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永新 《考试周刊》2012,(6):151-152
大学生政治参与反映了大学生在政治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的发展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重点对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选取五所高职院校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实施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政治宽容、政治立场、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六个维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部分高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存在政治认识片面化、政治信仰模糊化,参与渠道狭窄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在教育中需积极应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状况,将高职大学生政治价值引向正向变化。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89-192
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后备力量,在政治参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政治参与体制不健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弊端以及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自身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努力推进政治参与体制改革,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引导作用,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与政治的水平,促进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朋辈群体的特性突出并具有极高的同质性。大学生朋辈群体无可比拟的凝聚优势和替代强化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同。这种凝聚优势和替代强化力主要借助朋辈群体活动意愿、群体亲密度以及朋辈群体政治参与来实现。他们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行为和政治信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朋辈群体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的中介链对政治信任产生正向引导和负向引导影响。基于此,通过建立良好的朋辈群体关系,发挥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能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的、稳定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表现为: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传递负面教育信息;新媒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心理健康。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优化方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通过上述办法,有利于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养,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稳定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BBS论坛表达诉求、利用网络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政治行为,直接给高校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方式、途径与特点,对高校稳定构成“双刃剑”式的影响。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制度化、理性化,促进高校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继续走向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战略选择、实践推进都明显地融合了全球化的合理内核,这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球意识、民主观念、民族精神是统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在思想灵魂。讨论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特点、教育与引导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省豫章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包括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与效能感,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与途径,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便利,重塑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等,网络的低准入与匿名性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国外意识形态也容易通过网络冲击大学生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当代大学生是政治参与的主要群体,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特点,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鉴别力.但同时也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和政治冷漠等问题,为此,应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认知能力,加强共青团的团结、教育、引导职能,弘扬主流社会文化,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培养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和先锋,正处于政治社会政治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其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政治认同感上还存在一定模糊性,政治分析力和政治辨别能力较弱;在网络参与行为中易受群体影响而产生偏激行为;对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认识不足,崇尚和推崇网络中的自由主义观念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今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结构及特点、政治价值观影响因素、政治参与行为,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好政治生活的有序展开和智性建构,既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指引,也需要共同体成员的理性参与。作为政治共同体重要群体,青年有自身的特点。青年的政治参与制约共同体结构和秩序的稳定,影响共同体的发展与走向。美好政治生活建构,需要青年与政治共同体有机结合并产生良性互动。具体来说,公共政治生活的稳定有序开展,需要加强对青年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和发展,需要青年主体的理性有效参与;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培养以政治为业的青年专业人才,提供政治科学的智库支持;美好政治生活的建设,需要青年群体积极投身相关实践活动,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广西三所工科类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进行调查,从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倾向、政治参与倾向、政治参与行为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如下特点:政治知识总体上掌握较好,政治价值倾向基本符合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政治参与倾向表现出政治效能感较低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政治参与行为呈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15.
充分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利于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事关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的政治稳定.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也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积极、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足够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疏通、健全参与渠道,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政治参与,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证研究——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杭州读书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效果总体上良好,他们的整体政治素质值得信赖和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偏差,如政治效能感低,政治参与务实化等。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和大众传媒应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政治心理与政治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政治心理对于政治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重视政治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深入细致地进行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教育,是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开展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问题;学生意识与行为分离的问题;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学生参与政治活动过分功利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昆 《文教资料》2012,(10):113-114
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对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总体较为积极向上,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必须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