生产,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增强中国粮食在世界粮食市场的竞争力,维护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介绍,中科院自行研制和开发的“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对全国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能源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进 《资源科学》2013,35(4):690-696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思琦  孙仁金  郭风 《资源科学》2021,43(8):1562-157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份额的增加对市场化电价有显著的影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已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研究德国电价的运作机理有利于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机制改革。本文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了不同电价分位数的优序效应,主要分析了风能和太阳能对德国电力市场现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增加均能带来电价的降低。当考虑以电价中位数的四分位距衡量的电价波动时,对于中等负荷水平,风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太阳能发电;在其他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更大。②用电需求水平较低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增加电价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较高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降低电价的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中等时,太阳能发电降低电力价格的波动性。③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整合的政策应在风能和太阳能之间寻求平衡,即形成合理的太阳能、风能的发电份额组合。本文研究了发展较成熟的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化运行机理,对中国可在生能源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粮食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开放的全球粮食贸易系统中,贸易格局与贸易安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准确评判中国粮食贸易结构的安全程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净贸易量计算法、香农熵指数法对中国1987-2016年主要粮食(玉米、小麦、稻米、大豆)的进出口贸易时空格局和贸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20...  相似文献   

14.
重大核事故影响下国际铀价格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资源科学》2012,34(11):2115-2123
核事故是影响着人类社会对核电的选择, 也影响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走势。本文以事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里岛等重大核事故对国际市场铀资源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 INES 7级核事故对国际铀市场的影响长达14年, 使铀的价格下降约60%。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级目前已调整至最高的7级, 意味着国际市场铀的价格将长期持续低迷, 并最终将在(24~30)美元/磅跌至谷底。文章最后建议趁国际市场低迷期, 我国应加快国家核电建设进程;建立专业的铀资源产品储备公司, 储备核电燃料;改核电财政补贴为技术补贴, 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贸易摩擦;通过资本运作, 建立国外铀资源供应基地, 增加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付莲莲  邓群钊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4,36(7):1418-142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有间接传导效应。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在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城镇居民收入3个变量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测算出2000年1月-2013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6,呈显著正相关,但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仅为0.046,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间接传导效应。其间接传导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两种途径来实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5、0.372,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城镇居民收入传导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四个变量中最大,农业生产成本不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直接因素,也是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其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间接因素。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防止国际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过度推高国内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6.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陈伟勋 《资源科学》2018,40(3):634-644
近年来,以期货市场为定价基础的金属价格呈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而金融属性凸显被认为是国际铜价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从金融化视角出发探究金融因素是否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对维护中国工业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ICSS方法将2000—2014年LME期铜价格分为七个阶段,继而采用PLS方法实证检验了六种主要金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指数对期铜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最大;黄金价格在铜价“大幅上涨”时期对铜价变化的解释作用最强,但反映的是市场对美元价值变化的信息;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期铜价格上涨具有明显支撑作用,反映出国际期铜市场金融化特征明显;投机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期铜价格剧烈波动,但并未改变期货市场内在功能的发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可借力人民币国际化抑制美元计价影响;应构建矿业金融战略体系,防范过度金融化下的价格波动风险;需理性对待投机,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重大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文章从生产、消费、流通3个环节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主要风险。在生产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将限制劳动力和农资的投入,进而直接制约粮食的生产;在消费环节,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会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和食品加工的受阻,进而削弱人们的粮食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在流通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国内粮食运输受阻,以及国际贸易中断,进而阻碍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剧粮食危机爆发的风险。中国粮食的高自给率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更为国际粮食供需安全创造了空间。文章最后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雷强 《资源科学》2013,35(10):1968-1976
煤炭是全球基础性能源和战略资源,特别是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的我国,煤炭价格分析是我国经济发展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BDS 法和替代数据法对我国两种煤炭价格(秦皇岛大同优混(Q5800K)和山西优混(Q5500K))和国外煤炭价格(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3种煤炭价格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存在长相关特征并具有非线性结构.国外煤炭价格的非线性特征较国内煤炭价格非线性要强,表明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因素比国内煤炭市场更加复杂,市场化程度更高.在替代数据法检验时发现在嵌入维数大于5时,上述价格原始数据和替代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影响国内外煤炭价格的主要因素至少5个,说明可以建立5维非线性模型进行短期预测,为我国煤炭政策制定及煤炭行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降水对蔬菜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分析降水的蔬菜价格冲击效应对菜价预测及市场供需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降水因素的蔬菜供需动态模型,揭示逐日降水对菜价的影响机制,并阐明了降水对不同蔬菜冲击效应存在异质性的原因;然后基于广州市2004-2018年逐日的菜心、生菜和豆角3种蔬菜零售价格数据及降水数据,采用V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